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对发烧音响不感兴趣或者不明白的人就不要看了,因为说不定您很可能会觉得乏味。没什么意思。
但是为了能够雅俗共赏,这里还是尽可能交代的仔细一点儿。行内的朋友请不要嫌本文啰嗦。
音响设备就是能够发出声音的设备。发烧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生病。但是发烧音响不是“有病的音响设备”,而是指制造音响设备的人“发烧有病变得糊涂和不理智”地通过一定的手段搞出来的不一般的东西。例如:一台音响设备通常需要10w的功率输出就够了,有人却偏要将其做到100w;又如:花100块钱做一个音响设备能够放出“1、2、3”的音符旋律已经够用,然而有人偏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花200块,将“1”的低音表现得更雄浑;将“2”的中音表现得更委婉;将“3”的高音表现得更激昂。更有发烧的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加500元,要求“1、2、3”的旋律具备更干净的低频;更准确的中频和更亮丽的高频。对于音响发烧变得糊涂的人则要求:同样的“1、2、3”旋律,愿意花1万2万元在上述基础之上去挖掘出它们的泛音和泛音的准确度。……他们为了寻求每个音符的准确与亮丽,已经不计代价。他们不考虑音响设备的性能和自己的投入是否还成比例,只一味的追求发烧音响的音质完美。这就是音响发烧。
在音响方面,这样的人叫音响发烧人,这样的发烧人凑在一起叫发烧群。发烧的人互相的称谓叫发烧友。他们搞出来的设备就叫发烧音响。
然而上述这些也仅仅是发烧的初级或者中级。真正高能量的发烧友往往是非常讲究音质。他们的行为也非常的疯狂。
发烧友粗分为三类,虽然他们的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发烧友都有一副好耳朵。等级高的有金耳朵的称号。其中:
焊机派:他们自己动手打造设备。这种人必须懂电路原理,懂声学,并且具备足够的动手能力。这类人在发烧友群体中什么等级的都有。入门级的大约搞一些土枪土炮;高级的在全世界都有立足之地,毫不含糊。
购机派:他们精通各种器材的搭配,这一点一般人不易掌握。他们精通声学,讲究音质的互补,器材搭配极好,并且有经济实力。
贵族听机派:这些人往往很有钱,他们往往不懂音响设备,却对音响设备要求非常高。他们选设备的原则是:不考虑器材搭配,只选择最贵的。或者重金雇用口碑最好的发烧友来帮助自己达到愿望。总是希望自己的设备就像自己的成功一样高人一等。但是他们花1000万元装备一套音响的播放效果,在购机派花100万,在焊机派花20万基本就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好在听音派并不在乎这些钱。
俺就是一个音响设备发烧友。属于自己动手的那一类。什么东西都喜欢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凡是能自己做的,一般都身体力行。觉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乐趣盎然。
因单位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到了后来,公司里除经理和俺两人外,其余的人连工资都拿不到。没法子,经理干脆让大伙儿统统回家自谋出路。利用这个机会,俺在中关村找了一份工作,给韩国和台湾人设计他们需要的产品。虽然挺辛苦,可不用坐班。月薪也还不错。不但收入是当时原单位的十几倍,而且还有不少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在音响发烧方面,给了俺很大的资金支持。这个时期正处于我国音响发展开始盛行的年代。
有了这些,就可以将俺原来自制的土枪土炮来个大换血,决心一鸣惊人。虽然还是土枪土炮,但是大有朱元璋从要饭花子一下子变成明朝的皇上一样的感觉。
在下决心将自己的设备全部进行大换血时,设备的搭配相对比较容易。一般地,都是从后往前逐级按照自己的听音喜好进行。首先选择音箱;再选择音箱线;再选择功率放大器;再选择前级信号线;最后选择前级放大器。
一.自己动手设计、制造音箱
音箱的低音单元是惠威顶级喇叭f8(一对喇叭仅1000多的银子,不贵);高音单元是惠威顶级带式振膜r2,频率响应极快。分频器自己选择设计,自己做。
既然要一鸣惊人,自己只能不受传统的音箱设计套路的影响和束缚,看过世界上近千款音箱的设计,博采全世界众家之长,再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了大约百余款音箱。经过反复筛选,选定8款设计进行样件加工试听。然后再对它们进行改进,再试听。最后才确定下来。
事实上全新的喇叭箱比设计原型的理论容积(23升)要大得多,这款音箱的壁板有里外三层。最里面的壁板围成的空间才是设计理论容积;其它的空间都被防谐振、防驻波的结构和单独的吸声材料所占据。音箱的内层壁板上有许多孔。它们不规则的倾角布置主要是防止音箱内部产生低频驻波反射(有一些黑体理论的意思);设计的中间层空腔结构,主要降低音箱内部的声波谐震(配制了300多个小亥姆霍兹谐振腔),最外面一层才是大家看得见的东西。这音箱设计够复杂吧?要不叫发烧?
