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佛教启蒙之四木伯

发表于-2008年12月15日 晚上10:52评论-0条

现在还在广泛流传的真正佛教宗派是天台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经典,核心理念是“一心三观”。“一心一念”就是“空假中”同时都有,任何东西都不必分辨,而要从现象看到本质。不离现象,也不离本质。“一念三千”的“三千”就是大千世界,也都是观念里的东西。

基础是:人的本性并不只有善或只有恶,而是善恶都有,同时都具备不同的境界和状态。这里的善恶与儒家的善恶不一样。如六道里同时有三善道和三恶道,六道是并存的。加上“声闻、缘觉、菩萨、佛” 这四个神道。一念产生,所有这些都在了。关键在自己向那个方向想。这一个念头就有出生恶鬼、地狱,畜生,天,人,阿修罗,以及声闻,缘觉,菩萨,和佛这些所有的天道。这些是同时具备的。对你来说,究竟是哪个,取决于你自己的念想。

天台宗在修行方面很头特色,就是“止观”“止定”。

止定就是从坐禅定入手,强调调身、调心,调念三个阶段:调身就是放松,呼吸变细变长,气沉丹田。调心就是让心静下来。调念就是控制思维。这样以定对嗔,就不会乱想。繁杂的心念都安静下来,专一集中,慢慢的将念头减少,很好的思考和反省。这就是坐禅,关于坐禅和修禅,有很多的理论,已经很精致很深入。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理论依据,重点发展了“一和多”的关系问题。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事物的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这个整体,每个部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同时也反应了整体全景的道理,而不是只反应这个部分的道理。对于宇宙世界,其中也有个共同的道理,或整体的道理,对于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每个人和事也都反应宇宙整体的道理。也就是四个层次分析: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法界,事事法界。

事法界,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事物。理法界指完整的整体的理。事离不开理,通过理来体现出来。理事法界就是理和事的关系。事事法界就是每个事和事之间的关系。这四个法界的根本是“圆融无碍”。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华严经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一分殊,理论是一个,事物是千差万别的。理论就是太极,是阴阳的整体,人人都是一个太极,每个事物都是一个太极,每个人都是一个圆满。这充分说明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整体里有许多部分,组成整体后,就不是单独的点,而是和其他部分关联在一起,体现整体道理,包含了整体的信息。如同全息摄影,每个部分都包含整体影像,撕碎的任何一小片,都可还原成整体的相片。也如同孙悟空的毛,每根毛里都有个完整的孙悟空。宋明理学,也受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这就是朱熹讲的“月影万川”,天上一个月亮,映在千万江河,每个都是天上月亮的整体体现,不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只反应月亮的一部分。还有儒家认为天地的三纲五常。将人的角色分成十类,君臣,夫妇,父子,长幼,朋友。这些关系是相互的。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多重角色。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段,角色不断转变,每个人都是这五重关系中的一个和多个身份的统一体。做事不仅想当下,还要想未来。想自己,也想左右。这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随着身份的变化,看法也在变化。今天你对父母的态度就是将来子女对你的态度。今天你对长辈尊敬了,就期盼将来你作为长辈的待遇。这个理论在实践中到处应用,华严宗在这方面对中国文化影响相当的深刻。

天台宗和华严宗,都是走理论化的道路,理论很深入、很复杂,修行的方法也都很艰巨,认为修行成佛解脱不是简单的事,要经过“累劫”、一个劫难、一个生死的过程。对于这样的理论,一部分知识阶层很感兴趣,但一般百姓就很难接受,且实施起来也很难做到,因为这就需要强大的寺院经济来支撑。这样,这个宗派相当贵族化,因而,社会基础不深,也是必然的。甚至造成了历史上的几次灭佛运动。

中国佛教史上有四次大灭佛运动,表面上看是佛和道之间的斗争,是道教要求排除外来宗教。实际上是政治斗争,不同政治集团的排挤。最深层的还是经济问题。这可从一下方面看,一是一段时间佛教发展过分,许多人信佛到寺庙出家,脱离了本来的岗位,整个国家劳动力减少,影响了社会平衡。在南北朝时期这个问题很突出。第二是出家人不上缴赋税,国家收入也就减少了。另外寺庙财产很多,奢侈状况大增,也影响了整个社会。有时候一场佛事就浪费大量社会钱财。如陕西法轮寺的佛指舍利每30年供奉一次,每次浪费的钱财都很可观。所以才就有了韩愈的《贱佛骨表》。

