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也来谈谈儿童的教育渔舟唱晚

发表于-2008年11月10日 早上9:07评论-1条

读书,希望的梦;教育,永远的梦。儿童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的个人发展,还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大局。在国际化日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最核心的竞争力便是人才的竞争。那个国家掌握了高端的人才,便占有了先机。然而,正如老子所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处于打基础的儿童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21世纪儿童教育的实质是什么了?是像以前一样的应试教育,还是所谓的素质教育?还是其它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继续痛苦中的执著,还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的迷惘追求?正如《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儿童教育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全社会深思的问题。

纵观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轨迹,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儿童教育都没摆脱成为“分数附属品”的地位。视分数为儿童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已经被学校、老师和家长默认并内化。这种扭曲教育的结果已经得到证明,儿童的“天性”被过早地剔出,过早的成人化,使得儿童教育的可持续的发展出现了问题。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中国本土没有出现一个能得诺贝尔奖的人?我想不能不说与儿童早期教育无关,和我们的邻国日本儿童教育相比较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浙江大学著名教授郑强曾经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大声疾呼“儿童教育的拔苗助长,已经把学生的创造性给剔出了。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已经是‘废品’了”,并且说儿童教育的老师要与硕导、博导联系起来教育儿童。并且说“学生从小不得玩、不能玩、被别人玩,到了大学终于自由了,所以就开始拼了命的玩,以至于学多大学生毕不了业。我想这些与对儿童的越权教育脱不了干系。

“人的思想必须朝着未来,朝着还可以有所作为的方向”这是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的一句话。儿童教育也是一样,我们的着眼点不应该放在升学上,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一定要把儿童教育放到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上去。我们应该改变“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点,树立“不要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的观点”。过去的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让千千万万的学生“死”在了终点线上,其中大部分学生在半路上就“死”了。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这是儿童教育的实质吗?我想只要是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都不想看到这种情况。这也是每一个做父母不想看到结果。

“谁要体验未来的痛苦和磨难,苦难来临时他必须活在人间。”这是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一句话。越权的儿童教育已经证明了这句真理,因为千千万万的家长和学生已经尝到痛苦的滋味。所以,现在我们要为儿童教育的实质正身,必须要让它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上:

首先,在我看来,儿童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唤醒人格心灵。诚如马克思所言,心灵的幸福是天生就有的,它伴随着人的啼哭而来;心灵的幸福又注定会困倦,它就像童年一样必将沉睡在记忆的深处。因此,谁能唤醒并培育沉睡在心灵的幸福,谁就开创着美好的生活;谁开创着美好的生活,谁就当之无愧地创造了“好的儿童教育”。基于这样的推断,唤醒并培育儿童心灵的幸福是儿童教育的实质之一。也许,心灵幸福的唤醒不能立竿见影。但是,一旦晶莹的心灵受到教育的磁化,幸福的种子就会“随风潜入夜”,也必然“春风吹又生”,潜滋暗长,蓬勃发展。也许唤醒儿童心灵幸福的教育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不能改变一个人生命的长度,但必将可以改变一个人生命的宽度;也许唤醒儿童心灵幸福的教育不能改变一个人生命的起点,但必将可以改变一个人生命的终点!

其次,我们是社会的人,终有一天我们会踏上社会这艘大船,同样儿童也不例外,只有让儿童了解真实的社会才能健康成长。我国提倡“生活教育”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以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儿童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育儿童做“真”人,还要让他们了解社会“真”的一面。陶行知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的反面就是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其基本特征就是“生活无关”。建立“生活教育”,就是重建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改造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书本与实践相脱离等基本问题,实施民主的、有用的、活的、创造的教育。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在今天与实际情况结合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针对性,是一种能够统辖儿童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论。

最后,儿童教育实质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那就是让儿童现在已及长大后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这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人一生追逐的目标。那怎样才能通过儿童教育达到这个目标了?我想朱永新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和“全人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其理念是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与社生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二字,首先是指幸福的完整: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同时,这个完整还是儿童“身、心、脑”的完整。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这样儿童在学习中就已经得了幸福,这种教育也能为孩子以后的幸福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全人教育”则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潮。全球儿童教育从80年代初开始,对60和70年代以“智力开发”代替儿童教育的倾向进行了反思。进入21世纪,儿童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国际竞争的热点,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把发展和振兴儿童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注重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而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全人教育认为教育不是单纯的社会统治的工具,人不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机械个体。教育应更注重人的内在,如情感、创造力、想像力、同情心、好奇心等,尤其要注重自我实现。在心理学看来人之所以痛苦和不幸福,就在于不能自我实现,而全人教育为儿童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找到了一条看得见的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儿童教育正身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不可以操之过急,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儿童教育的实质是什么?也需要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只有这样才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渔舟唱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很迷茫,很多人在走入误区。很有价值的文字,推出来共赏。

文章评论共[1]个
石十天-评论

读完之后有很多话想说,但零零碎碎,说来繁琐,于是就说两点,其一提出个建议,这个世界有两种必然存在的规则,显规则和潜规则,文友自然是个尊重显规则而杜绝潜规则之人,但在我看,显规则和潜规则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河流,作文之人的任务我以为就在于造这个从潜规则通往显规则的桥,而并非侃侃而谈显规则,好比你在岸的对面,说对面美景如何如何美不胜收,可是中间无桥,另一面的人如何也过不来,不能胜临其境永远只是一枕南柯;其二,提出一个小批评,人之所以痛苦和不幸福,就在于不能自我实现,这不是所有心理学派别的观点,而只是人本主义的观点,就说到这吧,问好文友!at:2008年11月10日 晚上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