对音箱内行的朋友大致能够猜到这是一种什么结构。设计这个音箱时多少还从日本音箱大师洋重大郎的低音设计理念得到一些灵感(其实还是亥姆霍兹谐振,只不过应该是“总体亥姆霍兹谐振理论”,与前面说的小亥姆霍兹谐振腔的用处完全不同)。由于亥姆霍兹谐振理论并不是那么好应用,除了与低音喇叭的音盆震动质量或者叫重量、音盆的刚度系数、音盆的直径、第一、第二谐振腔的容积比例选择外,还与音箱结构的材料特性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后者,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俺的实际情况,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因此这次打造音箱是有选择性地谨慎利用了亥姆霍兹声学谐振理论。由于音箱使用了总体亥姆霍兹声学谐振理论,音箱的低频大大的向下延伸。就像麻雀生出一个鹅蛋一样不可思议!它大大突破了那些功成名就的经典音箱的物理声学的低频极限。据俺网上查询,目前在全世界,使用同规格的喇叭单元,同样的外观尺寸,不但没有一款音箱的低频特性能够与俺的相比,而且都远远不及。只要知道八寸的低音单元,23升的有效容积,可以释放出20hz(-3db)的不失真低频,绝对会令人瞠目结舌。俺自己当然是喜不自胜。
俺的音箱第二层空间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因亥姆霍兹声学谐振腔的材料缺陷问题。很好地防止了低频下潜所附加的不良谐振波,阻止了低频拉长且滞后现象。实际情况表明:音频在80hz以下干净和纯正。这个音箱设计效果非常好。
音箱是落地式。为防止最外面的壁板在音箱爆棚时产生瞬间振动,音箱内部还设置了三道加强隔框。这样音箱内外三层、上下五层,大大地提高音箱的刚度和强度。上面放一辆大卡车都不会使音箱变形。
音箱制作完全是自己动手,不放心交给专业生产厂家制造。这一对音箱使用的中密度板大大小小一共102块(部分零件相当复杂)。反正公司已经没人上班,俺就利用公司的铣床一块一块把它们加工出来,繁琐而麻烦。然后再做了粘接夹具,把102块板细心的一点一点粘接起来。最后是打磨喷漆安装喇叭和分频器。
二.喇叭线的选择
由于音箱单元全部采用惠威产品,他们的喇叭特点就是中性、准确。但是音质欠圆润。所以音箱声音也属于中性。因此音箱线应该选择圆润型。俺经过反复比较,选择了范登豪喇叭线。两米五长的线材3600的银子搞定,性价比还行。听上去,它确实改变了喇叭单元有一点发柴的缺陷。
三.超级功率放大器
由于喇叭箱的音质不够甜美,所以使用了电子管放大器与之配对。制造这台设备俺确实是真正地发烧了。差不多不惜一切代价。
记得有史以来单台功率最大的电子管放大器是美国西电公司专门为体育场馆设计制造的。他们使用8对美国产6l6g-gt功放管乙类输出,额定功率240w,最大功率300w。俺要自己动手做一台单边额定功率500w,最大功率800w的放大器,准备超越美国人。这样就需要功率更大的管子。可是当时电子管的来源相当困难,加上那时计算机网络还不发达,根本找不到俺需要的大功率产品。到处打听也没有结果。
