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佛教的发展历史和传播以及现状,下面介绍佛教的教义和理论。
佛教的而教义概括的就是两个字“苦空”,佛教的生命观就是苦,人生本身就是种种的苦,佛教不是单纯的让你在生活中获得乐趣,因为就算获得了也是暂时的。佛教的修行不为自身暂时求安乐,而是让你终生脱苦海。
观音菩萨,也叫做大悲菩萨,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慈”是给人快乐,“悲”是去除人的痛苦。“慈悲”就是“去苦余乐”,但这还不是究竟的解脱,究竟的解脱是超越生死摆脱轮回。如果“业”没有消除,生命就要不断的轮回。消除了业,最终的目标就摆脱了生死。不再有生,也就不再有死,也就没有了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离开生死就不能有涅槃的境界,生死和涅槃不可分割。要不受生死的束缚,就要看透自己的本来面目,和现象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佛教的空,早期指“缘”的聚散,因缘的聚散,说明一切的事物都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有独立的自性,“我”本身就是一个缘的聚合,不是独立的,缘聚就有了我,缘散就没有了我,“我”就是暂时的一个存在。
没有永恒性,就是“无常”。没有独立的主体,就是“无我”。佛教的“空”就是“无常和无我”。这也是任何事物的根本状态。认识到“我空”,就不执着于自己的存在。
而对外界现象的空,开始的佛教没有明确的定义。我是空的,现实的世界是实在的。早期的佛教就是破除“我执”。我是五蕴的集合体,不是永恒的,不是独立的主体。所以就“无常无我”,破除了我的存在,就可以没有欲望。没有了“我执”,也就没有了分别,不必分辨我和你和他。没有了分别,也就没有了好和坏的欲念,没有了喜欢和排斥的感觉。而烦恼就是“求不得”,于是这些烦恼就可以消除了。
解决了分别,就是破除了我执,就有了平等,这就是破我执和空。谁都不能百岁,百岁也是一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民间的通俗的话,都反应了这个理念。人是无常的,有生就有死。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家的讲法就不一样。儒家说我没有了,生命还在子女身上延续。所以中国人就将儒教和佛教结合在一起了:有人要将财产给子女,这就是儒家的思想。而佛教说一切都是空的,这些都是虚妄的,就算你给了你的子女,他们还是要受苦的。只有了断生死,在这一层活好了,以后就超脱了三世轮回。这样就将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关系,摆正了。这是佛教的看法。
佛教对三世的看法也有很多种。上座部认为三世是实际存在的,可大乘教认为过去和未来看不见,当下才是重要的。
大乘认为:一切无非都是幻象,一切都是心里想法的现象,当下都是空虚的,所以就更应该放下了。就是三世也是由心所生,看我们当下的心在什么状态,就是处在六道轮回的那个阶段。
佛教的“六道”,指六种生命状态。有第一位的“天道”,如飞天美女。第二位的“人道”,第三位的“阿修罗道”,是介于天和人之间的非人非天的生命状态。这三个是“三善道”。还有三恶道:畜生,恶鬼,地狱。一共是六道轮回,这就是六种不同的生命状态。
这六种都是人心生的。现在心里想的什么,就生活在这个“道”里。心念一动,就变了另外一种生命状态。例如说,总有人说自己生活的像在地狱一样,这就是心念。有的人说自己像鬼一样,也有人说自己累的似畜生一样,可见人的状态也随时在六道之间转变。在你一念之间,就完成了六道轮回。你的生命状态具变化了,生命质量就变化了。总是“天道”,就太快乐,不思上进了。只有“人道”是现实的,通过努力才能成佛。
佛说,要认识到事物和人的本来面貌。在大乘佛教来讲,一切事物现象的本性都是空的,都是清静的,所以本性清静。这就是要破除“我执”。同时,还要破除“法执”。这里的“法”有多重涵义,所有的现象世界,全部的现象世界,包括了物质和精神的,甚至包括了理论的现象,例如“佛法”。最后,这些是都要破除的。
佛说,就是我说的东西你们也不要相信。可见所谓的佛法,也不过是一种让大家都得到解脱的工具和方法。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那个地方,就是彼岸。你们只是借用这个工具,来“度”到那个地方,只是你认识真理的一条船而已。如果总是抱着这个佛法不放,就是看到了彼岸,也不愿下船,那你就永远也无法超脱。
为了破除对这些“法”的执着,佛说:我什么都没有说,我也没有什么法是可以说的,这就是要我们破除法执。佛所悟的一切法都是对症下药的,84000部法,是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况才有的,这里并不包括你。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法,你只有理解了这个根本的道理,就可以认识到适合你自己的法。这就是让你认识到一切是空的,甚至佛法也是空的。
为什么我是空的,因为我是五蕴的集合体,五蕴散了,就没有我了。积聚和散去就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怎么控制这个积聚和分散呢?到了大乘佛教,就不再单纯的讲空,而是讲“色空”,讲“不离色而讲空”,就是即使在五蕴积聚的时候,一样是空的。
