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不应忘记赵紫阳
写这篇文章时,在我心头瞬间闪现一种颤栗:是否自己触及了政治底线。经过思虑良久,我觉得自己没有错,我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步入了不惑之年的中国公民,并见证了改革开放的30年,有权利写一篇纪念历史人物的文章,我决定鼓起勇气去写这样的一篇文章,而且,我也有权利去纪念在改革开放30年中做出贡献的任何一位中国的公民,更有权利说一句自己的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良知的话:“纪念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不应忘记赵紫阳!”
且不说赵紫阳同志犯什么样的错误,他的是是非非将由历史去评断。在今天和谐的神州大地,在全国各族人民即将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们怎能忘记,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关键十年中做出一定贡献的这么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呢?而且曾经担任过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一个历史性的重要人物。
时光匆匆流逝,转瞬间,三十年的光阴晃然从我们身边飞过。回首来路,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涌现出无数改革的拓荒者,他们历尽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凭着一份执着,一份创新和一份实干,在前进中展现光芒──卓尔不凡!我们由衷地感慨,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今天,使我们幸福的生活比蜜甜。
当我们在感慨三十年间中国发生巨大变化并赞叹不已的时候,当我们坐享今天的改革硕果累累的时候,当我们歌功颂德三十年中为改革开放做出贡献的各行各业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改革开放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在此,让我们深深缅怀已故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没有他,就没有今天欣欣向荣的中国。历史不会忘记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功绩,历史也将永远铭心刻骨为之记载。这一点十三亿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毫无疑义,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最值得歌颂的人物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当我们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的实施者──赵紫阳同志。这位曾经协心协力的全力贯彻执行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改革路线的主要负责人,一位改革先锋的实干家,一位已故的慈祥老人,一位值得人们缅怀的好同志。
赵紫阳同志1919年生于河南滑县一个地主家庭,受过初中教育。他在1938年加入中国共[chan*]党,抗日战争期间在冀鲁豫边区担任县委书记和地委书记。
中国共[chan*]党夺取政权以后,赵紫阳先后担任过广东省委副书记、书记、第一书记、中南局书记、广东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务。文革期间,他也和其它高级干部一样被“打倒”,受到批判。
1971年,赵紫阳被恢复职务,据说是周恩来保护的结果。赵紫阳复出后先后担任过内蒙自治区委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委书记兼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
全国公认的改革先锋──赵紫阳。赵紫阳在70年代中期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期间突破中国共[chan*]党执政几十年来的禁忌,大胆进行农村经济改革,使“天府之国”贫穷不堪的农民初得温饱,城乡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于是,“要吃粮,找紫阳”的美誉传遍大江南北,赵紫阳成为全国公认的改革先锋。
由于这些辉煌的政绩,赵紫阳在1979年升任政治局委员,1980年成为政治局常委,同年4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9月被任命为总理,成为共和国史上第三任总理。在1987年的中国共[chan*]党十三届代表大会上,赵紫阳被选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并且担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xi]。据官方报道1989年夏季因犯政治错误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等一切职务。
赵紫阳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一生坚持真理,光明正大、节俭朴素、为人亲和、风度幽默、思想开明、胸怀豁达、实事求是,默默无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做出的贡献,世人皆知,并且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赞誉。下台后的赵紫阳,满头银发,和蔼可亲。他平时只能在家中散散步,炼炼身体,种花养狗,然后就是看书。他喜欢看小说,历史书,经济专著,尤其是国内外的书籍等。
赵紫阳时常在认真地回顾往事,反思自己。“未来的历史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预测到的,一个政治家的前途和命运也不是完全决定在自己的手里。但是,一个人只要做到了问心无愧,就可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和自身的安静。我现在从心里祝愿我们党今后能够把相互间的同志关系搞得更好,更正常,从制度上废除和消灭一切腐败堕落现象存在的土壤。也许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全党努力是一定能办得到的。作为一个下台的老共[chan*]党人之一,这也是我真正的心愿。”
赵紫阳的这个心愿是真诚的,我们由衷地希望他这个心愿早一天的到来。遗憾的是他因病经抢救无效于2005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赵紫阳走了,在许许多多的人们来不及深思的时候,他真的走了,且走得那么从容。他终究离开了自己心爱的祖国,离开了自己酷爱的事业,离开了多么爱戴他的人民。在人们关注着他临终前的情景。明报月刊刊出由赵的晚辈郑曙光、林君的文章,披露了由入院到溘然长逝的一些细节。特作摘录报导:“他今晨平静的走了。他终于自由了。”
2005年1月6日,紫阳伯伯肺病又一次发作。与往日不同,这次发作严重,他休克了,立即送进了急救室,这就是被香港媒体误传的“死亡”假消息。因为抢救及时,三分钟后,紫阳伯伯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睛,一下就认出了守在身旁的女婿王志华,知道自己曾一度失去知觉。他跟孩子们和医生们谈起刚刚闯过来的一关,潇洒地说:“要是就这么走了,也挺好。”听妞妞说,他这时每顿饭只能吃一碗小米粥,吃完后累出一身汗。他说什么也不肯由别人喂饭,不论是医院的护理人员还是自己的子女。他对伴随他身边最后十五年的唯一的女儿妞妞说:“你怎么比你妈妈还罗嗦?”