四次灭佛当中,最严厉的在唐代会昌年间,这次灭佛对寺院经济打击很大,造成天台和华严宗的衰败,甚至几乎没有了。以后的宋元明清都有很多僧人想振兴,都未达到原来的程度。振兴一段时间,法师去世后,就又不行了。除了灭佛的影响,也是修行艰苦,百姓不认可造成的。当然理论还在不断研究,这些理论就是对现在的佛教理论都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就有了另外两个教派禅宗和净土。这些宗派的修行非常简易。信徒不需住在庙里,所有人都不吃闲饭。禅宗的清规里最初就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禅宗强调“禅农并举”,这就为百姓来参与创造了条件。寺院有自己的地,和尚也种地。这样佛教就扎根在民众中间了。不需要很大的寺院经济,就是在唐武宗灭佛后,对他的影响也不大,甚至相对的倒是很快兴盛起来。到五代,成了独占佛教风头的第一宗派。

另外就是净土。一般的讲,佛就是达到了觉悟的境界,就是达到了净土的境界。心静则土净,净土就在自己心里,成佛了就是到了净土。而净土宗则有自己的净土,就是他方的净土,专门指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还有东方的净土琉璃世界和妙喜世界。

净土宗,单独提出西方净土,将其他的净土都放在一边。提倡念佛,念法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心里念,可以口里念,也可以观想念。念的时候,就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流水潺潺,是个极乐的世界。最简便的是“持名念佛”,只要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称呼就可以了。“南无”是本意是“皈依”和“离境”的意思。

只要念了,就积累了功德。功德到一定程度,就可死了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时西方祖佛,就是阿弥陀佛,会来接应你。至少是他身边的“观世音菩萨”以及“大势至菩萨”来接引你。他们都称为“三圣”。

净土宗,“普被三根”,就是不管你是否有悟性都可领会。持名念佛,只念阿弥陀佛就可以。这种修行方法,男女老少都适用,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做到,还可以“横超三界”。这里的三界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就是普罗大众的世界。色界是有肉身但已没有欲念的境界,而无色界就是连色身都没有,完全剩下的精神生活,没有任何的欲念的境界。

关于这三界,原始佛教认为,人要不断修行,才能从一层突破达到另一层,最后达到高端。这就“竖超三界”。实际上,穿越第一层次都不容易,到第三层次就更难。但净土宗讲,只要借助念“阿弥陀佛”的力量,不需很困难的纵向穿越三界,在一个界别就可横超三界。这样达到目标的途径也简单了。

净土宗创立后,到唐代,就发展很快,很多百姓都会,都信了。已深入人心。就是现在信众见面双手合十念“阿弥陀佛”的举动,也是净土宗做法。这就是现在通用的“合十礼”。

总的来说,净土宗修行是希望倚靠外力支持,也就是佛和菩萨的接引力来帮助你,救援你。但是,佛教的根本传统是讲求“自力”解脱,禅宗就是讲“自力”,强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只要修炼到一定程度,认识自己,开悟了,你自己就可成佛了。可见,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后来,因为净土的这个缺陷,就有了禅宗和净土的合流,叫“禅净和修”。禅是主导,净是辅助的。因为禅的本意,是佛教的体现。而“禅”本来就是修佛通用的方法,所有宗派都“禅修”。

其实,谁都可以坐禅。坐下来,不说话保持安静就是坐静默。佛教告诉你,只要心里想的是佛,而不是别什么东西,或者别的神,你就在修佛。

作为一种方法,即使没有宗教目的,坐下来一样可归拢杂念,得到心静的宁静,这对身体有好处,甚至可作为一种医疗康复的手段。

而作为修佛的手段,坐禅的外在形式,是很次要的。你既可以这样,也可以不这样,所谓“行是禅,坐是禅,说话和动静也是禅”,都可达到禅的境界。只要破除外在干扰,把握佛教的核心观念,而不在采取什么样的外在形式。

其实,佛教强调的禅,就在生活中间。“事事有禅,处处有禅,时时有禅”。禅不离开生活,禅也不是在生活外追求的特殊的东西。而是将正在干的事干好,就可体会到禅的境界。

所谓禅的境界,就是根本的清静。“自心本来清静,元无烦恼”。烦恼是自己找的,是自己背离了清静的本原。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贪了又有什么意思?认识不到这些就是“迷”。“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是迷还是悟,一切的选择在你自己。

