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那张“菜票”黄自怀

发表于-2008年11月14日 早上8:40评论-4条

收拾零乱的书箱,不经意间在一本破书中翻到了一张油印的“菜票”,仔细一看,原来是二十六、七年前上高中时学校食堂的菜票,面值0.03元。手拿着这张早已泛黄的小小菜票,几多往事又涌上心头。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的高中,虽说已经恢复了高考,虽说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了两个年头,但作为贫穷著称的家乡,自然还在延续着那伟大的“贫穷”。我家里拮据,虽说中考的分还不低,但也在老师的再三劝说下才勉强上了高中。可这生活费哪里来?只靠我每个归宿假回家背点大米红苕马铃薯之类,菜呢?就是用瓶子装点放盐的辣椒面或“包谷泡”(用干玉米在锅中炒熟,再放点盐)。其实,当时学校食堂的菜每份才三分钱,肉是三毛钱一份,这个价格在现在看来,是最便宜不过的了,但在当时还没有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的家乡,就是这“廉价”的消费也是相当困难的。

我们是两周一次归宿假,周日返校时,我们几位伙伴都早早地动身,背上自己的“生活”,跋涉三十多里路来到学校。返校时,父母一般都没有给钱,只有那慈祥的祖母往往给我五毛或一元的“私房钱”。来到学校,我一般都立即将钱买成菜票,在吃辣椒面的同时,间或间也吃份小菜,至于肉,那是我一直不敢奢望的。

记得当时学校有些校园地,划给各个班耕种,种出的蔬菜都好像是卖成钱归班上了。名说是归班上,但也不知道具体用途,我们也不好向班主任询问,老师也从来不谈起这些。高中的最后一期,高考前一个月就举行了毕业考试,根据成绩,我们班三十多人中,只有我等六人有资格参加高考(有人戏称“六君子”)。在治罪后复习的一个月中,由于“物以稀为贵”,加之我们都是学校的“苗子”,所以学校和老师都在生活、纪律上“睁只眼闭只眼”了。我们班种植的四季豆、茄子等,就被我们“六君子”摘来享用。我们嫌学校食堂蒸来不好吃,离校近的一位同学从家里拿来小锅,我们就常在宿舍后的空地里“埋锅造菜”,那段日子还真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看着眼前的菜票,想想如今的日子,儿子上高中初交纳各项费用后,每月用上个三四百元说还算节约。不过,那时生活费虽说不高,但家里没有拿的;现在的生活费虽说日渐高涨,但家中有拿的。改革开放的春风,真的把山沟沟也吹透了。

想到这里,我虔诚地把那张油印的泛黄的0.03元的菜票重新夹在书里,放置在书箱的最底层!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自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曾经的那张菜票,已随着岁月的流失而远去,
今天的孩子是体会不到那时清苦中的快乐了。

文章评论共[4]个
黄自怀-评论

感谢文清姐的点评,那时的事情很多都让人回味起来有滋有味的!at:2008年11月14日 早上9:04

文清-评论

曾经的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at:2008年11月14日 早上9:06

恬梦-评论

忆苦思甜的好教材at:2008年11月14日 下午3:18

黄自怀-回复谢谢恬梦光临! at:2008年11月15日 晚上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