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云淡风轻的日子——《偶的野蛮学姐》评述忆殇

发表于-2008年12月02日 凌晨0:12评论-1条

《偶的野蛮学姐》是言舞呕心沥血的一部小说,也是言舞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前前后后共写了三个不同版本,从最初的三万到十万再到现在签约后的三十万,点击量已将近五十万人次。第一版是言舞刚刚离开学校参加工作的那个寒假写的,那时我还没有离开通讯社,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文字。我是这部小说第一个读者,在言舞博客我评论说:“一口气读完了《偶的野蛮学姐》,感想颇多。一个很亲切的故事,我熟悉里面的每一个细节,如自己亲历。从言舞的文字里我开始懂得,一个原本孤单的心灵是如何装作坚强,是如何用大量工作充实自己平淡的生活。记得那次她的一个舍友跟我去印刷社,曾对我说言舞一个女生做到这份上真的不容易。是啊,当别人都在和男朋友花前月下,她却背着相机到处采访,风里来雨里去,常常不能正常吃饭,甚至把办公室当作自己的家……这一切,我是那样的熟悉,一切都仿佛是在昨天,可是当我真正懂得这一挣扎的心,她却走向了另一个城市……通讯社,一个永久的回忆,无论酸甜还是苦辣,通讯社的故事永远是一曲谱不完的歌……”可以说,这部小说的第一版开始让我了解言舞,从那时起我们才算得上真正的朋友。我无法忘记去年年初那个春天还未到来的寒冷季节,当别人有意无意间遗忘言舞的时候,我默默咀嚼那些侵透在文字里的感伤与脆弱。正是那些文字让我明白言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坚强,坚强的背后隐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痛楚。我没想到言舞的文字能够达到那种水准,也没想到言舞对通讯社会有那么深的感情,更没想到言舞能够坚持写到三万字。这些文字还为我带来另外一个影响,这一点对我极为重要,正是言舞的努力像一面镜子一般照出了我的懒惰,从那时起我才开始考虑从事正规的文学创作,才开始写准备很久的系列杂文。也因此,在五月里言舞归来的时候才能送她一部薄薄的手稿。而这一切都是言舞带来的,关于这点虽然我一直没有对她说过,但心里很感激。

时隔一年后的今年春节期间,言舞决定重写《偶的野蛮学姐》,那时我正闲居在家,忍受凛冽寒风和孤独寂寞,但每天读言舞的小说,给我带来极大的勇气和信念。言舞断断续续写了两个多月,直到愚人节那天才全部完稿,比起最初的版本这次有了很大改进。首先在字数上就突破十万,内容上更是丰富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言舞一直写到我的离开,最后看完那段关于我退出的文字时,心里空荡荡的感觉。第二版共六十章,外加序言和后记,整整十万字。十万字已经是我从未突破的记录,可言舞还不满足,今年暑假她与看书网签约后再次改写,就在昨天刚刚完成。签约的那天晚上她发来信息,兴奋的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虽然签约后她所有的休息时间都泡在了小说写作上,忙得不可开交甚至断了和我的联系,但终于坚持完成了三十万的小说。第三版字数达到三十万,连同序言和后记共一百一十八章,在看书网已经达到近五十万人次的浏览量。这一版本写作时间最长,从七月份写到十一月底,五个月的时间不是普通人可以坚持下来的。当别人花前月下吃喝玩乐的时候,言舞从闷热难当的酷暑写到北风呼啸的寒冬,有几人可以做到呢?写作是梦想也是追求,如果没有对写作的挚爱以及对那段岁月的复杂感情,她不可能写出那般侵人心脾的文字。

感情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与基点,一段段字句里饱含言舞对通讯社深厚沉痛的感情,饱含了对这座城市和这所鲁西北破烂不堪的学校既恨又爱的感情,也包含一段段纯洁真挚的爱情纠葛。故事是小说的形,而感情则是小说的神,只有故事没有感情小说是死的记述,毫无生气。这部文稿记录的不仅是言舞个人的感情经历,同时也是我们一起在通讯社奋斗的日子,那段岁月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深刻记忆。再次看这个故事的时候给我恍如隔世的感觉,当我也已经远离那个曾联系着我和言舞的社团,回首当初的艰辛岁月,那种感觉无以名状。感情是言舞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一点,其次则是小说的写作角度。言舞在看书网对这部小说的简介中说:“如果有一个女孩别人说她野蛮,而自己看到的全是温柔;如果有一个女孩别人说她绯闻满天,而自己看到的全是她一个人孤单的生活;如果有一个女孩别人说她坚强、勇敢,而自己看到的却是她的泪水,那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一步步靠近,才发现她才是最孤单的,最美丽的…… 本书写了以王珍珍为代表的80后大学生对梦想,对青春,对爱情的看法和想法……”言舞选取了“王珍珍”的小学弟为视角,通过他的观察与猜疑,一步步对“王珍珍”开始了解,最终进入她那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关于这部小说的真实性问题可以参照《三国演义》,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其中关于通讯社以及“王珍珍”同诸人的感情纠葛基本属实,涉及到小学弟自身以及其他部分内容才是经过艺术处理的。真实使得小说更富感染力,大学社团里对青春的困惑、对爱情的迷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正是因为这种普遍意义的代表性感染了一大批忠实读者。也正因此,言舞这部小说的点击量才能一路飙升。以小学弟为视角这种写法为小说叙述提供了方便:首先,“王珍珍”出现伊始就给人外强中干的感觉,身后一大批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小学弟口中叙述出“王珍珍”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才华比起以她自己的口吻叙述效果要好得多;其次,在“王珍珍”充满流言蜚语的个人生活中,小学弟从猜疑、困惑到理解,为故事的讲述以及事实的真相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读起来更有吸引力;第三,了解一个人需要进入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小学弟的引入避免了“王珍珍”个人的坦白,他人对她的了解更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言舞在小说中引用了大量真实的文字,其中有不少我的东西,这些文字更加凸显了主角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真实内心世界。由于我是这个通讯社的主编,对整个故事知之甚详,关于其间的内容部分不便评论,但能看到言舞对那段云淡风轻的日子的记录,感到很欣慰。那段岁月代表着我们曾经共同走过的青春足迹,任谁也无法忘记。