色和空是事物的两个面,而不是两个事物。现象是色的,本质是空的。这个理论我们都听说过。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红楼梦的色不是指女色,而是指“形和色”,这是物体的本原。形状和颜色。出在《心经》,就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是讲了大乘佛教的空是不离色而讲的空,就是即色空。
色和空的关系,就是“性空幻有”。性本是空的,幻象是有的。我们看到都是梦境里的幻象。梦境的一切,原来是一场空。在佛家看来,我们都是生活在梦里。只有明白了佛法之后,你才有梦醒的机会。
不能离开性空而幻有,也不能离开幻有讲性空,因为离开了幻有,就变成了实空。可见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只有将“性空”和“幻有”结合起来,才是大乘的出发点,这就是“中道”。这个变化,就将原始佛教比较强烈的出世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讲求离开五浊世界到清静的所在,现在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一旦离开现实的五浊世界,也就根本没有了那个清静世界。认识到了世界是这么五浊,就要从这五浊里找到清静的本质。一旦认识到了,你就是已经出世了。这就要努力去认识世界的本质,对现象世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不受现象世界的牵绕。这就是变化。
原初的佛教,要人们摆脱烦恼得到菩提觉悟,要人们摆脱生死得到涅槃,所以人们生活在世间,就希望出世间,这是二元的思维。到了大乘佛教,就彻底将这二元混合在一起了,世界不再是二元的了,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的两个方面,离开了一方,另外的一方也就不存在了。
不仅现象世界是这样,精神世界也是这样。烦恼就是觉悟,生死就是涅槃,世间就是出世间,此即是彼,彼即是此,也就是打通了两边。这就被称作“不二法门”。
这样,佛教到了大乘佛教,就对原来强调出世的一面,有了些变化,更强调人要积极的入世,转变心态,以佛治心,而不是回避现实。
按照佛的说法,人有八苦缠绕,因为“三毒”攻心,这“三毒”就是“贪嗔痴”三个“心毒”。
贪就是欲望。是各种各样的欲求,偏重于物质上、生理上的追求。
嗔就是怨嗔。是心理上的不平衡。怨恨别人,和别人攀比,有嫉妒心,看不起别人,高傲自大。这一样是严重的问题,就是我慢,傲慢。很多问题来自于我慢。我慢就是高傲,这和自卑常是孪生兄弟。有了我慢和自卑就有了嗔心,就少了感恩的心。
痴就是愚痴。这不是指一般的笨,而是指佛教的“无明”,就是看不清楚事物和现象。将虚幻的看成是实在的,并产生各种妄想。这种妄想就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颠倒认识。正是很多的颠倒认识,产生了愚痴。
以金刚经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的现象,无非梦幻、泡沫、幻觉、露水、电光,这些都不是独立的主体。太阳出来了露水没有了,电光闪亮瞬间立即就没有了,这就是无常。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是“明”了。
这三种心毒是相互影响的。贪欲不除,嗔心不除,就会越来越无明,看不清楚事物的本质。无明了,就更加的贪嗔。
八苦缠绕,三毒攻心,这就是让你感觉人生在世如同生活在地狱和恶鬼的感觉的必然结果。要尽早解脱,就要修行。这就是佛教的“三学”:戒、定、慧。这三学,在所有的佛教门派里都一样。
“戒”就是受戒、守戒。皈依了就要受戒。可以不出家,但要受三归五戒。,“三归”就是“三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妄语、不淫乱、等,这些是基本的戒条。真的出家了以后,就还有更多的戒条。这些戒就是对准了“贪”。戒做好了,就克制了贪欲。
“定”就是禅定。就是坐禅。坐禅也就是禅纳,意义就是静虑和专一。坐禅有不同的方法,都是一个目的,让你的心静下来,专注于一念。来锻炼人的思维,让你心静不至于乱想,而去考虑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苦集灭道的道理。通过“定”的方法,就克制了你的“嗔”。
“慧”就是智慧。破除你的愚痴。对准的是“痴”,从而得到一种从无明到有明的过程,就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这种慧在佛教里称之为“般若”,这不是一般的智慧,所以就是音译的“般若”,认识到事物的真相本来面貌。一切的事物和现象因缘而起,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在这一点上,一切事物是没有差别的。做一就有了“万法平等,众生平等”。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样由定就有了慧。
般若的智慧就是平等的智慧,是一种无分别的智慧。这种平等和无分别就是认识到空的本质。般若也可以称作“空慧”,就是认识空的智慧。特别在大乘佛教里,强调人的解脱是靠了般若的智慧进行的,这就是“般若波罗密多”。这就是智慧超度,智慧解脱。
