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晴好,黄昏,独自在外溜达,目睹金灿灿的夕阳,留念即将逝去的美丽。
这让我顿悟,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真是千古绝唱。他之所以对夕阳殷殷的眷恋与赞杨,我想,不仅是夕阳外表迷人的美丽,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被太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它日益成熟的魅力所吸引,不仅是对夕阳转瞬即逝风采的留恋,更是对太阳曾经辉煌的肯定,不仅是对夕阳包容万物胸怀的褒奖,更是对它即将托起新一轮阳光而充满无限的希望。
清晨,当太阳从漫天红霞中喷薄而出,把万丈金光洒向大地,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就会油然而生。看到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人们不能不热爱和赞美赐予我们生命和力量的万物主宰——太阳。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传送着光和热,有了太阳光,地球上的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子大多数是绿色的,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有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才能合成种种物质,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据计算,整个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此同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出近5亿吨的氧,为人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夕阳是晚开的花”?何谓“晚开”?不论是“到晚才开”或是“开晚了”的花,总是指错过花期、不当时令的花,这用来比喻老年合适吗?难道“老年”之前的中、青年时代“早开”的花都已凋谢了?难道人生中、青年时代拥有的情、爱都已经结束,需要重新来过?其实人生的情爱何止爱情一端?还有家庭的亲情、社会的友情。还有“心的呼唤”、“爱的奉献”,这一切都只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累积、沉淀、成熟,也许少了几分热烈,但却多了几分温馨和从容。“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时代尽管已经逝去,但君不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吗?花固有意,叶岂无情?
“夕阳”既然不是“晚开的花”,自然也就不是“迟到的爱”了。总之,“晚开”也好,“迟到”也罢,都带有强烈的惋惜意味,仍然给人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遗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诗人借助“夕阳”这一意象来表现自己对宇宙、社会、人生的领悟,抒发自己的人生理趣,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夕阳”意象特有的审美意蕴。
早晨日出,傍晚日落,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你用心观察过这样的自然现象吗?喷薄而出的朝阳与缓缓坠落的夕阳是否勾起过你美妙的遐思呢?你又是否思考过其中蕴含的一些科学道理呢?自读本文,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太阳一直是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即将西沉在地平线下的夕阳散发着艳丽的紫红色,仿佛要夺去人的心魂,这个时候有个名称,叫做‘逢魔时刻’,鬼怪会在此时出现勾引出人的另一面。玫丽的色彩,是鬼怪的妖娆,企图诱惑世人,夺其心魂。
为什么晚霞是红色的?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时常会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于空 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 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 源。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 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因此,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 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就是这短短的一瞬间,使我领悟到,这并不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而是一个生开始。夕阳的消失将是宣告着明天朝阳的温柔,宣告着必须历经漫长的夜,才能迎接明天的第一缕曙光。那短短的一瞬间,充满着完美,或许下一秒生命就要结束了,但已毫无遗憾。
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夕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的夕阳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全文完-
▷ 进入hf山高人为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