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早已同孟姜女与万喜良、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一样,曾经感动着多少代人善良的情感,诱引下多少行同情的泪水,这实在是一个无法解读的难题?然而,当时光之水一路奔涌到二十一世纪时,我却真切地感到,那凄切哀婉的梁祝化蝶的故事,似乎已褪尽了浪漫的色彩,而蒙上一层愚昧的阴影。
初春的一个正午,笔者与几位友人再次来到梁祝故事的发源地——汝南县马乡镇。面对那两堆掩埋着一对痴男怨女的土冢,友人们遐思联翩,笑语飞扬。初春的风微微地吹着,四野的麦田扬起细细的波浪,沿河的垂柳吐出淡淡的绿意,四周是那么静寂,没有啁啾的鸟鸣,没有翻飞的彩蝶,只有我的思绪象三月的柳丝在肆意的飞扬……
我在做这样一个设想:假如祝英台当初真的置父母的强烈反对不顾,同梁山伯结为秦晋之好,其婚后的情况也未必乐观。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富家小姐为情所动,而嫁给一贫如洗的梁山伯,这固然可歌可敬,但暄晔过后等待她的肯定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贫困生活。尽管两人相恋时曾经有过忠贞的誓言,但他们婚后面对的毕竟是柴米油盐等实际问题了,那时,由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小两口耳厮磨,恩爱有加,定会结出一串诱人的爱情果实。面对无米之炊,面对那一张张讨吃的小嘴巴,祝英台心里是不会平衡的,往日的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海誓,绵绵情话,将会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那美丽的爱情火焰也终将化为灰烬。或许,一幕新的悲剧又将从此开始。
我又做了另外一个设想:假如美丽的祝英台能够生活在现有这样年代,她与梁山伯之间的悲剧就不一定会发生。这不仅仅是因为当代痴情女子愈来愈少的缘故,而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们的选择空间。那时的祝英台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农业社会里,在巴掌大的交往空间里,她不可能接触到更多、更漂亮的梁哥哥、张哥哥,更不可能让心灵真正地自由的呼吸。所以,在遇到憨态可爱的梁山柏后,她就保好象飞蛾扑火那样,由此而拉下悲剧的大幕。反之,祝英台要是生活在今天,凭着她的美丽聪颖,追求者肯定不会太少,这时,她的芳心可以自由的舒展,她可以含羞地在情人节接过一朵娇艳的玫瑰,而后同仰慕她的男孩自由地谈情说爱,还可以邂逅形形色色的男人,更可以在广阔天地里挑选自己的如意郎君,即使一次恋爱不成功,她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正可谓“天涯何处无芳草”,从这个角度来讲,即使祝英台与梁山伯分手拜拜了,祝英台也不会为之殉情。
我还做了这样的一个遐想(也许有些荒谬):如果祝英台没有死,梁山伯也没有忧郁而终,而是生活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那么谁敢保证祝英台不会移情别恋?想想看,面对着香车宝马,纸醉金迷等诸多的诱惑,作为一个红尘女子,祝英台不可能心无波澜,傻傻地守着只有爱情而没有面包的梁山伯,她觉得太亏对自己那副羞花之颜,闭月之貌了,她会背叛梁山柏,而去找一个又有钱又有情的男人,或者像其他漂亮女人一样傍个大款,做个“小蜜”……时代不同了,如今的青年男女对感情问题已经太实际了,那牧歌式的古典爱情,只能属于遥远的过去……
写到这里,我一个曾被世人争论不休的话题:爱情究竟是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从主观上讲,恋人都渴望天长地久,但是,因为缺乏物质基础而分手的情侣也不在少数。当代人之所以对爱情发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的呻吟,除了现代爱情观念的转变外,还因为他们的感情在金鱼世界的诱惑下而产生了太多的随意性和功利性。
站在梁祝墓前,同行的友人一脸肃穆地在深情缅怀那古老的经典爱情故事,而我在遐想之余也在心里欺待着另一个爱情黎明的到来,尽管这个黎明非常遥远,但我深知尘世间还有无数颗日益浮躁的心灵,一刻也没有拒绝过对它的渴望与亲近!
-全文完-
▷ 进入看风景的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