用你自己的智慧来达到解脱,而不能指望靠别人的智慧。别人只是启发,真正解脱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本性的般若的智慧。靠这个智慧了脱生死,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在的人。这就是大自在,或者说“得大自在”。
人在日常生活中让许多的烦恼痛苦缠绕了,没有一刻得到自在。如果你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统统的放下,就可以得大自在了。这是佛教的理想。涅槃寂静也是最根本的大自在。
“三学”对“三毒”。戒就是克制贪,定就是消除纷乱的“嗔”,慧就是破除无明。加起来,就是“勤学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三学”具体到每一个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和多种,要看你和那个佛法有缘。而不是按照一个不变的法,来适合所有的人。
在中国文化中,佛教就是治心的,治的就是“三心”贪、嗔、痴。让你的心情得到平静。这也再一次体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苦空”。认识了“空”,就可以解脱苦。不认识人生的空,不认识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也就不会追求生命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
现在并不是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些,这就是说你与佛法无缘,这也没有关系,这是多元化的表现。人有许多的想法,就有各种的宗教文化,都是和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和自己的认识状况有关系的。并不是说人人都要信佛。信仰别的东西,也是可以的,只要能解决你的问题就行。实际上涉及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区别是很大的。有的人追求物质,有的人追求精神,这样对思想的了解,也就不一样,信仰也就不一样。多了解一些宗教和文化,也就有了多重的选择。
可见,佛教不是对某一个神的迷信。佛法不怕不信,就怕迷信。不信没有关系,那说明你对佛法有疑虑,这样你就还可以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佛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这个道理。佛教提倡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这就是正信因果,而迷信就违背了佛法的精神。
佛教认为,你自己的果是你自己的因造成的,只有你自己造的因,才能改变你自己的果。你自己的报是自己的业造成的。这种因果报应的关系,也可能导致人的宿命思想,但是,反过来,这也告诉了你自己的命运是你自己创造的,所谓“命由己造”,为何不能靠你自己的改变,来改变你自己的命运呢?可见,消极还是积极,都是可以自我理解的,方法和行动也是自己可以左右的。有一本书《了凡四训》,大家可以看看,他是明代文人。他出生的时候,算了一命说他“命里注定没有后代,身体很不好,50岁就死,没有兴旺发达的征兆,最好是平平稳稳的过一生就可以了”。于是他半辈子都很本分,也成了一个不错的人,但是很少有积极的想法和行动。他和一个和尚很熟,经常到庙里去下棋。和尚观察他一段时间后,说他本性不错,做事很认真,但缺乏积极向上的努力。就问他原因。他说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这些都是前生注定的,所以就这样很好。和尚说你错了,你的命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自己造的不如业,就会有不同的报应。了凡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开始努力的做好事,比如靠自己的医术经常给人看病。他还创造可“功过格”,就是在一个本子上画格,黑点就是过,红点就是功。慢慢的修炼克制,黑点少了,红点多了,人生也变了。结果他50岁不仅没死,还有了两个儿子。在他70岁的时候,给儿子写了这个了《凡四训》,就是告诉他们命运由自己决定。他的故事也验证了佛教的因果道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理解了,真正的理解佛教的因果理论,就不一定要消极的对待人生,也可以变成改变自己命运的积极行动。没有一种理论不具有两面性,关键看你自己的认识。
佛教提倡的正信,不是盲目的崇拜神,而就是相信自己。佛家就是培养和激励你的自信心。而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缺乏这种自信。懂得了佛法的理论,就可以有更好的自信,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解脱生死轮回。
接下来的知识,容以后慢慢道来。不当之处,请高人指正。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