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问题,古今中外论述很多。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杨雄说性善恶混;歌德说,人出生犹如一张白纸等等等等,这里主要说一下孟子,荀子和荀子的徒弟韩非。
孟子说性善,意思是人一出生就先验地拥有诸如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样的善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荀子说性恶意思恰恰相反,他认为人一出生不可能有这样的善心,反而有的是诸如嫉妒,好利,喜声色这样的恶心。黑格尔评价性善性恶论说:“主张性恶要比主张性善深刻得多。”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主张性恶要比主张性善深刻得多呢?性善性恶,不过也就是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对立的观点而已,无所谓谁比谁深刻。于是就要提到韩非,北京大学2004年出的《中国哲学史》里说,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我觉得他不但继承,而且还发展了。韩非说性恶是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了赤luo裸的利益关系,他说,人都有为自己打算的一颗自为心。如此说来,荀子说性恶,只是与那些善心相对的恶心,而韩非说性恶是深入到了人的根本,也就是说,无论你拥有的是善心还是恶心,其实你都是性恶,都是为自己打算,都是有一颗自为心。这里就举个例子,我走在路上,见一乞丐讨饭,那乞丐双腿残废,匍匐在地,一路人见其可怜,大动恻隐,给了他一百块钱,这种现象在孟子那里就是性善,因为他有同情心,有恻隐之心这样的善心,而在韩非那里却仍旧是恶心,因为虽然看这路人发的是善心,但是这也是他的善心,他之所以给那乞丐一百元,是因为他动了善心,而他的举动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善心,如果说他没有这个善心呢?他还会给乞丐一百元吗?答案当然不会。这种观点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去大加批判,但对于另外一些人,他们或许仔细想想,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情,于是就以为世间无所谓善恶,不过都是为了满足各自的私立而已,这种情况用在那乞丐身上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乞丐接了那一百块钱,大摇大摆地走了,也不感谢那路人,因为路人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善心而已,如果再想下去,乞丐甚至会想,他还满足了那个路人的利益呢,他还应该感谢我呢!
照这样看,人性还真是恶呢,世间又哪来善?其实大不然。姑且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是真理,那么表现在外的行为又如何说呢?路人帮助了乞丐,的的确确是帮助了他,给了其一百元,如果那乞丐正巧三天三夜没吃饭,拿这救命的一百元买饭吃,路人岂非救了乞丐一命,功德无量了吗?虽然是恶,但是行为上却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件善事,表现在外的行为,我们是不能够忽视的并且还要承认,就好比一个漂亮的女子,佛家认为女子不过是大便,小便,骨头,烂肉包起来的一堆臭皮囊,可是漂亮女子的外表确实楚楚动人,这是不得不承认的,如果只认为其是臭皮囊,那么还有哪个男人敢与其同床共枕?整件事情,既有善又有恶,那么究竟是善是恶,如何判定呢?只有一个结论,就是既善既恶,既恶既善,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这就如同祸与福,我们通常认为,做一件事情成功了是福,其实不知道其中还有祸;一件事情失败了是祸,其实我们不知道其中还有福。成语里就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说法。这种祸福之间的哲理汉朝贾谊在《服鸟赋》里说得深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同门兮,吉凶同域。”
世间之事其实就是如此辩证,说来说去,正反两面都是一窝里的东西,没有绝对的纯度。还有得与失,快乐与痛苦,都是一样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看惯了自身的失败,看惯了社会的丑陋,看惯了人生的痛苦,整日就悲观消极,郁郁寡欢,实际上是大错特错。有人说,人生有两只眼睛,一只用来发现丑陋,一只用来认识美好,那么这些人他们无一不是独眼龙,或者一只眼睛的视力有很大的问题,需要矫正,再严重点的,就变成了麻木不仁的瞎子了。
世间之事本来就是辩证发展,明白了这点,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那么就有了选择的能力了,快乐或者痛苦,都可以依自己的心愿选择了。因为快乐中有痛苦,痛苦中有快乐,为什么有些人非要执着痛苦的一面呢?
写到最后,我隐约想起曾经听过的一老一少的对话。少的说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老的唉声叹气地说,你太幼稚了。我想这老的也很幼稚,因为其实认为这世上都是坏人的人和认为这世上都是好人的人一样幼稚。而且换种角度说,少的还比老的聪明,虽然他的看法片面,但至少他快乐,而老的呢?既片面,又痛苦,真正的得不偿失!
-全文完-
▷ 进入石十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