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取北外那年,我送他上北京。那时芜湖还没有直达北京的火车,要坐福州开来的45次列车,根本买不到卧铺票的,只好辛苦点坐硬座了。车到芜湖时已是下半夜 ,隔天到达北京也在晚上,又得开旅馆。很不爽。现在好了,晚上在火车上睡一夜,第二天中午就到北京了。
那年,我也是头次去北京,把孩子安顿好后,买了一张地图,满北京城上天(桥)入地(铁)乱跑一通。那时三环外还比较冷落,不像现在连五环外都很热闹了。地铁线只有两条,出租车也就是“黄面的”一种。这些年,尤其是申奥成功后,大大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立体交通四通八达。那些旅游景点就不去介绍了,单说说一般外地游客不大去的地方吧。
郭沫若纪念馆位于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占地7000平方米,前身是清代和珅的王府花园,后因和珅 被抄,花园遂废。同治年间,此处成为恭亲王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时,恭亲王后代把此地专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为宅院。我就是先看了和珅 的恭王府后,向南转弯不远就找到了它。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的驻地。郭沫若自1963年11月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居至此,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5年。
纪念馆门檐上方悬挂着邓颖超手书的“郭沫若故居”的匾额。进入广亮大门,是宽敞的不规则形状的前院,迎面有两座遍植草木的小丘,绿树葱茏。在北侧的草坪中有一棵银杏树。郭沫若最喜欢这种树,称它为“中国的国树”、“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1954年于立群因病去外地治疗,郭沫若思念难已,特地从大觉寺林场移回了这棵银杏树幼苗,栽在西四大院胡同家中,并将其取名为“妈妈树”,率孩子们时时为它浇水修枝,祈愿他们的母亲早日康复。1963年迁居此处的时候,他和于立群一起将这棵树移种到这里。
在草坪一隅,安放着郭沫若的铜质坐像,形态安详,似在小憩,双目深情地望着“妈妈树”。那是198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十周年时,在故居举行的铜像落成典礼时安放的,铜像高一点八米 ,安置在大院的东北角。如今,故人已逝,这银杏树却愈发挺拔茂盛了。
穿过垂花门,是由东西厢房和俩排正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回廊、暖廊将其连为一体,迎面五间正房是郭老的卧室、写字间和客厅,均按原状陈设展览。展示这位诗人、学者兼战士的一生,及其在文学、历史、考古、翻译等领域中的成就和为和平运动所作的贡献。游客只能在走廊中隔着玻璃窗朝里观望,遥想当年郭氏的生活和工作的情景。
穿过小月季园,后排正中是郭沫若夫妇研习书法的地方,它们都依旧保持着郭沫若在世时的状况。垂花门、正房与东西厢房之间由回廊相接。院中牡丹丛生、海棠高大。郭沫若的居室在正房,它和后罩房连在一起,这里便是郭沫若夫人余立群的画室、书房和卧室。四合院的西侧有一排房,是当年郭沫若存放手稿和藏书的书库。院中最为抢眼的当数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银杏与牡丹。 纪念馆现藏有郭沫若生前大量著译手稿的原件及研究工作所用的书籍,特别是一批有关《管子》研究的线装书很有价值。
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先生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活跃在我国文化科学战线上,他不仅在文学、艺术、史学、古文字学方面成就非凡,而且还是一位富有感召力的社会活动家。生平展正是按照这一主线,通过郭老的手稿、著作、历史图片与其它展品,介绍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在诗歌、戏剧、文艺理论、古文字与古代社会研究以及书法艺术等不同领域中的成就,介绍了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中的历史功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科学文化教育战线及国际交往、和平运动等方面的不朽贡献。我徜徉在清幽的故园,四合院宽敞又明亮,古柏参天,鸟鸣清脆,深深的院落曲折纡回,点缀其中的南瓜架、杏树、百合、牡丹、荷花,都是郭老夫妇亲手栽植的。斯人已去,故园尚在,空留给后人一个凭吊的地方。“至今凭吊襄阳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全文完-
▷ 进入月色-朦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