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开会,副总经济师兼部门经理主持会议,他表情严肃、冷静而决然。会议一开始,经理便开宗明义:“冬天来了……”即使,午后的冬阳温暖得人有些昏昏欲睡的晕然,可是,清晨与傍晚,你总能感受到步步催逼着的飒飒寒意,毕竟,大自然的冬天还是悄然而至,而此时,同仁们都明白,经理的一语双关在暗示和寓意着什么。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中最经典的、被太多人耳熟能详的诗句,于此时的我们,这样的精彩诗句,却可能不再意味着大自然季节的短暂轮回与简单交替,也不再可能就是单纯的“把每个季节都当成春天”的浪漫抒怀,这是我们每个平民布衣也都应该直面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漫漫冬季的来临,乃至可能是旷日持久的“十年寒冬”迫近。
前两天于上班路上,遇一位做财务工作的青年朋友,他对我说:“你怎么不写写对于世界金融风暴的感受?”我有些不以为然地答道:“那个风暴与我这个无名小卒有什么关系吗?至少现在我没感觉到金融风暴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只能偶尔释放一下小女人对风花雪夜的无病呻吟……”他接着沉沉地说:“我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慢慢侵袭!”于是,我的脸顿时有了些旁人无法察觉的赧红与烫热,那会儿,谁人不知,我们能空着肚子大谈特谈风花雪月的浪漫么?
谁敢说经济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面对诸如“华尔街金融风暴”、“救市”、“g7和二十国集团”、“ 次贷危机的病毒正在侵入以制造业和矿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心脏”以及“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美国无力也无意承担世界经济的维稳责任而导致世界经济走向失控”等等经济专业术语及披露全球经济形势的用语,加之广东一些企业倒闭的事实,即使我们再不懂得我们一再强调的所谓的微观上的经济,可宏观上金融风暴的席卷与浸淫,也还是不讲任何情面“树欲静而风不止”地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逼迫我们不得不进入开启理性思考、努力积极地寻求应对措施的中心地带。
其实,早前就已从一位做销售的朋友那儿得知,因为订货合同的问题,公司明年的日子可能不大好过,这种不好过,或许是冰冻带给我们的重创与遭遇所无法企及的。公司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一次次生产与财务经营策略的调整,实实在在地严格压缩各项开支,大力开展“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以及提倡形象生动的“棉衣理论”,旨在从物质与精神的两个层面鞭辟入里地将“面对危机,坚定信念”深入融会于每一位员工心中,真可谓用心良苦。
身为一名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员工,“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丝毫没有理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置身事外,更没有理由拿“天塌下来有自有巨人顶着”的宽慰来忽悠和欺骗我们自己。此时,自我标榜所谓的淡然遁世的伪佛学“心境宁和,超然物外”的由头,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严峻现实的华丽幌子。或许,我们真应该集体转身了,一个相当决绝的转身,从不起眼儿的小我做起,身体力行,每个人都应该称职地当一回这场精彩的旷世大戏的主角儿,惟有如此,别无选择。
区区平民小我,堪能以“刮骨疗伤”的诺大本事来化解步步进逼的经济危机?又岂能立马消弭经济逐渐萧条给我们带来,或者说正在带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上的低靡与窘困?我们显然不能集体轻轻松松地吹一口气,便使全球性经济周期性回落很快有一个飞跃性的上扬。
即使,盘根错节、复杂多变的前瞻与预见不是我们平民有能力考虑的范畴,即使对于“从经济周期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规律看,真正决定经济周期的是新兴技术、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特征、投入要素结构特征等根本性因素”,我们显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以为计,可是,我们毕竟是实现这一系列愿望不可或缺的载体和实施者,我们身临于每个细微的环节之中,身陷于危机阶段性的困扰与冲击之中,我们究竟能做什么呢?我们还是敢说,至少还有坚定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
经理没有高谈阔论,简短的话语却掷地铿锵。冬天来了,更有狼群出没,然而,“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公司于动荡中鱼水相亲,和衷共济,一定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解构以及运用岗位新的知识,以全新的姿态随时应对危机的侵袭。危机的侵袭,一定会带给我们一些岗位前所未有的竞聘、变化与调整,我们每个人除了精进地学习和与时俱进的进步,别无他法来与这场突如其来的肆虐风暴分庭抗礼,准备好了,才能真正地驱逐寒冬,把狼套住;我们不仅自己要学习,要告诉与影响周围的人,包括孩子和家人都要努力锐进,来不得半点懈怠。
这个冬天可能是会长久些。可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相信,国家在努力,因为四万亿元的投入,外转内拉动内需;公司在努力,因为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压缩各项费用,过紧日子;加之我们个人破釜沉舟,戮力齐心地去亲历亲为,即便可能会迟些,再迟些,规律着的、温暖明媚的春天总是要来的。预见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全情投入地去创造未来,司运兴则己运兴。
-全文完-
▷ 进入燕舞莺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