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可大概和所有人一样,年轻时喜欢迪斯科,年龄大了反而都会喜欢京剧一样,自己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转变。几年前,忽然意识到自己老了,不再能跟上现代的流行,反而竟然慢慢的喜欢起一些美文来了。尤其是看着图文音乐并茂的《电视音乐散文》,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正像片头所描绘的那样,是音诗画的结合,是艺术人生和美好的殿堂。于是,尽管每期的时间安排都不在黄金时间,可也总设法盼着看每周一次的节目,甚至录制下来,反复欣赏。以至于等到后来,还将网络上往期内容的文字部分全部整理了一遍,打印装订成精美的三册。可录制了三分之一的节目不够尽美,文字也少了音乐朗诵和画面的配合而逊色不少,就设法寻找节目光盘以图完璧终至未果。可见这痴迷大概也到了粉丝的程度。只是从07年以来,这个节目竟然取消了。这感觉就好比眼看着一块曾经盛开的桃花源变成了一片喧嚣的工地,或者一位娇羞清纯的少女正在大街上和人撒泼打滚开骂。于是,这对央视最后的一点兴趣,也跟着这份念想的消亡而彻底消亡了。
网络上也曾有一片纯美的桃园。那是一个很不知名的小小网站《西南风情文学网》。在浩如烟海的虚拟世界里,本来无缘聚会这块圣洁的,只是受了朋友的邀请,偶然发现了这方世外的领地。作为纯文学的园地,一群认真写字的人,认真的用真情记录一些人间的美好。脱俗的音乐,闪动的画面、配上精美的文字,让一段段稚嫩的感情得到升华。才知道除了央视,民间也有这样的天地。加上蒙朋友不弃,将几段自己的文字也放了进去,也就更增加了一些吸引力。在烦闷和无聊的时刻,就徜徉在其中,一遍遍的流连。一段时间以后,也曾试图用推荐的软件编辑一下,让普通的文字带上些许华彩,只是老而无用,终因不满意而放弃。这就更增加了对编辑们努力和辛苦的钦佩和感谢。两年多的时间里,就这样一直关心着她,欣赏着她,盼着她在一片没有喧嚣的静美环境里逐渐的生长到蓬勃。然而,善良的愿望最终等到的竟然也是彻底的失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网站终于变成了“无法打开,请检查网址”。
每次回乡下大姐家的时候,一直特意穿行一片不大的果园的一条小路。这是一片正在盛果的桃园,总有上百颗四五年的桃树,像上百颗青春勃发的少妇,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的奉献着桃红的繁花和累累的果实。上次再次路过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这条路已被封闭了。趁着回来的空闲时间,从泥泞里特意穿去,才知道这里也要开发了,路旁已堆起一堆干柴,那是壮年桃树们没了灵魂的尸身。几个果农还在挖尚存的几颗。走上去攀谈几句,无非是“政府要开发,小百姓能做什么”之类的抱怨,问到这么好的桃树就这样砍了是否可惜,那轮镐的汉子都有点眼红了,“开始时是连根带土刨下来,希望卖树苗的,可这个季节根本就没人买,辛苦的转了几个集镇,还不够挑费,只能这样砍了。咱是个果农,祖辈都种果树,如今没地了,以后干什么还不知道呢?”果农的愁怨,大概是我等难以理解的,对自己来说,只是以后回家再也没有欣赏这一片桃园的机缘了。
多日不上网,今天偶然在另外一个也不常去的地方看到了网友“如果我是一片云”发来的一段留言:“你好。好久不见,您还好吗?不知道你还能不能记起我?首先我代表西南文学网向你表示诚挚的歉意!因为种种原因,那个网站关了。现在重新办一个。如果可能的话,你还愿去发表你的作品吗?真的很期待您的到来!谢谢你!”
其实说这话的该是我:为了这个网站消失失望的人群里有我,在茫茫的网络世界里寻找一片净土的人群里也有我。于是赶紧回信:“当然记得你。只是觉得西南没有了,你们很多的辛苦都浪费了,太可惜。等有了新的网站,还是愿意到那里凑个热闹。很怀念你们给编辑的精美的画面和音乐,让几篇普普通通的文字有了灵魂。看着哪个合格,尽管拿去,只是不知道如何感谢啊。”
一会儿时间,就来了新的消息:“您还在吗?你见外了,我还要感谢你呢!我那些姐妹找我几次了,要我联系你,可我也不知道怎么联系你,幸好我还能来这里。看你的文章真是享受。我可以先转几篇你的作品吗?我先帮你发几篇,编好了把网址发给你,好吗?”
面对这样的盛情,除了让人感觉“见外”的感谢以外,还能说什么呢?真的希望下一个网站还能有前一个那样的圣洁和清纯,也真的希望这一个能长久的生存壮大不再夭亡。
其实,就是西南风情文学网在电脑上消失了,可她留在脑海里的记忆不是一直都在吗?就像消亡了的播放了几年的《电视音乐散文》,就像变成了干柴的生长了几百年的果园,他们根本就没有消亡,一直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生存着,快乐着。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