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首江
中国楼市已经持续繁荣长达十年之久,房地产市场价格长期飙升已经明显负面影响了整体经济发展,而最明显者就是抑制了市场其他消费需求的增长;这种“一枝独大”的经济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更加不利于政府提出的是人民“居者有其屋”和谐目标。自去年10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陷入滞涨格局后,持续至今已经将近一年了,长达一年的市场低迷已经明确宣告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实质性转变,因为即便是最坚定的购房需求也无法接受目前的房价。可惜的是,近期,不少省市纷纷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活跃的政策,这种“救市”举动很令百姓失望。
本来房价下跌对百姓的购房愿望又近了一步,政府一救市,无异于托高了房价,让大部分居民再次面对高房价而“望房兴叹”。使更多的人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定所”的政府口号的感叹,很多人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大多数公众不得不减少其他消费开支,积攒资金以便应付首付和按揭负担。因此,在不断被推高的房地产价格背后,无形中促使了其他产业发展的隐性萧条。
如果房价下跌,一方面,使百姓减少购房负担,使他们买得起房,能够分享改革成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由于前几年房价上涨幅度过大,超出百姓的购买力,房价下跌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有利于避免房市和资本泡沫进一步扩大,使宏观经济更平稳发展。但是如房价一再上涨,一再超出老百姓的购买能力,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的话,很容易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社会的和谐。
以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而看,地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抉择已经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房价如果因为财政扶持而返身向上,那么长期累积的市场泡沫和被抑制的市场消费需求,必然会加大整体经济运行的风险。目前房地产行业仍没有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意思,调控目标也没有实现。因此,若干开发商作为市场主体,他们日子过得如何,就不应属于调控的关注重点。毕竟,房地产行业不是包赚不赔的。开发商的队伍洗牌,既根本无碍国家政治大局,也无碍经济发展大局。
价回归理性是百姓的众望所归,也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这也决定了相关调控政策必须以公众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够为相关利益群体的诉求为导向。因此现在匆忙着手改变“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为时尚早,房价的下跌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政府救市就是踩着人民的利益,而把天平倾斜向某些利益团体,这是不明智的选择。
-全文完-
▷ 进入风的宿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