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记忆
作者:芳雪
这几天,我和丈夫正商量着,等孩子放寒假后,回一趟老家去。于是在我尘封的记忆书本里,打开了家乡的这一页。
记忆中的家乡每到十月,映入眼帘的是遍地稻花黄,一副丰收景象。对于我来说,只见收稻忙,不闻稻米香。因为每次家里收割的几升稻谷都被交了公粮。我们总是从刚收完稻谷就吃不饱到来年。那时吃上一顿饱饭便成了人们奋斗的动力和目标。十一月份后,水稻收割完毕。家家户户的门前堆放着风干的稻草,这是农家人们一年四季烧火用的原料。每到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烧火做饭,炊烟飘散开来,稻草焚烧的香味弥漫四野,袅袅炊烟随风飘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现在我一直也没有弄明白,那时的炊烟怎么还能是直的呢?听说现在再也见不到家乡的炊烟了,人们烧火做饭都用上了煤或电,以后“炊烟”二字只能在字典里看到了。
家乡的路在记忆里,好像一直都是黄泥巴色的,南方的天气,总是小雨下个不停,泥泞不堪的路面,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真是苦不堪言。记得上小学时我常常赤着脚,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那时怎么丝毫都感觉不到脚丫子痛。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我脚也娇贵了,买的鞋稍微不合适穿一会都不行,看来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现在听说家乡的“篱笆路”早已成为历史,新的柏油路四通八达,随着通路工程的不断完成,缩小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家家户户如雨后的春笋慢慢的富裕起来了。
现在的家乡已不再是烟雨蒙蒙、寒风瑟瑟的灰暗色了,而是到处歌舞升平、红墙蓝瓦、汽车、霓虹灯随处可见。孩童时代记忆中的“白日放羊夜网蛙,顺着河堤偷西瓜”一去不复返了,时代进步了,观念更新了,困苦的经历只剩下一丝一毫的回忆,不要忘却,不能忘却,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全文完-
▷ 进入芳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