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早已看到学生告老师的新闻。新闻发生在一所大学,而且是政法大学呢。我不懂得政法大学是偏向政治多一些还是法律多一些,还是齐头并进。这个先收拢在一边,免谈为好。没必要争议,中国有句古人云:事实总胜于雄辩。
你说,作为一所华东地区著名的政法大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单从素质方面来说,应该是毫不逊色于其他二流三流的大学。但是,也不能“一条竹狠狠地打晕一条船的鱼”。这样会有人出来向老天喊冤。而摆在眼前的事实,虽然小到无法小,小到一间教室里,一堂课堂上,甚至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事情。可看似简单的小,却慢慢扩散到政府部门去了,于是警察来了,校长的办公桌也要抬起来坐了,媒体“趁热打火”,纷纷地把小漩涡揉成大风浪了。
多少石头激起千层浪。华东政法大学的杨师群老师开始烦了。他没想到自己很“光荣”地被自己的学生给自己戴上“反革命”的绿帽了。公安机关要来立案了,看来他想跑也跑不“掉”了。原因很简单而又复杂得很:杨老师在讲课时候批判了中国古文化,而且不小心把砖头砸到“政府大阔爷”的头上来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流血了,流血也只可能是看不见的血罢了。他的世界从此不安宁了。学生打报警电话110报警去了。我想在这里试问一句——这两个女大学生发育成熟了吗?是身体成熟了还是思想成熟了呢?
据有关新闻报道说:杨老师和这两个女学生意见上有分歧,还有点小争辩。作为中国公民,法律上有明显的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发表舆论的权利。更何况是大学?如果没有学术的讨论与争辩,真知源自何方?我不知道这两个女大学生那天是不是情绪化了些,有叛逆心理很正常,每个人都有发表舆论的权利,但有意见的争执,也没必要告到政府部门去吧。他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看你们连最起码的尊重也不懂得。动不动就要到法庭见,法庭上是干啥的?作为大学生,还是读政法方面的,这个也错乱了自己的神经。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认真听过课,看透了书,懂不懂得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到底杨老师该不该在课堂上面对众多的学生批判中国古文化?这个先打一个问号。我想人言可畏。或许只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作为大学教授,他完全有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谈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只有各抒己见,才能在讨论中扩展思路,真知灼见。中国教育的悲哀何在?就是永远围困在框框里无法逃出“自由”。那所谓的自由,就是要顺从安排,“党”的方针政策永远英明,上级领导的马屁一定要拍,而且还要拍得和放鞭炮那么响亮。
而两个大学生不寻常的举止,完全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于是,警察也“疯”了。幸好,我还没看到杨老师被戴上手铐。我还担忧,那把枪是不是将他的偏见瞄得很准,如果有,千千万万的我会为他喊冤到下辈子不可。到底是关于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我想道德方面偏多一些。你有发言的权利,我就有上告的权利了吗?这两者的关系绝对不是因果关系。他完全有发言的权利,就算是骂党,只要他骂得有道理,任何事实也不能一言否定。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问题出发点不同,角度改变了就自会有它不同的结论。很多年前的高考题就足以佐证这个道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那是什么。有人说是零,有人说是鸡蛋,有人说是太阳等等。
所以,发言与上告,不能画上因果关系。它们关系的罪恶祸首源自哪里?我想这是人格问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先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有了人格的尊重,才能有知识的产生。学生就算有学术的意见,甚至有私下感情的纠纷,她们应该和老师好好商讨,和气解决才是大道理。有人还说,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自己对中国古文学的丑言。呵呵,我看了觉得“孔乙己时代”真的倒流回来了。虽然说“家丑不能外扬”一向是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元素之一。但这样刻意包庇短处,就说明不够坦诚心扉,如何取信于民,如何博得中国在世界诚信的地位呢?你看,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国毫不掩饰地公开透明自己,坦荡胸怀。这正说明我们的制度正在日臻完善,这样做才无愧地成为一个泱泱大国,博大而坦荡。
最近在腾讯网,看到了这样一则深度对话——《张鸣;谁敢告我,我就让你不及格》。看一看题目,我就感到有点愤愤不平。这摆明完全是胡闹,完全是权利压制一切。不过看了对话,深知到张老师也是出于内心的天平的不平衡,遇见这样的“怪类”学生,不会yu火焚身,也总会坐如针毡吧。我不知道为他们谁的谁,是同情为好还是悲哀为好,最基本的根源还是来自人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不是问题坏了事情,而是感情乱了事情。如果学生真的告了张鸣,他就有权利不让学生不及格了吗?我不知道所谓的及格是什么概念,是成绩不达标还是素质不达标。如果学生的答卷不出现问题,还判这个学生“死刑”,我敢肯定,那个学生一定跑去校长室喊冤去了,弄不好还闯进教育部门大厅门口贴上告状辞。张老师,请你说明白一些,你要判就判他(她)素质不及格。不能张冠李戴,弄不好的话你也要见警察去了,说不定你身边就隐藏着这样的“调皮虫”,小心无意中被咬痛你的教鞭。
不堪回首,史页沧桑数十年之久。60年代上演的“文学大革命”,十年动荡,民不聊生,最终以悲剧草草收尾。古人的灵魂在创伤人们的心中早已平息。进入这个所谓的文明民主社会时代,“反革命”这个刺眼的语词又开始苏醒起来了。见惯不惯,沉默为佳。可我不是金子,我不想沉默得无法抵抗自己内心的舆论。我想对上帝说:真正的舆论时代还没见黎明呢,就让我们一起到天安门广场祈祷“神”的保佑,等待那一天的旭日东升吧。
——字于2008年12月13日晚。水。
-全文完-
▷ 进入水过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