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阅读使灵魂变得纯粹中泉人

发表于-2008年11月01日 凌晨0:12评论-1条

难道你不觉得吗?生活本身便是一本是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分析鞭辟入里、刻画入木三分,批判语语惊人、讲述字字闪光、见解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但目睹一种极为渺小的人性现象,我却不知到底该写些什么。于是继续阅读。哎,阅读真的是一件快乐事,阅读之后的沉思更会令人高贵起来,灵魂也在阅读中有了明晰轮廓。

阅读的伟大之外就在于你自己能够通过灵魂的映照和反衬来实现自己决意要证明并去努力的切入点。阅读时,你自己通过创造一个突破口,使自己的决定获得新生,并通过有意识的努力,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

正像一切思想火花有被发现的瞬间一样,我们可以在生活这本书里了解一些人性的丑陋和善良,以及人与自然的是否和谐。人在社会中的困顿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有时候我们明白,连人类自己恐怕也无法意识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人类自己在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非常美味可餐的汉堡包。其实不然。

有时候我在设问:我生活所在何方?我的生活追求是什么?我为何活着?推而广之,我们人类更高的法则是什么、更高的规律又是什么?就拿环保来说,美国按先污染然后再治理,我们跟着学。日本就不同。一家具有世界先进级的铝厂,若要在本国开工,会被环保局罚个倾家荡产。后来中国人引进,照样开工,照样平安无事。早年在毛主[xi]思想指引下,我们一代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着100部革命故事片走过来了。徐迟是湖北省作协著名作家,最有影响的作品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写陈景润,《地质之光》,写李四光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科学春天的背景下,它们创造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后被选入中学课本。但在国内并没有取得特别大的影响,销量亦平平。巧得很,这现象与一位辛辛苦苦30年呕心沥血煮成的学术著作被冷冷清清搁置在图书架上无人问津与于丹一本薄薄的所谓的经典,在一个月里就畅销20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我又要设问我们中国人砸了?

公元1996年末,82岁的徐迟坠楼(跳楼?)身亡,再次引起人们对《瓦尔登湖》的注目。海子1983年毕业于北大法律系,后在中国政法大学执教。1986年,政法大学迁址昌平,海子随学校到了昌平。海子1986年读到的最好的书就是《瓦尔登湖》。1995年出版《海子的诗》至今已销8万册。其中就选有海子1986年写的一首诗《梭罗这人有脑子》。通过海子,至少有8万人知道了梭罗。但让《瓦尔登湖》大放光芒的,还不是海子这首诗,而是海子的死。海子1989年3月26日卧轨自杀。自杀时身边带了4本书,其中就有一本《瓦尔登湖》。通过骆一禾、西川等友人怀念海子的文章,才有比较多的人知道海子死前这一细节,接受了《瓦尔登湖》是本好书。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我深深地明白《瓦尔登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虽然它来得晚了点儿,但毕竟姗姗而来,它正努力唤醒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除了天才,我以为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干好一件事就已经很幸福了,很知足了,也算对得起生命的一个轮回。而现实中,许多狂人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成长起来,歇斯底里或大喊大叫。我不排除有人可以拯救社会,但再如何,他也不能拯救整个人类。如果我们每个人首先拯救了自己,然后再唤醒身边的人,我们就可以从混沌中走向清明,永葆人类的青春不老。许多迹象表明,我们身边的人不是在渐渐地苏醒,而是在慢慢地麻木不仁。有时我在反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彼此唤醒左邻右舍,而不是习惯性的空喊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必然成功。我明白,阅读使我的灵魂变得纯粹,而写作恰恰是一种倾诉。除了倾诉之外,我当然也希望我的思想、我的观点能够让更多人的内心世界起点涟漪。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中泉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阅读,是给精神补充营养,可现在,几乎很少有人真正阅读了。

文章评论共[1]个
欢欢笑笑-评论

爱读爱写之人都是在阅读中成长,在写作中思考,倾诉,从而走向成熟,理性。at:2008年11月01日 晚上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