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3年春节晚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后,春晚成了一道烹调的大菜,名人纷纷出炉。只要在春晚上露了脸,就好像在奥运会上得了一块金牌,不仅衣食无忧,还前途无量。
可是这道大菜炒了这多年了,早已经没了味道。现在的春节 晚会,如过去的户口本,承载着各种义务。看春节晚会,不仅看演出,还要协助完成诸多政治任务。
尽管这道菜已经没了味道,但厨师们仍卖力地炒着。因为这菜里的含金量实在是高!能够炒出名,能够炒出利。至于是否合乎就餐者的口味,那是不必考虑的。当然,不能这样说,口号上还是要提出: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是老百姓自己的晚会。
这是唬谁呢?就是唬鬼的话,也得烧几张黄纸呢!在那一长串的节目单里,有几个是老百姓喜欢的节目呢?纯粹是想着法子给明星们露露脸,“亲爱的观众们”也就是给他们捧捧场。仔细点的话,可以确认一下他们的眼角增加了几条鱼尾纹。
其实,春节 晚会举办了二十多年了,完全成了一个武术中的套路表演,没有一点活力。严格来说,不能称做春节晚会,而该称之为明星聚会。每年的春节晚会,也就是给明星们点点名,除了作古的,坐牢的,全都到齐后,晚会就按着为他们设计好的角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而且,经过二十多年的培训,电视台已经豢养了属于自己的明星,他们和电视台也都是一个战斗的集体了,是晚会中的当然人选,成了菜市场中的菜霸、鱼霸。他们对晚会的演出程序已经烂熟于心,导演使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所以,只要你们还健在,还能挣扎着走上舞台,你们就继续现眼(演)下去吧。至于新人,任你再有实力,对不起,这几头老蒜已经把坑占满,你们慢慢等着去吧。
我就不明白:政府官员还有换届一说呢,怎么晚会中的演员就象对香港的政策那样--一百年不变呢?赵本山从一头乌发演到了满头白发;从妙语连珠,演到今年的无可忽悠。
我就纳闷:国家各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材,难道就真的比不过那些半文盲嘛?!巩汉林、李奇、郭达、蔡明明等,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露一次脸也就算了嘛,还如蚂蝗般地赖在上面了!装傻充愣掏粪的都会,用得着你们啊?!
最搞笑的是:他们还牛气冲天,声称拒绝参加春晚。这给我的印象是:自己养的狗,却咬了主人一口。不仅不识抬举,还不给主人面子。当然,实际上他们是舍不得这块肥肉的,舍不得离开春晚这块风水宝地,是炒作而已。宋丹丹这样说的,也做过样子,但终究还是回到春节晚会。赵本山几乎每年都要重复多次:不上春晚,结果每年都没落下。
他们说压力大,这倒是真的。在这巨大的名和利下,换作我也会感到压力大的。
一台晚会,耗时四个多小时,耗资上千万,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除了乱哄哄地假热闹,几乎没什么印象。
晚会就是大家放松心情,共同娱乐的节目,什么时候能回归到这个初衷呢?我们期待着。但如果包含了太多了功利和政治因素,将会与人们的期望越来越远,我们永远无法等到这一天。如果任凭那几张老脸在台上献丑卖乖,春晚也将会变成“蠢晚”。
我觉得该为春节晚会举办一场追悼会,让它消失的好!
-全文完-
▷ 进入“逝者如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