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贿大王1个多亿和被查处1300多亿的小金库令人感慨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不但社会经济发展了,钱也多了。的确,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变革和转型、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与世界的融合,这些都大大改变了中国,也同时提高了中国经济被货币化的程度。如果按广义货币与gdp之比来衡量中国钱的供应量,那么,在1980年中国的广义钱量只是gdp的22%,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相对于每一块钱的gdp产出,只有0.22元钱在流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的钱化程度直线上升,到2003年达到最高,流通的钱量是gdp的1.9倍,相对于每一块钱的gdp产出差不多有2元钱在流通,社会上的确到处是钱!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中国从来不曾这么有钱。
财富是个永久的话题。乡下农民早出晚归外出打工,日复一日,一年到头就是为了一份糊口的收入,没有剩余财富,在温饱的边缘上活着。在世界另半球的美国,盖茨每天也早出晚归。今天世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是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不管对过去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财富话题总会令人着迷,也永远会令人着迷。
中国今天似乎充满互相矛盾的现象,让人难以理出头绪。一方面腐败这么严重,许多钱被贪污浪费,或者以形象工程烧钱,或者通过国有银行继续向那些不断亏损的国企输血;可是,另一方面,在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许多地方,在空气中你能处处感受到那种日夜不熄的创业干劲,谁都在谈生意、做投资赚钱,而且,现在中国人的钱的确很多,买房有钱,投资有钱,到境外旅游有钱,买奢侈品、买高档车有钱。如果简单点讲,就是给老百姓以买卖自由、选择自由。过去28年的改革开放大致可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至1990年代中期,其核心是给老百姓选择生产什么、到哪里卖、如何卖的自由,包括劳动力市场与创业市场上的自由,那是从计划到市场的市场化阶段。19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1998年之后的阶段,可以概括为资本化时期,就是让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未来收入流)、土地和各类自然资源、劳动者未来收入流,都可通过产权化、证券化或者金融票据化转变成流通的资本,把死资产和未来收入流变成随时能变现、变成可以花的钱。
如果退回到1978年,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那时,所有土地和自然资源都为国有,当然不能交易买卖,所以,那时的土地、自然资源是财富,但没有资本价值,因为它们是死的。企业基本全是国有、集体所有,它们的财产和未来收入流当然也不可以交易,不能买卖,更何况这些产权也没清楚界定过。那时,老百姓的未来劳动收入流是否能被资本化呢。当然不可能,作为社会主义大机器中的螺丝钉老百姓,换工作、结婚都没有自我决定的自由、都要领导批准,个人的一双手、一个大脑也属于国有财产,未来劳动收入不可能被金融票据化。所以,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改革头十几年里,人们终于享有把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卖的自由,在农村如此,在城市先是个体工商户的出现,商品市场化也同时发生。从90年代初到现在,一方面是国有企业不断民营化,私有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股市也在发展,包括境内股市和境外股市。这两方面的发展大大强化了中国经济资本化的能力,到今天a股市值近9万亿元,境外上市的公司市值近1万5千亿美元,值11万多亿元,境内外股市共为中国经济提供了20万亿元的资本!上市后的公司股票本身就是新的资本供给,新资本供给量等于股票价格。这20万亿元资本代表的是什么呢。如果没有股市这种未来收入折现机器,今天这46.4亿美元的资本供给是没有的,中国的钱就会少46.4亿美元!中国银行a股价格是每股净资产的3.8倍,其中2.8倍是未来收入预期的贴现,因此中国银行近四分之三的市值是未来收入资本化的结果。
从1998年开始,土地以两种方式在资本化,其一,各地政府每年将部分土地出售,供房地产开发或者工业建设,这是土地的直接货币化,本身还不是资本化。其二,房地产商品化带出的不只是住房交易这种实物市场,而且在住房私有并可交易的情况下,房产又可拿来作抵押借贷,通过住房按揭贷款,将房产所占用的土地、房子本身的资产以及业主自己的未来劳动收入作金融资本化。其三,虽然住房按揭贷款已将劳动者的部分未来收入资本化,但那只是一小部分,2.2万亿的住房按揭贷款只是中国gdp的11%,而美国的13万亿美元按揭贷款是其gdp的100%,所以中国的个人收入资本化空间还巨大。哪个国家都有土地,有资源,也有各种未来收入流,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将这些资产和收入流转变成资本,甚至也不知道将这些资产与收入流资本化的重要性。
-全文完-
▷ 进入中泉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