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酒,不得不提到父亲。年轻时的父亲喜欢与亲戚朋友喝酒,我却很反感。因为看不惯他们醉眼朦胧的样子,而且还要吐得到处都很脏,就更让人讨厌。我常常悄悄藏起酒瓶,不让他们喝。有一次父亲久久找不到酒,就生气了,还把我给打了一顿。这样更加深了我对酒的厌恶。
大学时聚会,男生们当然是要喝酒的,不过主要是啤酒。我出于好奇尝了尝,天啦,竟有这么难喝的东西!而且他们还喝得津津有味!真是无法可想!于是连啤酒也被我扫地出门了。还好,以后结了婚,丈夫对酒倒没什么兴趣,所以我们家基本上是没有酒的。
再以后,自学中国传统文化,才发现酒也是一种文化,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诸如酒的制作,类别,还有酒具,酒旗,酒联,与大诗人的酒缘等,都值得去学习研究。慢慢对酒有了一些好感,但我还是滴酒不沾的。
几年前,我们到仁寿一中学参观学习。学校领导在一家酒店为我们接风洗尘。我的右边就是他们的校长。高兴处,大家纷纷要举酒。我说我不会喝酒,但校长坚持倒了一杯。我见人家已经是满头白发,当然不好意思拒绝,只好端起来喝。当时的我甚至不知道酒是可以一口一口喝的,不必要一口气喝干,所以我竟然一饮而尽。他大呼豪爽,于是又倒满一杯。就这样,我自己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奇怪的是,除了脸上红霞飞起,似乎再没有其它的感觉。我的不醉把所有的同事都吓了一跳。谁也没想到身体这么弱小的我居然有如此海量。大家还责怪我,说我是深藏不露,都不肯相信我是第一次喝酒。从此,我就开始喝酒了。好的如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一般的如江口醇,小角楼,我都喝。至于啤酒,简直跟水没什么分别,我只当它是解渴的饮料罢了。只是我并不觉得酒很好喝,随便哪一种酒都不足以使我上瘾。所以我不是遇到特殊的场合的话,我是不会喝酒的。我喝酒有这样几条原则:
一 高兴时才喝,不高兴的话决不喝。李白不是说了吗?举杯消愁愁更愁。人在心情郁闷惆怅的时候,是不宜饮酒的。因为如果喝多了的话,可能不省人事,丑态百出,比如呕吐不止,岂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吗?或者伤胃,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我身边就有因喝酒喝多了,病死了的例子。常言不是说酒后吐真言吗?因此还可能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严重者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自古就有。
二 与熟悉的喜欢的人喝。酒逢知己千杯少嘛!酒是助兴的好东西。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或亲人,或朋友,或爱人,那种气氛是多么温馨啊!相反,在陌生的环境里,与陌生的人碰杯,真的保不定有太多不安全的因素,特别对于女性,更应该引起警惕,学会保护自己。
三 量力而行,不要喝醉。虽说不醉不休,虽说陶渊明先生喝酒也是“期在必醉”,但喝醉毕竟是不对的。醉了,要人扶你回家,要人为你醒酒,甚至要人送你去医院,这不给亲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吗?酒席上,提倡文明喝酒,少敬酒,更不要劝酒逼酒。记得有一次,有个朋友乔迁之喜,请我们去。我们还向单位请了假,好不容易赶到了那里,可是那朋友早被灌得一塌糊涂,连跟我们打个招呼都不行了。因此完全把我们晾在一边,让我们吃了一顿无滋无味的白饭。以后想想这件事就觉得生气。我在任何席上都不劝酒,大家随意最好。对于别人敬酒,尽管我知道自己不会轻易喝醉,但我总是能推则推,喝得越少越好。
中国最早的酒,是出在大约六七千年前的尧舜时代。,而杜康则是传说中的酿酒始祖——由此可见中国酒文化的悠久的历史。四川就有不少名酒,除了五粮液,还有剑南春,泸州老窖,文君酒等。酒的酿造技术,酒瓶的包装技术都越发的成熟了。酒客更是比古代多了,只是鲜有向古人学习去写什么诗歌。我这个酒客,在酒后,往往喜欢看书,同时嗑点瓜子什么的。喝酒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时,那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确实是不错的。
还有一回,亲戚给了我们两瓶文君老窖的酒,一直舍不得喝,却被儿子和他的小朋友在玩耍时打破了。那酒香啊,真是满屋子都是,香得你连生气的念头都没了。我父亲那天刚好也到我家,闻到这香味,他就不住地赞叹,他说第一次觉得闻酒比喝酒还要好。所以在我看来,酒是好东西,只要你把它当朋友,尊重它,理解它,不要被它所醉所累,它就会给你带来幸福安康。
-全文完-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