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八百里竹海,到处是竹。竹林幽幽,竹叶飘飘,却是难得的静处。
透着晨曦的绿意,拾阶而下,便到了悬庙。悬庙建于初唐时期,兴盛于宋代。整个庙宇,凿崖而建,气势恢宏,虽地处于竹海深处,仍不失巍峨的景观。洞天福地里,香烟萦绕,诵经声声,轻敲的木鱼如低低的慢板,合拍着岩壁顶滴下的水珠。寺庙分南、北两院,凭栏望去对面崖上,断崖破壁,栈道损毁,大火焚烧的痕迹依稀可辨。相传三百年前,张献忠剿灭四川之时,由于僧人惊恐引起后院失火,直把寺院烧了三天三夜,仅剩下枕木和碎石。所幸这边寺院安然无恙。信步庙中的长廊,曲径通幽,时而琉璃瓦遮眼,时而亭台窗轩,时而又洞天石扉。转向平台,眺望山涧,足有百米多高,湖水、水田、草坡一览无余,蓝绿二色浑然一体。在淡淡的雾色中,让人觉得透过轻纱观景,天空太阳初升,足下水光潋滟,草色青青,好一片竹海秋色!。再顺着围栏信步前行,上了石梯,举头猛见“作壁上观”四个大字刻于石壁上。据传这四字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手书,由弟子黄庭坚捎带而来,由工匠镌刻于石上。
苏轼一生爱竹,他的眉山故里三苏祠也有一片竹林,青年时苏轼常和他的结发妻子在竹下弹琴论诗,好一番惬意。晚年的苏轼在《江城子》中写道: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窗轩然,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的上、下阙均无竹。苏轼写词时定会想到竹,想起夫妻间的竹下缘,只是他的晚景斑竹有泪却无声。此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已如月碎了、钝了一般,变成了牵挂的钩,只剩下一个老者孤独的、静静的相思。
猛一见“作壁上观”,起初心里不胜了了。大有见龙争虎斗,只作壁上观之意。我曾询问网友榆钱儿:尼姑能不能叫和尚?头陀这何意?居士又为何意。她回答说:“和尚、尼姑都是出家修行的;头陀是带发修行的;居士是在家修行的。”
东坡居士手书“作壁上观”四字时,已贬为黄州刺史,无牵无挂,或郊游,或访客,作《赤壁赋》,心情宛若长江上的清风明月,哪还记得放置在王安石书案上的菊花诗,哪还记得朝庭上那些明争暗斗的滔滔雄辩。作壁上观者,清静无为。一任风云变幻,云霞明灭,有竹在胸,尚存气节,只是不争一时、一世。
黄昏时分,再登观竹塔。灿然的霞光早已收敛。竹海苍茫,鸟音依稀。微风一吹,竹叶婆娑,竹捎挑起的涟漪,似浪袭卷,犹如短笛吹送。让人渐渐体会到一番“作壁上观”的心境。
何故作文?
洞明世事皆学问,
人情练达皆文章。
-全文完-
▷ 进入司马剑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