我不得不承认,言舞的小说在同龄人中写得相当优秀,她那充满感伤的淡然笔调是我无法效仿的,她那种对理想的执着也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但还是不得不指出,小说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语言方面不够凝练,有些地方甚至存在错字别字,这是一个写作者不能出现的严重问题。当然,言舞的文字里这种硬伤很少很少,大都是因为电脑输入问题造成,但在审核过程中没有发现或者说忽略一次次的修改是不可饶恕的。言舞不是学中文出身,语言方面能够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难能可贵,但我还是想说,如果真的喜欢写作,那么掌握汉语的灵活运用提高文字的驾驭能力是不可避免的一步。语言足够凝练的表现是,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希望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言舞能够做到这一点。其次,在人物刻画方面不够鲜明。读言舞的小说给人最大的感觉是混乱,混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物刻画不够细腻,人物形象不够突出,让人看了之后云里雾里记不住。言舞的故事里人物众多,这不是原因,《红楼梦》同样人物众多,但其间的每个人哪怕是仅仅出现几次的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然而言舞的小说里除了主人公之外我们看不到其他人有什么特色,即使有也寥寥无几。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语言动作神态甚至穿着均可,或者放到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也能突出人物某方面的个性。从言舞的小说里我们看到大段大段对白,然而这些对白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同样这一点也可以归咎到言舞在文字方面的缺陷,这一缺陷是先天不足的,一个好的文笔的形成离不开大量阅读,仅仅抱着有限的言情小说是不够的,更多的精华在于那些名著中,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自有它足够的理由。所以我希望,言舞闲暇的时候不妨多看看书,看书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生活的过程。第三,小说内容上的单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的积淀,生命体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间也有很多途径,实实在在的生活当然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经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实对生命的认识这才是问题核心。刚才提到了,虽然我们经历有限,但是可以借鉴别人的经历,从他人的悲欢离合中体验何谓生何谓死何谓情,广泛而规律的读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在小说中,三个版本都是同一个故事,虽然长短不同但基本思路没变,其实这是写小说,完全可以加入虚构成分,而如何把虚构的东西以假乱真这就是艺术。

我曾在看书网评论言舞的文字说:“里面的好些字句,感觉那么冷,就像灯枯油尽的老人偶尔发出的感叹,真实而又令人有种刺痛的感觉,因为太冷,冷的不适合你。”那些文字确实很冷,看着便使人流泪,想起曾经走过的日子,想起渺茫不可及的文学梦想,内心深处淡淡的失落。言舞就像一个受伤的孩子,再也经不起一次次打击,她的感情一直不顺,在小说里暴露无遗。坚强只是外表的坚强,脆弱才是真实的自我,这就是她,一个执着于梦想的孩子。

忆殇

2008.12.1晚

写于德州学院寝室

附记:这篇文章匆匆而就,算不上严格的文学评论,一直很想为言舞写一篇关于小说写作的论文,但终因懒惰作罢,现在算是赎罪。其间讨论言舞小说缺陷的部分思路不太清晰,判断不够准确,但大体如实,希望言舞看到之后能够理解我只是希望日后的她能够走得更好。

附录:《偶的野蛮学姐》网络版:

小说阅读网:http://www.readnovel.com/partlist/37264/(第二版60章外加序和后记)

看书网:http://book.qukanshu.com/artinfo/5308.html(第三版118包含序和后记)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忆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指尖如水点评:

作者对于《偶的野蛮学姐》一书很客观地进行了评价,文字流畅,见解独到。

文章评论共[1]个
忆殇-评论

多谢编辑的肯定,如有兴趣不妨看一下这部小说。at:2008年12月02日 下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