想来想去,最后想起当年俺在北大荒乌苏里江边的建设兵团时,看见江对面有个前苏联雷达站,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边界的武装冲突不断,那里的苏军人来人往挺热闹。那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还乘着月黑风高的夜里偷偷游到江对岸去偷人家苏军养的鸭子下的蛋。连着偷了好几回都没有被发现。现在中苏关系早已解冻,江两岸早已开通贸易。不知那个雷达站还在不在?想到这里,俺兴奋起来,立即与还留在那里的战友联系,告诉他俺想要干的事情,然后等他消息。没有多久就收到对方来信:那个雷达站还在,已经多年没人去过。前几天战友游过乌苏里江,拿石头把雷达站的玻璃砸了好几块,里面还真有东西。他回来后偷偷地拿望远镜观察了几天,根本没人去,当然就没人发现。
“如果有人偷边卡耶,打起背包就出发,嗨!打起背包就出发。”
二话没说俺打点行装备好礼物,直奔北大荒的乌苏里江去偷苏联雷达站的大功率电子管。
这次北大荒之行俺是满载而归,抱了一箱子的电子管回来。
电子管功放
放大器的制作比较麻烦,这里也不容易交代得清楚。俺就不叙述啦。
这个放大器使用了2×8对前苏联60年产(相当于国产845)大功率管乙类输出。
输出变压器专门在台湾的输出变压器大家——“发烧李”处定制。其六边形截面8n无氧铜漆包线的使用,以及密制不同磁场密度和方向的变压器铁芯的组合叠制搭配,加上自制高频腊的灌封,损耗极低,动态极好,频响极宽,音质极佳。这些独门秘技使得他的音频变压器品牌在国际发烧界鹊声四起,牢牢地站在世界音响变压器的前列。俺为定制这么一对变压器着实费了许多精力,花了大把的银子。
经过辛辛苦苦的搭配和调试,该放大器不失真功率不小于2×500w。经测试,其信噪比达到98db;动态达到103db;失真度(20?20000hz)小于0.4%,,1000hz时失真度小于0.07%。
分体式电子管前级放大器
用的是前苏联米格25飞机使用的高保真电子管6922,德国威马高速电容,美国西电产无温漂、无感电阻,瑞士的音量电位器;信号线全部使用比较温柔的美国“怪兽”;
配制了经过改造的美国4000w山特ups逆变电源。
分体式电子管电源
10对古董级美国5r4wgy整流管并联使用;滤波电容奢侈到全部使用美国老牌斯碧无感电容(12个电容平均每个47美元);多组英国经典的巨型内置液体自循环降温的大d牌扼流圈(5个扼流圈平均每个195英镑)……仅变压器就有50公斤!电源内部包括变压器在内,导线一律使用4n以上级别无氧铜镀银线。
由于电源功率储备强大,在满负载状态下,电源可以从容连续应付那个超级放大器110 db的动态输出;而且满载功率输出(750v的电压)情况下,波纹系数小于1mv(一般示波器是看不出该电源的波动)。该直流电源输出的纯正电流几乎与电池一样。比目前国内所有军工(包括导弹和飞机)设备、专业音响等电源要好很多。
俺从网上得知川东达县有一发烧友拥有一对大食音箱巨无霸。1200w额定功率,其单体音箱高达两米,低音单元采用4只德国威莎通30寸专业发烧喇叭复联;8只德国威莎通中音单元和8只顶级丹麦丹拿球顶高音分列两旁,煞是威武。总灵敏度达到118db!音质了得。
你知道音箱灵敏度118db的概念吗?它的发声效率是普通发烧音箱的两万倍以上!在一个100平米的房间内,用mp3耳机插孔的功率输出,直接连接到这个音箱上,它发出的声音,可以覆盖你的大声说话和室内所有的喧哗!
如此音箱不禁使偶怦然心动:自己手头的这套音响设备,曾经满世界寻找也找不到一对音箱能够与之配合。如今有他这么一对音箱,要是配合起来,不知道会怎样惊天动地?俺立刻与他进行联系,对方也是兴奋异常。约好俺专程驱车去会面。
俺整个这套设备把俺的爱车后备箱挤得个满满当当,总重量达到300公斤。
(参见《西南达县行》)
到了达县,有不少发烧友为俺接风洗尘。
闲话少说,当晚,当下双方亮出了家伙。哗!好一个珠联璧合的巨无霸!