衰弱的人去厕所是个大问题,经常会耗尽全身气力。于是为他拿来床上大便器,但他不肯,只好作罢,医生也只得同意他戴着氧气罩进厕所。后来,把轮椅式的坐便器放在床边,只要从床上移过去就能使用。他试了一次,效果果然不错,他笑说:“这是伟大的发明。”
就在大家都稍感宽慰,以为他病情稳定了,妞妞准备如期赴日从事商务活动时,他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
据周围人说,1月14日,紫阳伯伯坐在沙发上,呼吸突然急促,同八天前病发一样。他平静但很认真地告诉医务人员:“情况不好。”可是护士们仔细观察仪器上显示出来的各项数据,未发现恶化迹象,于是安慰他不要紧张。但直觉使他清晰地感到了危险的信号,他对护士说:“不对,你们不知道。”
医生赶来,建议他上床检查,他已经没有力气上床了,轻声对医生说:“坐着再休息一下。”但就在上床之后,他休克了。
据在场的人说,紧接着的一小时十分钟,紫阳伯伯没有心跳、呼吸、血压!上呼吸机、用药──医生们全力以赴,采用了能够采用的一切医疗手段,他的呼吸、心跳才逐渐恢复,血压也有了一些。医生对守在一旁的王志华说:“情况很不好,请叫其他的家属来吧。”此时,王志华还未意识到病情的严重。
1月15日,紫阳伯伯的情况有所稳定。虽然处于昏迷中,但生命迹象仍在持续。特别是看到排出的尿液,医生信心大增,说肾功能很好。全家人都抱着再次抢救过来的希望,妞妞也启程飞赴日本。
不过,有的医生有些担心,对王志华说:“呼吸机一般只能使用七至十天,超过期限必须停用,如病情得不到缓解,就要考虑切开气管等措施。”
紫阳伯伯的病情这天急转直下,刚刚降落在日本机场的妞妞,打开手机后第一时间就听到了王志华紧张而慌乱的呼唤:“赶快回北京!”她没出机场就买了回程机票。
紫阳伯伯的儿子赵大军、赵二军、赵四军、赵五军,加上能够赶回来的孙辈都回到了家中。为便于他们值班配合护理,北京医院还专门腾出了几个房间让他们休息。
这一天,妞妞又以短讯的方式回答了心情急切的亲戚和朋友的关心:“他昨晚又一次休克,经抢救,现仍处深度昏迷。仍很危险。现不能探视,请朋友们与我们一起,每天九点到十点为他老人家祈祷吧!”
临终前泪水流淌不止。
1月16日,紫阳伯伯仍全天昏迷。持续的昏迷和抢救已超过四十八小时,情况继续恶化。当晚十时后,输入了那么多药液,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竟连一滴尿也没有排出。这是肾脏功能和微循环衰竭的明证。医生的表情顿时凝重了。
泪眼被这无情的宣告惊呆了!
