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名将永远定格为“傩戏天麻之子”。其原由是:傩戏是我家乡最具有特色的习俗文化;天麻是我家乡最特别的特产。她赋有“傩戏、天麻之乡”的荣誉称号。
我家乡是一个偏远,经济发展较慢,以汉、土家、苗、仡佬族为主的县--德江。
她在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青山绿水之间,县城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熠熠的光芒。
这里有一条河,叫玉溪河,河面不宽,河水不急;清清的河水绵亘数千年,涤荡了多少历史尘埃,沉淀着多少美丽的故事。
这里有一座山,叫钟鼎山,山峰虽不奇,山路也不险,可他那挺拔的山体,却像个永不言败的巨人,饱经风雨沧桑,呼唤着人间的巨变。
德江的傩戏,在1978年,以德江傩面具为主体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展出,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亲自为其剪彩。此次展览在艺术界和学术界弓i起了强烈反响。曹禺、钟敬文,冯其庸、曲六等国内专家学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印度、挪威、埃及、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无不交口称赞。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香港《大公报》等28家新闻媒体对展览作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同年,《中国建设》杂志第三期用中、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葡萄牙等七种文字向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介绍了德江傩堂戏,从此德江傩堂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2002年,受文化部派遣,组团参加了“2002年新亚洲文化节”,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赢得了声誉。
德江境内大部分地区适宜于天麻的生长,且品质优于其它地区,1993年在曼谷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德江天麻就曾以其天麻素含量高达0.23%获得银奖。德江的天麻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德江就以“明麻”驰名省内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县科技局将天麻的人工栽培作为一项科研项目,于九十年代初攻克了“有性繁殖”这一难关,获得了科技进步奖,更是将天麻的规模栽培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此,德江被列为全省天麻基地县,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还专程来德江拍摄了“《天麻之乡》专题片。
虽然德江有着这样令人高兴自豪地文化遗产和条件优势。近几十年来不断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和洗礼,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思想文化观点也有很大的改变,这令人感到非常地可观。但她身处蛮荒之地,文化生活仍然十分贫乏,经济发展仍然落后,部分人的思想观点仍然还很古旧。尤其是农村,农民的生活仍然艰苦,交通医疗条件仍然缺乏,仍然还存在“婚姻包办,重男轻女,人越多越好”等腐朽思想。所以德江仍然还需要大量的宣传文化思想,大量的实行投入文化教育,仍然还需要挖掘、宣传和发展德江的特色文化,从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快速的经济发展来推进教育文化的前进,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使他们真正的成为时代先锋,跟到时代潮流!
作为德江的子民应该义不容辞的宣传德江,发展德江,发展未来。因为宣传家乡就等于宣传自己宣传祖国!建设家乡就等于充实自己建设祖国!爱家乡就等于爱自己爱祖国!进一步说就是:要想爱国就必学会爱家、爱家乡;要想为国出力奉献就必学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学会建设家乡!
难道不是吗?!谁敢说不正确吗?!若有人说不是,侧此人必不是个正常人!因为每个人的家乡加起来就是一个大社会大集体,每个家乡加起来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家和家乡建设好了加起来就不是等于建设好了一个国家吗?!所以……。
我是德江的孩儿,我要举起我的文笔,用文字文学的形式来宣传我的家乡,让更多的人知道认识这块具有不可估量的黄金宝地,让更多的人来开发、发展和建设德江。我要用我这小小的手来连接所有的家乡人,让他们和我一起来弘扬、宣传、建设家乡的一切。让德江的明天更美好!人民的生活更好!
所以我决定我的博客名永远定格成“傩戏天麻之子”,用我这小小的窗口来宣传我的家乡。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认识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不管我将来如何,无论我在何处,也不管是何时。我都要心系家乡,心系祖国,心系我们的文化语言!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深沉!我要用自己的笔墨来宣传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最后,我用小小的我,真挚真诚的心,大大的爱来祝福北京奥运!中国加油!中国必胜必赢!
2008年8月7日记
-全文完-
▷ 进入天麻傩戏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