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这一回再次说到秦可卿。不过回目标题是不对的,因为秦可卿并没有封龙禁尉,而是她的丈夫贾蓉。下面言归正传。
“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娘,故来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娘,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我之所以大段照搬书中原文,实在是因为这一席话,非同寻常。秦可卿临死托梦,心愿未了。这心愿却不涉及她一己之私,而是关系到整个贾府的命运。能有如此胸怀远虑的,贾府中还有谁?她提出的解决办法现在看来虽不一定十分完备妥当,却也可以称作是“卓识”了。能够如此高瞻远瞩,谋划百年的,贾府中又有谁?不仅王熙凤不能,贾珍不能,贾赦、贾政不能,就是贾母亦不能也!
她能居安思危,忧愁贾府及其子孙的命运,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这么看来,秦可卿可以算作贾府中第一号有见有识的人物了。笔者在第十回里说她的心病有更深的缘由,就是这个了。况且,她这样一个深谋远虑,且心思细腻敏感的人,能让贾珍“爬灰”吗?我们只能借李煜的话来表达心中的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文完-
▷ 进入王先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