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佛教启蒙之三木伯

发表于-2008年12月15日 晚上10:51评论-0条

前面说了佛教的创立和发展史。现代佛教有三大类南传巴里语系的上座部,北传的大乘,以及藏传的密教。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苦空”,认为生命的过程是苦的过程,充满了烦恼,八苦缠绕,三毒攻心。解决的办法就是修行“戒定慧”三学。追求“觉”和“佛”的境界。

今天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在西元1世纪,也就是在公元前2年传到中国,当时是东汉西汉时期。今年是佛教传入中国2010年,可见历史已经很长了。

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时与本土文化很不协调,碰到了很多的冲突,这冲突和融合的过程绝不一帆风顺。当时佛教讲出家,和尚不能娶妻生子,不能对父母尽孝,还要剃光头。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处理。中国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故此,认为出家是最大的不孝,无后是不孝,也不能对国家和君主尽忠。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所忌讳的。于是很多人排斥佛教。这种排石是因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对生命的认识和来源是很不一样造成的。

佛教认为生命是一种业,是一种个体的生命,个体的业,有了业也就有了果报。如果业没有断掉,个体生命,还会再生和轮回。因果的报应只是发生在个体身上,前世的业今世受报。这种三世轮回的说法,根本上是说个体生命与其他的个体生命不发生直接关系,所有的业都是自己的事,报也是应验在个体身上,就是自作自受。但中国人是族类的生命观,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类”的生命。个体生命是一类生命的一个环节,每个个体生命有生有死,但族类生命却不断延续。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整个生命来源于天地。天地生万物,一切生命都是天地赋予的。不同的民族和种族,都是祖先延续的结果,而为了延续,就要有后代,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至今中国人强调祭祖,就是一直认为自己的生命是祖先延续的。一旦出家,没了妻,子,这延续就中断了,这自然是不可以的。这就对佛教不能认同了。

另外,中国人认为,果报也是在父母子女之间延续,而不完全是个人的事。积善之家必有福缘,积恶之家必有恶报。孩子行善可以替父母化解,父母作恶,会殃及孩子。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佛教教义的矛盾也是很大的。

还有因为中国人认为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的延续,所以父母的债务自然该孩子来还,也就是认为父债子还是当然的事。可印度人就不会接受。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没关系,自己的生命是自己前生的业造成的,父母的债是他们自己的。这样玩笑的说,中国人的负担就很重。因为我们既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父母对子女负责。

另外,在外在形式上,中国和印度也有不同的习惯。中国强调跪拜礼,印度没有跪拜礼。他们最尊贵的礼节是顶足礼,就是弯腰用头顶着长者的脚。还有中国和印度人的衣服也不一样,这些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与协调。

这个时期,佛教反复声明,佛教并不宣扬不孝,出家也不是自私。修行可以将小家的孝变成对社会的孝。甚至编造一些经典来强调佛教的孝。如佛经有《父母恩重难报经》,就本经典就是专门写给国人特别编造,而在印度没有的。可见,在传播的过程中,佛教也进行了不少的修改和适应,来适合中国的文化环境。

在佛教初期进入中国后,对佛经的翻译方面也有很大的问题。毕竟是两种语言,互相沟通和协调起来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现在我们汉子道“如是我闻”,这就是梵文的文法直接翻译过来的。加上对一些佛经特有的概念,也很难对应翻译过来。如“空”如何讲,只是无我无常,并不是真的没有。而中国人认为“空”就是没有。可见二者是有区别的。所以,有的就翻译成“无”,有的翻译成“空”,都容易被人误解,而无法符合佛家的本意,甚至造成对佛教思想的误解。就是到现在,关于“空”的解释也有几百种。这种情况一直到东晋才慢慢正规起来。那时随着佛教的传播,中国人才慢慢把握了这些概念。

还有梵文的说经很繁琐,但是说的很透彻,意思也很确定唯一。但中国语言很简练,却可以有多种理解。尽管中国人认为每个人自己可以做多种理解,但是在经文的教义上,有些是不能自我发挥的。所以有些经文,就保留了原来的内容,尽管中国人不好接受,觉得有些话只在太啰嗦。现在的经文里尽管经过了很多的改进,但还有这样的痕迹。如《妙法莲花经》,几乎每个意思和思想都要重复一遍,一种口语,一种韵文,但意思却基本相同。如果是中国,一半就可以了。

所有的这些冲突,经过漫长的磨合,总算和中国文化慢慢的融合在一起了。随着佛经的基本确定,甚至其中的很多词句成了中文典籍。到了东晋时期,佛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很多方面。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已很兴盛,甚至成了国教。就是开国皇帝梁武帝,本人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汉传佛教就在那个时期快速传播形成了,有些仪轨和戒律也逐步规范。