该四川发烧友有一台英国雅俊fmj cd23t的cd机。价虽不高,可英国权威的《whai hifi》杂志评价给了这台音源cd机五颗星待遇。他平时听音乐直接使用cd机1v的信号,外加一个阻抗变换器,直接接到音箱上(无需任何放大器),声音极靓。只是要听暴棚的感觉就有些无能为力。
大家闹哄哄的在一起兴奋的不得了,最后还是确定:音源和音箱使用他的,其余的中间环节设备全部使用俺的。
这位四川发烧友显然是个大款。在自己别墅旁边专门请人设计建造一座三层听音楼。座西朝东。南面是入口,内部有电梯,外面有外挂式楼梯安全通道。进入每一层入口,都有一个休息室。除衣帽间外,里面放置沙发茶几,酒柜冰箱及物品柜。穿过里面休息室厚重的隔音大门(一扇门有150公斤),就是他的音乐厅。这位朋友三个厅都是100多平米:
一层是个舞厅。三边一圈的皮沙发沿墙布置,正北有个凸起的小舞台,头顶上乌压压的一大片灯光设备用装饰板挡着。舞厅正中是绚丽多彩的吊灯;沙发上面天花板上一溜的贝律明吸顶灯。墙上是世界名画的复制品,小舞台上的一幅法国学院派先驱安格尔《大浴女》的油画复制品尤其引人注目。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舞厅的喇叭都隐藏在天花板边缘装饰墙的后面。全部都是声学建筑倒相式设计。惠威eq-10低音单元(中、高音单元不明)。
二层是av厅。其布置和设备明显较一层少许多。av厅中间有三排沙发;沙发前面有投影机放在影碟柜上面,旁边是个日本产的先锋dvd和“天龙-1a原型的av功放。主人为选择了日本产品而不好意思。其实尽管日本音响系统在发烧友眼里不屑一顾(世界发烧友推崇的大约有:英国声居首位,下面依次是美国声,法国声,丹麦声,台湾声和德国声。甚至荷兰声和中国声都有人喜欢。这些声系里面,各有各的特色,唯独没人喜欢日本声。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声商业味道太浓,数码声味道太多,人性味儿少,日本人自己又舍不得花钱去掉那些令人讨厌的味道)。但是他这两款设备都是日本的顶级产品,而且又不是用来听音乐,用于av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它的动态和环绕效果独树一帜。
av厅里的音箱还可以:全套的德国“意力”。大小一共9个:两主两卫一中置,左右后环绕加一个中后场。一个低音炮在银幕的后面。
第三层就是俺要拜访的音乐室。这个房间没有一扇窗户。室内地面满铺地毯,中间有几个布艺沙发。所有的墙面和天花板全部使用细木条沿垂直于声音方向布置,本色清漆。显得布置精致,但声学实验室的味道比较浓重。那些细木条下面布满吸声木尖锥;在这些尖锥下面满铺声波共振消音小盒室。拉开沙发前面的两道纯棉幕帘,一堆音响器材赫然现身,四对音箱分列左右两旁。音箱后面的墙上横挂一幅山东威海地毯一厂的全国特级工艺大师王xx设计的《版纳风情》大型挂毯(俺1989年在威海见过这个挂毯,没想到让这位老哥购得。整整100万的银子)。
四对音箱中间一对是斩新的意大利“名琴”鹦鹉螺805,这对红樱桃木大书架音箱不用4万就可以搞定。靠外边一点儿的是美国jbl,外观造型俺实在不喜欢,有点儿陈旧,是主人花两万买的二手货,据说新的卖一万五千美元。再往边上就是俺这次达县之行要会一会的音箱巨无霸了。最外面的是丹麦的“丹拿”信心5号,25万人民币一对。
这些世界著名的音箱,勾引的俺跃跃欲试,在得到主人同意后,分别将俺的设备连上,逐一比较一番。
鹦鹉螺805播放女声及小提琴时音质极佳。女声的阴柔和小提琴的泛音渲染得淋漓尽致。只是声场在这个大厅里显得比较集中,偏小。
美国jbl音箱播放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我的太阳》铿锵激昂。播放美国版《柴可夫斯基交响乐1828》,场面恢弘,动态十足,阳刚有力,那爆棚效果简直就是惊天动地!但是阴柔和甜美略显不足。
要说四对音箱音质最好的,非“丹拿”信心5号莫数。她胜在原汁原味。上述两款音箱的强项,她都可以胜任,毫不拖泥带水。美中不足的是她太大食了。没有七、八十瓦以上的功率推动,她无法表现得惟妙惟肖,好像连该有的声音都没了。特别是使用晶体管机推动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丹拿”信心5号会将晶体管机的数码声原汁原味地重放从来!那老哥与俺的看法一致:两万元级别以下的晶体管放大器不配推动这个音箱。然而国内电子管放大器又很少有功率在50w以上的。这对箱子必须好马配金鞍。配上俺的器材后,那老歌眼睛都放光,滚滚而来的音频电流把“信心5号”控制得服服帖帖。他第一次体会到这对音箱的无穷魅力。
我们最后才联机巨无霸。女声王菲一嗓子《天空》唱得在座众发烧友如痴如醉,一个个脑袋上只剩下鼻子耳朵嘴,或摇头晃脑,或面壁思过,或正襟危坐,或目瞪口呆!全然忘了自家身份。再放《蔡琴老歌》,众烧友一个个竟然全部眉头微锁,眼睛的焦距都不知在何处(不知在看什么)。有人说蔡琴站在离他大约4米处;有的说蔡琴站位没有面对着他,而是偏离他15度到30度之间,唱歌时头部在这个范围内摇动;还有人惊呼:蔡琴唱歌的口形比自家的设备听起来起伏变化要更大一些,口水声更加真实!原以为她唱歌从来不使用大口形呢!甚至连蔡琴脚下轻微的移动,是左脚还是右脚,穿坡跟软底鞋还是半高跟,都听得出来。……大家几乎是使用耳朵在看蔡琴唱歌!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是这一整套音响设备的天作之合,忘记了它们是如何的绝配!它的声场定位非常准确;人声还原度极高;人声的口形描述真实。闭上眼睛聆听,仿佛音箱根本就不存在,真的可以感觉到蔡琴就站在离你不远的某个位置,仿佛你只要走过去伸出手就可以拉住蔡琴与之翩翩起舞。而不是那里立着有一对音箱。
毫无疑问,我们俩的器材连到一起绝对是余伯牙碰到了钟子期。知音难觅,一旦相识又是何等的惺惺相惜!