禅宗始终在问,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我们看不清楚。现代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自我失落。很多人在拼命的比争,回头看,反而离自己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这确实是本性失落的过程。这种失落,不仅是自己的问题,也是社会潮流的掣肘。只有解脱了,才能找到自我。但是真要解脱,也是艰难的事。现在如此,过去也一样。过去很多修行者,一辈子也没找到自我。只有在现实生活不断磨练,脱胎换骨,才能找到本来面目,找到自己的般若智慧。

佛的第二个要点是“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有漏就表示有种种烦恼,无漏就是“般若智慧”。这种智慧每个人都是完备、自足的,只是没开发出来罢了。正因为如此,才迷失了本性,充满了烦恼。一旦找到了自己的“无漏智慧”,就会得到解脱。佛学的核心,是说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靠自己的无漏智慧,来解脱自己。别人只能给你一点启发,根本的还是看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徒弟跟师傅学禅,埋怨师傅不肯教。一次师傅让他出差,起码又要耽误半年。他很烦恼,就跟一位师兄说了,师兄也同意他的看法。师兄说愿意和他一起去,路上帮他做一切事,让他有时间继续修行。但师兄又说:“有几件事,你还要自己干。如你饿了要自己吃饭,你冷了要自己穿衣服,你的吃喝拉撒睡,其实都是你自己的事,我都不能帮你。”这时,这个徒弟立即“悟道”了:学佛也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来解决。这就是开发自己的“般若自信”。

禅宗的第三句话:“是心即佛,毕竟无异”。就是说佛就在心中,开发出来,认识到自我的清静,你的心就和佛没什么两样,而别人的经验永远是不一样的,对你自己并不一定有用。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偷技术很好,每次都能得手,因此家里很富裕,养着他的儿子不干活。后来小偷老了,儿子嘀咕以后怎么办,希望父亲教他偷技,父亲就答应了。一天晚上父亲带着他,来到一家大院,看到一个大箱子。父亲打开锁,又打开盖,让儿子进去。然后,父亲锁上箱子就走了。儿子在里面,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尽管怀疑父亲成心害他,可还要自己想办法逃脱。

里面很难受,他就学老鼠咬东西的声音,惊醒了家人,人家来检查,发现了箱子的动静。打开时,他就很快站出来,打灭蜡烛,并趁机就跑了。追的时候,小偷被赶到死胡同里,又着急了。这时,他看到一口井和井边的一快石头。于是他将石头扔进井里后,很快就躲藏起来。主人来了,找不到小偷,就认为小偷跳井了。于是回去睡觉。而小偷也轻松回家了。儿子和跟父亲说了整个经过,父亲说你已经有办法了,不要我教你了。

可见,别人教的只是隔手的东西,真正的办法是自己想的。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悟性也不一样。谁也不能模仿别人,世上也没有一个通用的办法。只有自己帮助自己,才能解脱自己。

我们一般人往往认为佛教是迷信,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佛教不是抽象的探讨,而是当下就去做。佛和经的关系就是月和手的关系,用手指来指月,可以帮之你看见月,但指永远不是月。所以砸了泥胎的鲁智深成佛了,穿着袈裟的恶徒永远不能悟道。人人有禅,人人是佛。这样就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修身养性的方法和捷径。而只有佛教可以公开讲:不要迷信我。这是佛教创新和完善的基础。

佛教还认为:佛法不怕不信,就怕迷信。不信,就是有疑问,有疑问就好,因为针对疑问会去想。这就是“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还有佛教提倡正信,就是要正确的信,要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用般若智慧的信,来开启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智慧取得自己的解脱。归根到底,般若和觉悟都是自信,就是信自己,而不信外在的东西。还有就是要“实信”,而不是“虚信”。实信是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强调每个人都活在当下,不要让过去和未来的虚妄的东西牵制。过去的成就往往成了包袱,过去的失败也可能成为永远的压力,这样就忘记了当下的努力还可改变很多未来。同时也不要被未来诱惑而忘了当下。活在当下,修和悟都在当下,只有当下做好了,才有未来。可见,佛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未来,将未来的幸福寄托在来世。

佛法无边,所知甚少,不当之处,请高人指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读文,领悟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