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牢骚”也需要谅解宇の航

发表于-2008年11月13日 清晨7:52评论-0条

“牢骚”也需要谅解

“牢骚太盛防肠断”是毛主[xi]的诗,它的下句对应的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1949年《和柳亚子先生》的诗中提到的。意思就是说,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要少发牢骚、知足常乐,也正应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遗憾的是生活当中,常常会遇到这一介草民,遇到不公正的事情又无可奈何时,想要发泄心中的不满,最好的办法只能去发发牢骚了。

发牢骚主要是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防肠断”,无论是对同事解释一番如何时不待我,还对朋友说:“苟政猛于虎”,还是对家人信口开河的没有遮拦,或者装在心理千回百转,但是发泄的前提是平和自己失和的心态,防止撕心裂肺的痛。可是如果大盛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世态炎凉的社会面对种种不公平总是无法正确的刹车,想让霸道停止下来,总觉得是件酷刑的心路历程。结果环境依旧没有改变,自己呢?反正是心力交瘁。

理想是不能没的,原则也是不能改的,“手持钢鞭”谁也打不了,那就要辨证的分析现实,排解心中的“牢骚”与社会的种种“浊事”,怎么排解呢?就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社会可能就是如京剧《弹剑记》里写的一样,“落魄江湖十五载,寻主不遇百事乖投相府依然是衣冠取人恶习难改”,我手中棒几本老总的大作,展眼望望,里面的几个策划者,结果好几个都是我所不屑者。他们中学的作文都写不明白,过得有滋有味还不算,还能出书。真是越看越生气,真是脸皮厚、胆子大、心眼黑、拍马屁。自己能从哪个角度来讲,总比他们强吧!可是怎么就这么无能、这么窝囊、这么废物、这么傻瓜呢?然后一声声的咳嗽。

自己面对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我还是主张要发泄发泄的,但是不能不着边际,我见过不少人竟然全盘否定我们的国家,否定我们的党,甚至否定我们民族文化,似乎要退出中国国籍才能让他感觉站在了思想的高度。

“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面对挫折、面对苦难、面对不公,要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点李敖先生做的就很好。

李敖先生在《对自然要自然》一文写到,“既不该是迷信宗教式的敬畏,也不该是骚人墨客式的感伤。自然本身并没有任何种类的感情,更没有感伤。但有些人总错误地把感情赋予自然,认为自然有情,于是天地为愁,草木含悲,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人先把自然变成一个‘多情体’,再把自己的情绪随着这‘多情体’转,于是悲从中来。这实在是一个很有问题的人生态度。至于黛玉葬花之类,那更是病态了”,他不得不最后说明,“感伤一类的情绪,是对短暂的生命的浪费,实在是没有必要的。”

李敖先生的的愤世嫉俗不适合每个人效仿。但他的豁达,应该是许多人的楷模。李敖早些年和其他坐监人的不同,别人都是那样的着愁眉苦脸,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牢骚”——人之常事,谁能一点牢骚没有,你在是强者也不能一竿子大骂所有老百姓别发牢骚,面对这个社会,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牢骚”要讲,“生活”也照过,仿佛鲁迅拿着国民党的卢布,照样大骂国民堂。如果“牢骚”憋在心理,反而不好。另外老百姓的“牢骚”也是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学者与政客都可以分析发牢骚的原因,进而发现某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虽然人要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但是不公的事实不能被人一叶障目,有就是有。

延安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上了岁数的人都知道:一个农民骂,天上打雷,什么不把毛泽东打倒,毛主[xi]听后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抓这个农民,而是找这个人谈心,说哦为什么要发牢骚,从而在整个事情中找的了政府工作中的不足,改进了政府工作,让农民们过的更快乐!

虽然是一件关于“牢骚”的小事,却显示出毛主[xi]为什么是伟人,这才是平凡中见伟大。试想如果这个农民骂主[xi]的事被一个心胸狭窄,小气的领导知道,后果何其严重?

心中不平,牢骚既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中蕴涵着人民的期望。如果班级一是个社会,那么每个学生都是其中的一员,那么班主任就是领导者,对讲台下面的隐伏着种种疑问和不公,要明白那是反应了学生的心理,你不可不察。气质和修养较高的班主任,面对学生的“牢骚”,不是强打或删,更不会匿名的方式连网络上那点发泄地,都要横加干涉,而是分析多思考,这样不仅对班级有好处,而且还是整个学校的楷模,最后才能拉近师生指间的距离。

小到班级,大到社会,要了解人间冷暖,要洞察社会弊端,贤明者会让“牢骚”成为那是社会的舆论杠杆;昏庸者……,呵呵!

此时,竟然和开始写时的初衷完全不同了。魏晋人士讲究兴起而至,兴尽而返,我且学一点皮毛,就此放笔了罢。

星期四2008年11月13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紫云山人点评:

“牢骚”也需要凉解,面对挫折,苦难,不公,发点牢骚人之常情,但牢骚的意义并不大,随意牢骚或牢骚太盛者,往往思想,胸怀,视野有局限。牢骚者也应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