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白鹤山上琴啸

发表于-2008年10月30日 下午6:43评论-2条

难得是这样的巧,我们很久都没见面了的五个大学同学今天居然约在了一起,来到了邛崃城西3公里处的白鹤山。

我是来过这里的,但那是八年前的事了。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故地重游,又是和老同学在一起,自然是很欣慰的事。

进了由田纪云题字的“白鹤山”的山门,便看见几个卖香火的老太太。我并不是个香客,只因为往她们的摊位多看了两眼,就成了她们的“眼中钉”,被她们非常热情地拉住,塞了一堆香蜡纸钱,让我付钱。我会跟老太太计较什么呢?只好给,任她们说多少就是多少了。我抱着一堆烧给先人的东西的吃力的样子却让几个同学看了笑话,说我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憨傻。我辩解说我们本来就是应该烧香的,毕竟这是进寺庙嘛,否则菩萨就不会保佑我们5个人了。

走上青青石板铺成的山道,很快就出现“鹤林寺”的大门了。这三个字是佛教协会主[xi]赵朴初所写,非常漂亮。红墙黑字,使大门显得很庄严很气派。鹤林寺始建于隋,唐代为白鹤寺。这里记载着两位当地的名人:一是曾任浙江转运判官的正直的常安民,一是南宋诗人魏了翁。目前寺院里就有“了翁祠”,我们赶快拜了拜。寺院在唐代时是很大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原有的香火鼎盛的局面可能是再也看不到的了。

出鹤林寺后门,绿荫沉沉,古树夹道,小鸟啾啾,偶尔还传来二胡演奏的音乐,使环境相当优雅。路上游人真是不少,来来去去,听口音就知道是本地的普通百姓。他们的脸上写着安适自得,让我想起了六一居士的《醉翁亭记》中“滁州太守与民同乐”的场面。对爱民的官员来说,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感到快乐是最重要的。其实我这等平民也有同样的想法。看到种田的,卖菜的小百姓们都来游玩了,足以证明他们的日子好过了,丰衣足食了,清闲了,当然是一大乐事。后山据说还有临邛道士墓的,不过我们没有找到,可能并没有重修。临邛道士之闻名自然是沾了白居易的光——“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那一首《长恨歌》写得是何等的百转千回,荡气回肠啊,我一直都很喜欢吟诵。

走得有些出汗了,我们就选了个地方,要了几杯竹叶青茶,坐下聊天。赵同学原来也是做教师的,现在任了县宣传部的秘书。他觉得工作虽然比较琐碎,但比教师轻松多了。他越是炫耀他的悠闲,我们几个老当教师的就越嫉妒,赶快让他闭了嘴。王同学上的是高三,不断地制卷子,改卷子,评卷子,繁重而单调。张和卢与我一样,是初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做语文老师不累,当班主任太累人。为了话题轻松点,以至于配得上如此幽雅的环境,我们说了很多教育的趣事。事实就是这样,你找高兴的运气好的事讲,你就会觉得自己快乐得多了。大家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大学时代。那时候有很多理想,有很多希望,总觉得自己以后会有成绩有建树,可是过了这么多年,不过还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一个混在人群中瞬间就可以消失了的凡人,除了平添岁月的皱纹,有什么是实现了的呢?还好,我们各自有了相对美满的家庭,孩子也不小了,都健康幸福地成长着,这大约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了。

茶香缕缕,可惜没有钟声敲响。此时夕阳西下,暮色从四周而来。这不足1000米高的山上,不知是否留下了我们几个中年人说笑感慨的痕迹?松和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象征着长寿的,我不指望寿命如何——那由不得我们主宰,唯愿我们的友谊如松鹤一般就足够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追月点评:

人人都会逝去,
白鹤寺也会驾鹤归去,
但友谊却能地久天长,珍惜现在的好时光!

文章评论共[2]个
鸡珺肝-评论

白鹤山好安逸!吴老师,我帮你买扇子了……PS:王一JUNat:2008年11月14日 晚上10:12

琴啸-回复非常感谢! at:2008年11月15日 早上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