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晨,上海商学院,一宿舍发生火灾,四名女生情急之中从六楼跳下,不幸身亡。这样的消息除了让人震惊与悲痛外,更多的应该是叹息与反思。
报道中说,“起火后,2名女生拿着脸盆到厕所盛水灭火,可当她们端着脸盆回到寝室门口时,发现火已经大起来,她们俩进不去,里面的4名室友也出不来。”据目击着说,“起初火并不大,光看到烟并没有火苗蹿出。浓浓的烟雾中,4个女孩躲在阳台上高声尖叫。”不一会火势越来越大,一女生睡衣着火后惊慌失措下先跳了下去,其他3人看到同学跳楼求生,顾不得楼下同学大喊“不要跳,不要跳”的提醒,一个接着一个跳下。而在这期间,有一女生跑到阳台左边,看样子想翻墙,却退了回去。而另一名同学手扒在阳台外,想跳到五楼却没能找准位置。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去厕所端水的两名学生是不是要比其它四位学生发现起火情况要早,但我宁愿相信是这样,要不然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她们选择了外逃与救火,而这四名学生却躲避到阳台上求救而最终失去了生还的机会。同样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两种不同的选择方式铸成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记得曾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题名是“十五米的勇气”,讲得也是一起火灾。一个刚刚升入空中的热汽球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着火,在越升越高的过程中,里面的多名乘客先后勇敢地跳下逃生而获得了生还的机会。但是却有两名乘客不幸葬身火海,因为他们缺少从十五米高空跳下的勇气。我想在那种等待救援根本没有可能而且即要被越来越高的火舌吞食的情势下,唯有纵身跳下才是唯一生存的机会,那么勇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又想到了今年地震灾害时期的一件事。在我们当地,本只是不大的余震,却有两名学子因情急下跳楼逃生而丧命,而且还只是从三楼的高度。那时候汶川地震已经发生有几天了,只是不时地有余震。那天是在夜里,老师来敲门,说是有地震了,别人都迅速地向楼下跑去,他们却选择了跳楼。我想那些天老师一定讲过一些基本的逃生知识,但是他们却惊慌中失去了方寸。我没有具体看到新闻的报道,只是听我们当地的同事讲,像是不幸正好跳到了乒乓球台上丧命的,而这种情形他们应该早有所知。我想就是不死,跳下来受伤的情形也会很严重,而当时的余震并没有多大,完全不至于此。就是汶川发生八级强震的当天,在妻感觉到是地震的那一刻,也是急忙向楼外跑,也不至于选择从五楼跳下去逃生。就是在汶川,我想就是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跳楼也不见得比从楼梯间逃跑生还的可能性大:楼要是被震塌了,跳下去也会被掩埋。
再回到这起事故。看新闻里的那张寝室楼的图片,紧邻着起火房间的隔壁阳台上,还挂着晾晒的衣物,两间房只隔着薄薄的一堵墙。那一定是邻居同学施救的地方,也是一位同学曾试图翻越的求生之处。然而遗憾的是,都没有成功。我在想,四个女孩如果当时能够互相协作,翻越它应该不难。那晾衣绳,从图片看站到护栏上都应该能攀得到,完全可以借力的。女孩子胆小我知道,在距离那么高的空中翻越它可能会心惊肉跳,惊悚不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相较于跳楼所需要的勇气以及所面临的危险与造成的后果而言应该会小一些。但是她们却避轻就重做了另外的选择。
我不由得要想,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必要的冷静与理性似乎要比勇气更有用、更为重要。在发现寝室起火的第一时间,逃离到阳台求生只会把自己逼到更为危险的绝境里去,想办法冲出火场才是关键而且最为有效。有人在反思我们的应急应灾教育常流于形式,这起事故无疑又一次严重暴露出这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这样的反思绝对很有必要。而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在面对灾难时,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怎样的态度?是情急中慌不择路地逃离与躲避,还是冷静地穿越与迎击它?而后者无疑需要我们平时里内心就应该具备勇气与胆魂。缺少它们,我们就会在关键时刻犯下无可挽回的大错。
这让我自然又联想到那些轻生者。我猜想,他们做出死亡决定的那一刻应该是很理性的,他们要的只是解脱。或是无法面对身受的灾难与困苦,或是真正厌倦了这人世间的生活,无法再面对与承受。如果生活已了无生趣再无所恋,那么死亡就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有多少人,只是在灾难面前退缩了,太脆弱,缺少面对与克服它的勇气与信心,而对这社会与生活还有着太多的留恋与不舍?我几乎不敢相信,他们都有死亡的勇气,为什么却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与灾难呢?死亡应该是最可怕的事。虽说有时候它看起来简单,也较容易,难不成我们便要轻松地决绝地向它奔赴?这真是有点悖论。
那几位芳龄的女孩一定是最想活着的,在面对六层想必有十五米以上高度时选择了最勇敢的方式。她们的赴生却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赴死。我不敢说跳下就一定不能活命,也许还会有一线生机。我宁愿相信只是上帝那一刻残忍地没有眷顾到她们,出了意外。只是这意外却无法复转,四位正当美好年华的女子一同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奔赴了天堂,让世人为之惋惜与悲伤。如若可以重新选择,她们是不是会冷静地选择另外的方式?她们是不是会在平时里多学一点应急应灾的知识与技能,多一点信心与勇气的培养与树立,从而勇敢地穿越灾难获得新生?
2008-11-15
-全文完-
▷ 进入紫竹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