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说“蘑菇一碟”,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个蘑菇有什么好说的呢?”,蘑菇,对于一某些人来说,是单纯的菌类食品而已,像我这个在北方村镇住过的人,应该都有一段是很难忘的回忆。光我自己和蘑菇就发生过不少故事,记得李云龙在《亮剑》大致说这样的台词,“今天咱们团的炊事班杀了一头猪,大锅里正煮着肉呢,大家伙想吃不想吃啊?谁也别想弄上两口忆苦饭就回家吃鱼吃肉,这是欺骗组织,门儿也没有。这猪肉炖粉条子可不能随便吃,拿得有能太儿的人吃,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没有能太着就流口水吧!”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个时候哪能天天吃肉啊!也就吃点野菜,吃到蘑菇更是不错了,不用说红军年代,在物质匮乏的农村,比如说臻蘑把它撕成条用盐水炒熟,用铁片子晾至半干,把它放到坛子里封好,吃起来就像吃肉一样。
采蘑菇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想当年小时候我也是背着一个竹筐,不一会儿采的满满的,回到家里让母亲夸奖夸奖,结果母亲一番鉴定,只有少数的松蘑能吃,其余的都是有毒的,母亲说,“蘑菇可不是越好看的就越好吃啊!山上最毒的蘑菇都长得艳丽灿烂,别看它是纯白的,长得非常漂亮,没有昆虫往上面爬,这样的蘑菇最好离得远一些。
二
最近城市人口流行绿色食品,城市不是山区,所以那为数不多的蘑菇,竟然也可以和鸡肉、鸭肉若比邻。大学时女朋友总爱去光街,无奈中我得舍命奉陪,看过野菜超市里,几个大妈们和买主讨价还价,但是发现那柜台里的蘑菇的品种是越来越少了,不知道是销售的快还是深林已经被人类日益破坏着。
前几年镇里有一个姓张的人因为盖了蘑菇大棚发家了,邻里们看着无不眼红,真是摩拳擦掌。上半年我在山上看见不少蘑菇大棚,想象我们这个靠金矿生活的人,从韩边外闯关东的时候,就以采矿为业。逝者如斯夫,经过小日本儿的洗礼,不懂科学的开采,家乡的百年金矿真是危机四伏。
我们终于可以有第二门产业了,不但镇里人欢喜,我也激动的落泪,但是培育蘑菇需要细心和经验,因为即便洒下的苗是无毒的,但是会有鬼魅魍魉的种子乘虚而入,姑姑家在后院就有一个大棚,而且里面有的蘑菇是一天一个样,一定的月份会有一定的样子,有一种黑色半透明的蘑菇,姑父很爱吃,今天炖个汤,明天炒着吃,后天又包到送人,结果坏了送给的那个人家没有洗干净,吃的上吐下泻的。
三
我现在也可以说经常采蘑菇的,基本能分辨出哪些有毒哪些没毒,我最想采的是那种猴头蘑,猴头蘑是东北的宝,和燕窝、熊掌、鱼翅并称的中国传统四大名菜之一,母亲当年就是采过,不过仅仅是那么一次,我也踩过不过却是马失前蹄,因为有一种蘑菇和它相类似,回到家里经过母亲和邻居的慧眼,总算没有送人,不过那个时候不知道猴头蘑那么值钱。
珍稀的东西肯定不是漫山遍野都长的,不过我宁愿不知道它那么珍贵,因为万物生在于大自然界,没有必要分出贫贵优贱,同样可向外推理,以长相和穿着高并不代表人真正气质和外貌,在汶川大地震里有一个被压断双腿的舞蹈演员,最重要的是这是否自己真正的喜欢的生活方式。
不过用蘑菇来比喻人生,不要老强调自己的猴头蘑,经常急于表现,发表轻率的言论。这不但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还会引起人的反感。
有一部电影名字叫《大山里的女人》,这个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被拐卖当上乡村教师的女人,故事地点位于太行山下的某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哪里没有电,拐卖的人是混蛋,山里人都是淳朴的,后来她走进了四处漏风的教室内,虽然这里给她带来的无尽的屈辱和痛苦,但是她通过教书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很是感慨,有多少青春需要洒在该洒的地方啊!
五
蘑菇一碟,蘑菇一碟,同样的蘑菇一蝶,有些人的品味就显得格外的低俗,像我这个山里生活的人,看着那碟在星级酒店端上来的蘑菇,真是千锤百炼出深山。
星期三20081203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