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游磁石口探重庆码头文化春梅绽放

发表于-2008年12月10日 晚上9:38评论-0条

与四川成都本为双生子的重庆,在旅游风头上,向来被对方掩盖。很多游客路经该巴国故都都只以此为长江的登船点。其实那两江汇流之地,依山而建,凭水而兴,江河码头,已成了她独特风情。

去过重庆的人都会发现那儿还有很多挑夫,他们的出现,除了因为山城旧区多陡峭长梯级,搬运货物行李也需要靠这批人;另一方面也印证了重庆三千多年来赖以为生的码头业。重庆位于长江上游,紧扼中国西部进出华东要冲,这导致它自古便建立无数码头,方便运货运人的河船上落。久而久之,滨江繁盛的码头渐渐孕育出城镇,进而发展成兵家驻扎的要津,甚至商贾云集的都会。明清时代,重庆城被宏伟城墙围绕,当中八道城门也直通码表。

1891年,重庆式开埠,旋即成为中国内陆最早对外通商口岸。当时城两边的码头吞吐源源不绝的物资,外国资本家看准时机到来做生意,三教九流的行帮会馆亦开始集结,流金岁月里翻腾一幕又一幕的风云际会。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也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舞台,烽火连天下的重庆码头抢运军队物资,一段段可歌可泣血泪事迹激动人心。假若游人循着码头文化这主题寻访,不难找到很多令人向往的传奇故事和历史趣味。当中保存千年古貌的磁器口,便经常人头涌涌,终年观光者不绝。

磁器口位于重庆城西14公里的嘉陵江畔,明、清以来也是名震巴蜀的码头。小镇素有“小重庆”之称。因为它把昔日的江滨旧貌保存得非常好,故此很多人也以此作重庆的必游景点。说真的,那里的密集游人,只有重庆市中心最旺的解放碑可以相比。不少如笔者般喜欢寻觅怀旧风情的,都甚欣赏镇里存留的石板路和明清瓦檐木楼房。磁器口有12条街巷,那些老楼房歪歪斜斜排满金蓉正街及横街两旁。横街一边仍是主要住人的民居,少了卖手信的店铺,却更加活现百多二百年来的江滨生活情怀。龙隐门牌坊连接江边浅水处和入镇的长梯阶,格局完全是明清渡口的原来模样,虽然今日嘉陵江的航运事业不再,龙隐门外的码头仍设有因江水涨退不定而建的小舟接驳浮桥,方便游客横过登上游江的快艇另一方面,以往镇里万商云集的热闹墟市景象,现时则被密集的地道小食店、重庆特色食肆等取代。

提起磁器口卖的小吃,首选用豆腐皮做的千张、椒盐花生、张飞牛肉和又香又脆的小麻花。金蓉正街的陈麻花据闻是镇上最火红名店,要品尝其美味非要耐心排队等几分钟不可。走得累了想找点节目,不妨考虑帮衬街上的古装拍照,或安坐茶馆一边啃瓜子、品茶,一边听传统的“说书”。笔者为认识更多重庆的码头历史,则选择参观纤夫博物馆“纤夫即码头的挑夫、苦力”,里面展览的数据和遗物,均极具参考价值。

朝天门是重庆最早的老码头,按考据在西汉时期,已有人利用这两江汇流中心点作水陆货运集散点。而重庆人更称它为“天字第一号码头”,由于过往清代地方官均于此迎接来自中原的圣旨。及后到上世纪初成都建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准学校,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留学生,亦是从朝天门码头上船,经长江到上海,然后再登远洋船去欧洲,那包括1920年于此上船的邓小平。 

我先往书局买了一本讲述重庆近代历史的书籍,带了点糕点和汽水,便在朝天门广场阅读了一个早上。抬头看着前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心里被一个个澎湃故事震撼,那立足历年遗址,沉迷于抚今追昔的感觉,叫自己茫然不知何世。从广场向南走回旧市区,靠近长江一边有跨江索道。当吊车缓缓从左岸滑过对面,泥黄色的长江水急涌奔赴天际,气势慑人,相信与几百年前苏东坡所感受到的不遑多让。

傍晚,我再度驱车去朝天门广场,夕阳下华灯渐亮,大群市民在广场忘情地跳着热闹而动作有点滑稽的“巴巴舞”。蓦然间,我明白巴国人一直面对江河与码头所代表的变幻沧桑,正是他们笑看风云的人生态度。

从朝天门靠嘉陵江走向临江路,近江边有个地方叫洪崖洞。过去,这是一片临江的悬崖,崖壁有个天然大洞,长年积聚崖顶上城掉下来的垃圾和污水。很多在码头当苦力的低下阶层,就依崖筑起吊脚楼,居住在那臭气熏天的垃圾窝旁边。不少重庆的老照片,也用那些高杆撑着的简陋吊脚楼作拍摄对象,使该种特色的码头区楼房,成为外间人们脑海中的旧重庆印象。随着十多年前重庆升格为直辖市,这些不体面建筑已拆卸尽毁。现在的高高悬崖已改成为观景台,游人于此可眺望嘉陵江边两岸的灯光璀璨,和往来河道上的观景游船。至于无数人想一见吊脚楼,已为层层迭迭的仿古食肆所取代;不然观景台旁边还屹立着一个大型的抽象吊脚楼雕塑,算是让来怀缅的人有点凭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春梅绽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曲子和子点评:

巨大的城市变迁很难找回旧时的感觉。见证历史人不如物。唯一指望得上的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