五个儿女依次单独走到紫阳伯伯床前,把所有的爱与痛、哀怨与歉疚向老父亲作最后的倾吐。成长在老干部家的孩子都很少跟父母有亲昵的举动,此时,他们握着老人的手,不停地在他瘦骨嶙峋的手背上抚摩,赵五军失声道:“爸爸,你不仅生下了我们,也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你放心,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善良、正直,我们的所作所为决不会玷污你的名字!”
突然,一个奇迹出现了,久经风浪而不爱流露情感、更很少在孩子们面前掉泪的老人,眼角处竟然滚出了晶莹的泪花!紧接着,那泪水竟像喷涌的清泉流淌不止。
哦,我知道,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话。他放心了!
看他们的挽联:
支持你的决定是我们不变的选择 能做你的儿女是我们今生的荣幸
倡民主坚守良知儿女为你骄傲 今西去终获自由风范永存人间
妞妞再也无法控制感情,扑到老父身边,泣不成声地说道:“爸爸,我知道,这些年来你受委屈了……你太累了,你该休息一下了……你走吧,慢慢走,你走了就自由了……”
清晨六时三十分,紫阳伯伯只剩下游丝般的呼吸和若有若无的脉搏。监测仪器上他的心脏艰难而顽强地跳动着、跳动着!孩子们明白:“他是舍不得我们啊!”这最后的十五年,他早已没有任何的顾虑,唯一惦念的就是儿孙们。今天几乎所有的子女和孙子都在这里了,他怎么舍得就这么走了呢?
最后,他还是走了,他用最符合自己心愿的方式──尊严的离去!他走得安详,一身铮铮傲骨,憾天动地!
一月十七日晨七时零一分,紫阳伯伯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大家将他的书房布置成了简朴肃穆的灵堂,遗像用的是前几年在院子里拍的──穿着浅灰蓝色丝绸衬衣、面带微笑双手插腰的生活照。儿子五军说:“选这张,因为他已经是个老百姓了。”
赵紫阳逝世之后,人们在对他的道德品格予以高度评价之外,各种国际评论都说他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大的贡献。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更不可能理解他的贡献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八十年代初的几项重大改革奠定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其中,安徽带头包产到户和广东率先开放农村地区的对外加工,影响之深远,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两项重大改革,都不是赵紫阳的首创。安徽包产到户的功臣是万里,而广东对外开放的功臣是习仲勋、杨尚昆和任仲夷。
赵紫阳在这场改革中的究竟做出哪些贡献呢?据笔者看到有关资料这样评说:他的贡献在于他不仅巧妙地利用自己在中央担任总理的位置,积极支援了这两项重大改革,而且,他在1980年对各省实行财政包干,使地方财政利益与市场化的方向一致,形成了抵制中央计划经济的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把中国的经济改革推向难以逆转的路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赵紫阳的财政包干,即使有了当年的包产到户和对外开放,反对市场化改革的政治势力仍然有机会倒行逆施。
赵紫阳是一位历史人物。对一切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某种立场上用一种自己最理想的十全十美的标准来要求他。我们只能用一个标准,就是看他对人民有没有做过好事,特别是看他处在决定中国政治进步倒退的历史关头,究竟是站在了进步的一边,还是站在了倒退的一边?
赵紫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对改革开放初期中所做出的贡献,人们是忘不了的,这说明他在人民的心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赵紫阳对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做出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尤其是对中国的自由民主做出了世人皆知的贡献。
历史是一个有力的见证,历史也终将清晰照亮未来。特别是,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缅怀他,并真挚地抒发出内心的一句话:“纪念改革开放30年,我们怎能忘记您──赵紫阳!”
笔者注:这篇文章意在纪念赵紫阳同志对改革开放初期中所做出的贡献,并不是评价,而且笔者也没有资格去评价赵紫阳的功过。对历史政治性人物,将由历史去评断。文中所阐述的一些观点,纯属于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公民对那段历史的一种感情抒发,仅仅是一种缅怀、纪念性文章,不存在带有什么的色彩因素(包括政治色彩),希望各位不要误会,在留言的同时,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尊重人文,遵守法律,千万不要过激,不要令媒体为难。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祖国和谐美好。谢谢!
-全文完-
▷ 进入蓝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