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夜深沉月色-朦胧

发表于-2008年12月02日 下午3:13评论-2条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饱受失眠之苦,最严重时,一拿起书报就头疼欲裂,甭说写字搞创作了。夜晚整宿整宿的辗转反侧,用过各种安眠药,常用的安定根本不起作用,什么水合氯醛、苯巴比妥、三唑仑……都拿来用过,要么睡得昏昏沉沉,第二天起床浑身无力;要么只是浅表睡眠,似假寐一般,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段时间里,我彻底从文坛消失,没有书写过片纸寸楮的文字。

医生告诫,不能长期服用安眠药,一来易成瘾,且对肝、肾会有严重损伤。我也觉得这不是办法,下定决心不再服用任何安眠药品,改用音乐疗法。为此,买了一台小录音机(那时还没有cd机,遑论mp3)和一堆磁带,睡觉时就戴上耳机,放一些喜爱的古典乐曲。床头是一盏橙色的台灯,妻子已睡意朦胧,鼻息浓浓。我选的是比较抒情、缓慢、柔和的音乐,譬如舒曼的《梦幻曲》、圣桑的《天鹅》、萨拉撒蒂的《流浪者之歌》、舒伯特的《小夜曲》、托塞利的小夜曲《悔恨》等等。激越、强劲、热烈、奔放的曲调是不合适睡眠时倾听的。

舒曼的《梦幻曲》原是钢琴曲,也有被改编成和低音提琴的协奏,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先是由钢琴弹出几个铿锵的音符,紧接着提琴如缠绵的情人柔柔地跟了上来,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曲调几经反复,仅调式上略有变化,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更仿佛有一双温暖的手在抚慰你不安宁的灵魂,哄你慢慢地安然入睡。

圣桑的《天鹅》,它的主要旋律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但这样的轻描淡写却比华美的辞藻更适合于圣洁的天鹅本身,也显得更加一往情深。这首大提琴曲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甚至被改编为芭蕾舞《天鹅之死》。乐曲一开始,钢琴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简洁地奏出犹如水波荡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优美的主题,描绘了天鹅以高贵优雅的神情,安详浮游的情景,大提琴代表了天鹅,钢琴就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美丽的天鹅公主在湖水里载沉载浮,期待着王子的到来。最后,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我也会酣然入梦。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这首乐曲速度较快,力度也强,因为喜欢也被列入我的安眠曲里了。它先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中间部分是华丽的变奏和技巧难度很高的演奏,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第四部分,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接着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所构成的像游丝般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chao],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多听几遍也有促使安睡的神效。

舒伯特的《小夜曲》,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我选用的是改编后的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虽无歌词,但同样能体会到这首小夜曲中表现出的真挚而热烈的感情。歌词是这这样的:“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飘去/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皎洁月光照耀大地/树梢在耳语/树梢在耳语……”听着它,我的思绪就会流转到过去的岁月里,和妻子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尽管青春之叶几经凋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柯;日子也像褪去颜色的古代壁画,毫无斑斓的粉彩了。 

托塞利最知名的小夜曲《悔恨》,也被称为《悲叹小夜曲》或《托赛里小夜曲》。托塞里1907年与路易丝·安托瓦妮特·玛丽结婚。玛丽原是萨克森的公主,后来成为奥地利托斯卡纳公爵夫人,不久又被认为是背弃了丈夫而离异。托塞里与她的这段婚姻并没有为他带来快乐,而且使他置身于公众的眼光之下,两人最终于1912年离婚。传说该曲即是为他不幸的爱情而作。所以全曲缓慢轻柔,充满了忧伤,比较低沉、抑郁,适合催眠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安眠疗法是要长期坚持下去的,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我大约经过了长达两三年的治疗,才慢慢地可以看点书报了,但晚上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则彻底改掉了。回想那段黑夜里老是像烙烧饼似的翻来覆去,眼睁睁望着户外的星星渐渐隐去,而睡意依旧固执地不愿光临贱躯的日子,真的是心有余悸,再也不想堆砌文字,做什么作家梦了,直至今天。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月色-朦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木木妖
☆ 编辑点评 ☆
木木妖点评:

寂静之夜,舒缓音乐
催人入眠,独特疗法
对音乐蛮有研究哟
问好.

文章评论共[2]个
摇船-评论

您对音乐的感悟,定能赢得“忧伤人”共鸣!at:2008年12月16日 晚上7:39

月色-朦胧-回复喜欢音乐自小时候始,谢谢摇船的抬爱。 at:2008年12月16日 晚上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