我是烟雨人 ▷

成长,离开(外一篇)散言

发表于-2008年12月16日 中午2:39评论-4条

成长,离开(外一篇)

散言

人们总是那么深情地怀恋故土,带着丝丝伤感的情绪去叙写他们出生的地方。那些故土上发生的或悲或喜的生命故事,那些亲情、友情和那些也许够不上感情的感情。

对于出生地,我总觉得留给我的只是逃离,那些留在故土上的亲情、友情,还有祖辈们给我们指定的他们臆想中可能发生的爱情,给我的印象始终都在行走,并一点一点地挣脱故乡的脐带。

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样珍惜脚下的那片土地,该怎样虔诚地守侯孕育了我们生命的家园。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坚信“富不离书”,用句时髦的话说就是“知识改变命运”。为此,我在村里破败的学堂里念书时没少挨过打。挨老师的打。挨父母的打。今天我们把老师打学生叫“体罚”,孩子们将挨父母的打称为“家庭暴力”。比起我们的童年来他们可是幸福多了。老师的打也好,父母的打也罢,在那个贫穷和知识困乏的年代,那可是他们表达爱的一种特殊方式。记得有一节课,一位同学带着我们到室外掏墙脚的老鼠洞,被老师发现后狠狠地揍了一顿。那次我正低着头站在座位上脑子里嗡嗡地响着老师严声厉色的批评,突然被老师摁着头斗地主一样往桌面上狠狠地撞了几下,以致回家时额头上留下一块乌黑的印记,被父母知道后又是一顿臭骂,一次竹棍与肌肤的相亲。他们恨铁不成钢。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有的是“折磨”的手段。今天想来,我一点也不恨他们。因为那种过激的教育方式里饱含的是深深的、朴素的爱。他们的语言教育,除了老师照本宣科地传授书本上的语言文字、算术和几首爱国歌曲外,更多的是号召我们奋力读书,出人头地,摆脱贫困的束缚,别再回到村庄。

如果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教育方式的话,那就是劳动。干体力活。磨难教育。在村里读小学时,我跟着父亲到离村子10里外的悬崖上挑过煤。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天来回三趟。许多次最后一趟累得不行,挑到山脚后只好借着月光扛着一头慢慢挪回家。吃完晚饭后还得再到山脚扛回另一头。农忙季节放学后还得帮着往地里运农家肥往家里运粮食。上学时还得附带照看弟弟。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弟弟在教室外面一边大声哭叫着喊我的乳名一边叫嚷着要回家,弄得我在教室里很是难堪。那位慈祥的老教师只是苦笑了一下后便跑到室外抱起弟弟连诓带吓地止住了他的哭叫后我们又继续上课。11岁起,我便正式离开村庄,与村里的几个较大的孩子到离村30多里的镇子里念初中,每周回家一次。这期间,父母意识到初中阶段是改变我们命运的黄金时期,回家后总是嚷着别让我们劳动,规定我们只能在家看书学习。可他们哪里知道,上了初中后,我们却贪婪地弥补童年的损失,将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大部分留在了镇里的小溪边、水库里和那些我们觉得新奇好玩的地方。如果不是父亲那独特的教育方式,也许这一辈子就不会离开村庄了。那年夏天,我好象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终于读懂了父亲沉甸甸的教诲。那个夏天父亲天天带着我收割小麦。故乡人多地少,秋天稻谷、玉米收割完后地里几乎都种上了小麦。整个夏天,我天天跟在父亲的身后,头顶烈日,任汗水一次又一次湿透衣衫,麦茬在双手上割出一道又一道口子,强忍着揪心的疼痛和麦穗刷在脸上、脖子上的奇痒。再苦再累,父亲始终阴沉着脸,自己不休息,也不说让我休息。好象我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花钱雇的帮工。一个夏天下来,我从身体到心灵彻底得到了洗礼。暑假结束时,我用沉重的基调向父母写了一篇悔过书,用充满自信的语言写了一份保证,换取了走进镇里的初中去寻找再次离开村庄的机会。父亲脸上的阴云散去了,那天晚上还为我设计了许多种离开村庄的方式。

也许,孩子大了真的应该离开,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去发挥自己的才干。就象小学课本里的一首诗歌写的那样:“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但我们离开村庄,却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原因:改变命运,改变偏远、落后、苦难的命运。

今天,当我终于离开了村庄,拥有了一份较为固定的职业,每月不用象父母那样辛苦劳作也能拥有一笔在村人来说较丰厚的收入,并且在县城安家落户后再回到村庄,我已然发现:通过各种方式逃离村庄的人已经有了相当一部分。这一部分人正在作为榜样,影响着另一部分准备逃离村庄的人。

月光漫过村庄

月光漫过田野。漫过抽穗的麦苗。漫过灌浆的稻穗。漫过开花的荞麦。漫过幢幢的玉米林。漫过断断续续的虫语。漫过一浪一浪的蛙鸣。漫过叮叮的溪声。漫过簌簌的树语。漫过还回响着牛蹄声羊蹄声和或匆匆或徐缓或轻快或沉重的脚步声的石板路。漫过水田,漫过黝黑的蝌蚪深红的浮萍。漫过山丘,漫过坟茔。漫过几代人深沉的守侯。

月光漫过山冈。漫过松涛。漫过归鸟的夜啼,漫过狡兔朦胧的跃动。漫过被打柴的少年削断树枝后还滴着黏滑的血液的树的伤口。漫过金黄的茅草,漫过诱人的蘑菇。漫过红红的野果,漫过鲜嫩的野菜。漫过孩子门烧火取暖留下的灰烬,解谗时留下的薯皮。漫过一堆堆或金黄或灰白的牛粪,一粒粒如豆的羊屎。

月光漫过村庄。漫过红红的火苗,袅袅的炊烟。漫过古老的木屋。漫过新修的砖房。漫过声声狗吠,阵阵牛哞。漫过孩子晚饭前嬉闹的欢娱,漫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怨怪。漫过飘荡在村子里的饭菜的浓香,漫过米酒包谷烧红薯醇的甘冽。漫过老人烟锅里滚烫的故事传说,漫过大姑娘小媳妇千层底布鞋里甜蜜的爱情。漫过点点莹火,悠悠烛光……(通联:德江县堰塘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散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文字。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底蕴,叙述表现出思想成熟的理性。
外一篇《月光漫过村庄》更是意象迭起,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欣赏了。

文章评论共[4]个
青调-评论

喜欢成长·离开 读着你的文字回味着自己过去的生活 很美月光漫过村庄 似乎和月光以前散步 慢慢走过田野 跨过山冈 来到遥远温暖的山庄。at:2008年12月21日 上午10:32

散言-回复谢谢! at:2008年12月21日 下午4:13

心语飞扬-评论

欣赏了,问好朋友!at:2008年12月24日 晚上10:32

散言-回复谢谢! at:2008年12月25日 中午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