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的运动和改革都是一次探索和求证,而这种探索和求证又都是基于这一政权阶级阶层的主观意愿,或者某种思想的实践,因而又都显现这一阶级的利益性,正是这种阶级的利益性才造成了社会的等级,形成了等级差异。历数历史,可见一斑。
清朝时期是由满族人统治着中国社会,满族人的生活和社会地位被优越了,与我们现今城镇居民被优越了一样。因为制度的不平等,汉族和其他的民族被歧视,以至于许多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人“随了旗”,入了满族,如同当今农村人涌入城市,这种优越感以至于清朝灭亡后,还有人念念不忘“我是满人”,就像现在的城民有意无意地炫耀着自己是城民一样。真不知是现今复制了历史,还是历史复制了现今?有些相似得让人发笑,虽然现今社会不能和封建社会同日而语,但也显现出封建等级制度的某些印记,以及制度的不完善性。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平等,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一些等级制度以及财政投放的侧重,造成了城乡差别,显现着城市和农村居民物质与精神的差异,这种差异更明显地表现在走近城市的农民,特别是失地的农民身上,说他们是农民吧,他们却生活在城市而没有土地,说他们是城民吧,他们的户籍又在农村,又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各种保障和待遇,造成他们心灵深处的自卑和羞愧,他们因为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而不愿承认自己是农民,农民已然成了“落后”“无知”“庸俗”的代名词,以至于农村劳动者最起码的人权都遭到践踏:拖欠克扣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时有发生,不签立合同甚至殴人。这是人家自食其力的钱,你有什么资格克扣人家,就因为人家没有你那样的社会保障社会地位?相反,应该为人家的付出、与你的合作而恭恭敬敬地把工资送到人家手里,说声感谢,因为那是人家的光荣所得,值得尊重的所得。这里不仅有制度不公平造成的等级差异的原因,也有企业经营理念和个人修养的原因。日本东芝公司一位高管曾这样说过:“我们的企业是培养人的地方……”这就是企业经营的理念。
也正由于一系列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养老等)的不平等,发展的差异大,才有了社会歧视。不论是城民还是农民,只是居住地的不同,都是中国公民,应该公平享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财政的投放力度又大都在城市工业方面,前些年农村的投入几乎是零,只靠家庭的力量又怎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呢?也正是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公平,农村财政的空白,致使农村留不住人才,甚至青壮年。
更应该一提的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不得已走进城市成了现今社会的第三公民,他们同样直接或间接的纳税,然而城市人享有的一些社会保障和福利他们却得不到;而现今的一些惠农政策又因为他们没有土地而“惠”不到他们的头上,其苦难言,其衷难诉。
还有那些非劳动者(幼儿、学生、老人)他们更应该是社会保障的受益者,从而减轻普通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的赡养负担。
户籍的“尊”“卑”显现出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性,以及依附于城镇户籍上的一些制度导致了社会等级的分化和社会歧视。
应该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完全从企事业中分离出来,把由企事业负担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资金转为税收,由专门的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下,使全国人民都享有医疗养老保障;户籍跟着房照走,在那居住户口就迁到哪里,而且便于管理。
人们公平享有医疗和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都生活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不论生活在何处,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没有了歧视,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和谐。
中国,还任重道远。
-全文完-
▷ 进入李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