例如和尚不吃肉,这个戒律就是那时候制定的。坦率的说,佛教徒并不一定不能吃肉。

在古印度,出家人自己不做饭,也没有自己的庙宇食堂。他们只是在山洞里修行,饿了就到处化缘要饭,人家给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这就无法戒肉。这种传统至今在南传佛教还有保留。泰国有固定的地方专人给和尚供饭,而过去是和尚在各家门口化斋。

而中国和尚,在梁武帝时,就遵守皇帝的《断酒肉文》,定下了不吃肉的戒律。这是因为有自己的寺庙和自己的食堂,容易遵从皇帝定的戒律,可见这戒肉是汉传佛教特有的。

一般来说,藏传和南传佛教都不忌肉。但佛教都忌荤,这荤并不是指色,而是指带有强烈刺激性的蔬菜。如蒜,姜,韭菜等。这个原因有两点:一是断荤,可以避免引起生理欲望的增长,二是断荤,可以在对别人传法时减少对别人的影响。

关于酒肉的戒律,还有很多故事。一个是李世民就免了少林寺和尚的酒肉戒。另外一个是,相传日本也接受汉传佛教,但他们也吃酒肉。就是在佛教的节日里,信徒对和尚的供养品,多数也都是大块的肉,和大个的酒坛子。还有开佛教大会时,因饮食习俗不同,也很麻烦。三类和尚,中间有屏风隔开,分别给三种食物,互相不影响。可见这酒肉之戒只是一个习俗,不是绝对的规定。

还有色戒也是一样。在日本,佛教也是很流行的,但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生子。因为那里的寺庙都是家传的,寺庙要在子女间传下去。一个孩子生在和尚家里,就还当和尚。一旦没子女的话,这庙宇就无法继承了。没儿子,女儿也可继承庙宇。可见这色戒也是习俗,是与很多文化背景以及人为意思有关的。

除了这些,就是寺院的经济了。印度和尚没寺院,也就没有寺院经济。而中国就不一样。很多人出家,他们也要生活,中国寺就有了很强的经济势力。一些佛教仪式,如超度亡灵的法会等,很多在梁武帝时期就开始了。这些活动大大的推动了寺庙经济发展。甚至梁武帝自己出家三次,每次都要下属们出钱,将他从寺庙赎回来,赎金当然也很高。皇帝都这样了,寺庙经济就更发展了。甚至有的信众,将自己的宅院财产都捐了寺庙。如北京的潭柘寺,就是个大的经济实体。土改时候,将寺庙的财产都分了。有一报告文学《红旗插上潭柘寺》,就是写这事。可见,这寺院经济也是中国佛教的特点,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世界各大宗教里,中国佛教的经济实力最大。因此,也希望他们的社会责任也应承担起来。如化缘的钱应该用在善处,将善款多干些慈善文化事业。

关于佛教的宗派,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的。在印度,从原始佛教开始,有大乘佛教,瑜伽行学派和密教等,都是不同的学派。到了中国,宗派的分别也是很强烈的。宗派和传承的形成,首先是根据佛教的某些经典,作为宗派的依据和教义的根据,发展成一些独特的理论和修行的方法。还有就是考虑到寺院经济也需要继承,这样也促生了宗派的传承问题。这些都是中国特色。

从宗派上看,中国的佛教基本是大乘佛教。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先后出现了八大宗派,也有的说是10或13宗。但是其中多数只是学派,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宗派。他们是: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密宗,净土宗。

三论宗的依据有三部重要的论著: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这是根本的依据。主要思想是宣传“实相”。认为事物的本来面貌是看不见,也无法感受的。人们看到的都是现象,表象,这些现象和表象的后面才是实相。也就是“空相无相”,核心理论是“性空幻有”。强调性空和幻有不能分开,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这就是中道的思想。《中论》认为,认识到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幻觉,实相是空的。也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性空幻有,这也是一切佛教都宗派都要依据的出发点,是一个“共法”。可见,三论宗的理论不是自己独特的,只是一个学说。所以也没独立延续下来,最后成一个宗派。尽管历史上也算宗派。

类似的就是“唯识论”,这是瑜伽行派的思想,强调“万法唯识所限”。根据瑜伽行派的理论,从现象分析入手,把整个世界的现象分成五大类:心法,心相应法,色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

心法,就是我们的心,从识的角度讲分成八种,叫做八识。现象世界通过这八识来认识。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其中的六识。这里的六识,不是指器官,器官是六根,而六识是六根的功能。眼睛分辨颜色和形状,肉眼是眼根,分辨的颜色和形状就是眼识。强调的不是根而是识,分别对应色,声,香,味,触,法,又称为六净或六尘。