数小时的牛刀小试之后,大家仍然兴奋不已。纷纷要求开大音量,想试试它的大功率动态威力。可是由于设备和音箱的功率都是巨无霸,功率旋钮只要到11点位置,整个楼房都变成巨大的发声体,周围一大片的居民恐怕就别想安静。为防扰民,众人费九牛二虎之力,兴致勃勃地将两只音箱运至一废弃煤矿火车站台。
面对着云遮雾绕满目葱茏的大巴山,开足音量,一曲美国《大峡谷》霎时就把俺的鹰眼太阳镜从鼻梁震到了下巴!声浪汹涌澎湃。大家虽然依然能够站在那里,却实实在在地感到了雷庭万均和地动山摇的震撼!
附近,巨大的泡桐树叶开始自身激励着、颤抖着从它们依恋着的枝杈上纷纷落下!飘飘扬扬、萧萧洒洒。好一个“广州雪花大如席”!
在周围方圆50米半径范围之内,迅速升腾起由近至远逐渐递降的尘埃!这些暗红色的尘埃就象一个巨大的圆形音乐舞台,随着旋律的起伏而涌动着,象音乐喷泉,却又泾渭分明……
然而,巨大的声波却又光滑似锦,柔润如水,没有丝毫的刺耳和心烦气燥。大家的头颅在音乐突然释放之时猛然膨胀,然后开始迅速升华。似乎搭乘了时光穿梭机,瞬间来到某个地方。仿佛,在婆娑的月影之下,科罗拉多大峡谷就在眼前:那瑟瑟的晚风,那瞿瞿的秋虫,那潺潺的流水,那冽冽的篝火,和着彪悍的印第安人舞步、印第安人的鼓声…一波一波地徊荡在原野之上。真是身临其境,令人感到那么的广袤,那么的粗戆、那么的沉重,又是那么的苍凉!触景生情,俺不禁热泪盈眶!
人们听过中音的亮丽旋律,听过高频的天籁泛音。可是超低频的感觉却是少有人能够体会。在俺的放大器强力推动之下,巨无霸发出结结实实的低频:耳朵能够听见一部分,身体却能够感受到更加低的另外一部分。这就是次声。强悍的次声将印第安人极低频的肩膀相靠声、赤luo发达的胸肌碰撞声、篝火裹挟着空气的跳跃声和他们的舞步声完整地通过我们的身体而不是耳朵传入我们的心里,令每一个人从内心里感到深深的震撼!
整整一张cd放完,那对庞然大物立刻变成雕塑。静静得连一只蚊子落在上面都可以听见。使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已经不贴切了。恰当地说,应该是静如一汪碧水深潭,动如群龙舞动苍穹!
此时此刻人们的耳膜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从远处传来的回声,人们的眼睛似乎仍然可以看见那渐渐模糊的场景,在他们的心里仍然奔放不息地涌动着那天籁之音。大家没有一人说话,只是静静地、静静地站着、站着,回味着、回味着……。真如古人云:“天籁之音绕梁三日,仍不绝于耳”!
如今事隔多年啦,那时天作之合的乐章至今仍然在心中久久地激荡,永远不会磨灭。
你知道吗?这是闭着眼睛的享受,是用耳朵来“看”这个音乐,是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这个音乐世界!
几天的交流,俺要返程了。主人说什么都舍不得将这套设备分开。大家也劝俺把这些设备留下。万般无奈,俺只好将自己的四个儿子倒插门入赘他们家当上门女婿。娶那两个千金大小姐。想想它们在那里一定会受到精心的呵护,比跟着俺整天东奔西跑,颠沛流离强多了。这是唯一的安慰。
临行前,亲家递过来一个手提包,里面有30万元,算是聘礼吧。俺最后看了俺心爱的四个儿子一眼才含泪告别。俺会思念他们、永远惦记着!
-全文完-
▷ 进入精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