心相应法,指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主要指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

心不相应法,是指抽象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理念方面的。

无为法,是出世和解脱的方法。

这五大类包括了所有的现象。有心理的,理论的,出家的,看到的物质的现象等等。所有的现象都来源于心法,也就是“识”。所以有“万法为识所限。”核心理论不止单纯讲六识,而是在六识上构造出第七识,也就是“末那识”,以及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是中转,将前面六个转换出来,储存到第八识里去。所以第八识叫做“种识”或“常识”。反过来,第八识又通过第七识,来指挥前六识,类似一个指挥所。在头脑里的东西,积累起来了,都影响到我们。决定我们的选择和价值观念的识,在条件成熟时,就决定了很多人直观的识别和判断。识的功能主要是“了别”也就是“分别”,心法和色法都在这里。识里面分为“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分别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相分是对看到的客观世界的现象。我们看到现象的能力以及看到的现象都是识出来的,世界是唯心的,这就是三界唯心所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客观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心分化出来的。没有心,就没有外界。客观事物的存在,如果不和心发生关系,就是对对你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你的心和客观事物接触了,心的感觉和客观的物体才会联系起来,才会被识别。心里没想的,也就和你没关系,甚至不存在。只有存在的东西和你的念头碰在一起了,你的念头才有体现,这念头才有意义,没有关系就没意义。

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一个生命体有了肉体才有思想,而有了思想还可以反馈到事物。行为在灵魂支配下就有了意义,没有灵魂的肉体是一堆死肉,但肉还要受思想指挥,这就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只要你不去想,这个东西就没意义。摆在那里也不会影响到你。这就是“万法唯识所限”的理论。

“唯心”和“唯识”就是“分别”和“了别”,“分辨”。因为人有了分别,于是在谈到这个事物时,就有了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的欲念;有了和这个人好,和那个人不好的分别,这就是执着。太执着了,就有了贪欲,就有了“苦”,有了烦恼。要摆脱这些,就要从“分别”中解脱出来,将一切都看到是平等一样的,得到和得不到就没有分别了。这就是要“转识成智”,颠倒的看事物,这就是般若智慧。达到“无分别”、“平等”的智慧,又叫“平等惠”和“空慧”。有了这个智慧,就会看破一切事物无非是缘起缘生的一种幻觉,都是虚幻不实的,这样也就没必要执着了,就可以摆脱了这些困扰,认清了事物的本质。 

唯识宗,相传是玄奘创立的。事实上是他的弟子“窥基”创立的。也是一种基础的理论,后来传了一两代也没有了。

律宗,是关于遵守戒律问题的。中国大乘佛教关于“律”的戒条很少,但是后来的额很多的部派就有了很复杂的律,各个部派的律都不一样,各个地区和宗派的率也不统一。常常混杂在一起,显得很混乱。后来的佛教些圣人,希望统一这些戒律。如唐代的著名的僧人“道宣”就是这样。他整顿了整个部派复杂的律条,做了综合的研究,提出以“四分律”为基础的中国佛教律法,创立了律宗宗派。从根本上看,“律”是所有的佛教信徒都要遵守的,也是一个“共法”,这样也就无法以遵守律而成为一个单独的宗派。于是在统一律宗后,律宗也就没有了。但是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也不断有人再次提出来。尤其是在某些律条松弛的时期,就有人提出律宗,强调规范。如弘一法师,就特别强调整顿律条,以律宗传人自居,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密宗,是在印度到了大乘佛教的第三代出现的,受到了印度其他宗教的影响。密宗认为有神秘的力量。身口意三密都有各自的秘密。第一“身密”就是形体的手印,其中就有神秘的力量,可以产生某些特殊的作用。还有“口密”就是咒语,也有神秘的力量可消灾去难。第三是“意密”,就是人的思维意念可以和佛菩萨进行交流。这些神秘的力量要通过很多秘密的仪轨,才能体现出来。密宗在6世纪形成后,就有规范的仪式。在唐代的中国也传播了一些,但没有很大影响。但被当时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空海”带走了。到日本后就形成了现在日本的密宗,或叫真言宗、“唐密”、“东密”。近代也有中国佛教学者到日本学回一些唐密,但影响还是不大。现在在大陆传播的主要是藏密,这部分是在9世纪传到西藏,与西藏文化结合在一起后发展的,与日本现在的唐密也有较大不同。总的看密宗与其他的宗派的区别是很大的。

剩下的三个天台、华严、净土三宗,才是中国传播最广,信徒做多的宗派。容下次再说。

不当之处,请高人指教。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增长见识,推出共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