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03年8月第一次到西安的,一直以为自己到西安不会迷路。那个时候的张家堡是一个特别繁华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农村小伙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大城市有些不适应得缘故。后来再次去张家堡的时候看到的是成群的民工,在等待这主顾。以前以为这就是繁华,现在看来我错了。就政府都看不惯这里的景象,没有几年这个曾经繁华的村成了改造的第一站。听说新的市政府要迁移到这里了,所以这里就没有了民工,我现在还在纳闷,那些民工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他们满意的工作。现在的张家堡没有的往日的喧嚣,而多了份现代。
和西安本地人第一次接触时问路的。现在看来xx大学在西安应该很少有人不知道的。但是在当时,我问了好几家商店的老板,人家不约而同的白了我一眼,极其不情愿的说不知道。后来我才知道,不是他们不知道,西安好多人都是这样的,他们眼睛是很毒辣的,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你是不是本地人,他们对外地人极强的防备意识。之后几年,我努力的向西安人学习,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神态表情等等。第二次到张家堡问路是在两年以后,这里的人乐意的给我说了,而且还特意跑出来给我一指再指,生怕我跑错地方。
张家堡,一个我每次回家都必须经过的一个中转站。在这里等车的人有很多和我一样四出躲着交警。03年到04年那些到三原泾阳方向的北去长途车在躲交警方面简直个个是行家,他们知道从哪里上车,从那里下车,再从哪里转一个弯又拐到城北客运站,我遇到转圈最多的一次一共从张家堡到城北客运站打了三个来回,才依依不舍的开出西安。就这样出了张家堡后,那些染了毛发的青年小伙子乘务一路上呼喊着:“泾阳,三原。”到泾阳三原的汽车半路上是可以随便下下车的。车票的弹性是很大的,过年过节不搞价,泾阳10块,半路不停。淡季可能就5块。乘客上车前都和那些乘务人员大砍价钱,双方都习以为常了,车票本来水分就大。我每次都在半路上下车,所以节假日往往坐不上车,有一次等了5个小时的车,等回到家天已经黑了。这样的状况在06年张家堡改造以后逐步得到了改善,现在的张家堡已经很少有人在哪里等北去的长途车了,交警每天查岗。乘客都要到城北客运站去。
钟楼是我到西安后的第二地方。钟楼坐落的地方特殊,是西安四个大街的十字交叉处。也是西安城中了。钟楼的地下盘道就像一个宾馆,里面豪华漂亮,只是商业气息太浓厚的。经过地下盘道时要看清楚了,因为一不小心人可能就找错方向。我第一次到钟楼地下盘道就只顾着欣赏美景,忘记了道路,本来是向北大街走的,一个劲地走向东大街,等到发现时,已经快到东门了,闹出了不小的笑话。之后经过这里时,我都格外小心,再没有出现这么幼稚的错误。第二次到钟楼来,我俨然成了一个“本地人”,与一个蓝田胖小伙和兴平好友带领着一群外省的同学到钟楼附近玩。那是03年平安夜,钟楼成了人的海洋。公交车,私家车都没有了踪影。我们在火车站吃饭,朋友问西安代表性的小吃,我说是牛羊肉泡馍。所以我们就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自称正宗陕西羊肉泡馍的小门面里吃起了这种特色小吃。其实我很少吃这样的饭,总认为很奢侈,被吃泡馍的大老碗吓跑多次,这么大的量我一个人应该很难吃完。吃完饭,朋友说:“这羊肉泡馍也就这样了,没有传说的那么好。”我听了不服气,灵机一动说:“你听口音,这开餐馆的是哪里人?”朋友说:“我们河南的。”我笑着说:“难怪,它不是陕西人做的,肯定不正宗了。”
我总固执地认为花二十多块钱玩上一次钟楼特别不划算,并且认为只有到西安旅游的人才会这样做。西安本身就是一个旅游胜地,所以每天都有许多人爬钟楼,真的不知道有多少是本地人。其实不上钟楼也不错,从远处看它,应该更好的与她对话,交流,完全可以感受她的历史厚重感。反倒上去了看到了那么多的人,整个历史孤寂的气氛就没有。就像是西安城墙,我登过不止一次,在下面被她的气势感染,总想一睹她的全部风貌,但是登上去了,看到了满是人,一下子就没有了身在历史中的感觉,经过那些城楼阁楼角楼,里面能被现代的商业利用的空间全被利用了。一些买假古董的,照相的。我心里真的有说不出的感觉。
那个平安夜,我们在回民巷吃麻辣烫,那时怎么感觉那顿饭那么的好吃,而后去的那一次没有了那样的感觉。我是一个农村人,没有见过大的世面,就连当时吃的麻辣烫也是第一次。往后我特意带上老婆去回民巷找那家麻辣烫的店面,服务员特勤的问要那种锅底,并且说锅底免费。我知道麻辣烫的锅时特别大的。所以说麻辣锅。没有想到他们的麻辣锅辣的我们几乎没有吃多少,就结帐走人了。我说早知道就要鸳鸯锅了。老婆问那你怎么不点呢?我说我怕两个人吃鸳鸯锅吃不完浪费。老婆说那你点麻辣锅几乎没有吃不更浪费。我哑口无言了。这个笑话被我们笑了几年,现在每次吃麻辣烫时还会提起它。回民巷里面还有一个狭窄的小巷子叫化觉巷,里面全是一些假古董玉器,假名人字画什么的,西安一些旅游团喜欢带一些老外到里面转悠,我进去过几次,虽然不买东西,但是里面古色古香的味道很受用。有一次我看见一个老外不小心打破了一商家的玉器,于是两人争执起来,由于语言不通,商家用笔在纸上写着“30
”,老外也不甘示弱地说:“no,no。”老外执意地认为他的东西最多只值2块人民币。再说了,本来巷子只有三米宽,各家都把自己的商品排放到路边,使得路面真正供人走的只有不到一米宽。那些商品大多是一些易破易碎的小玩意儿,商家不会不知道,对于玉器,我是一个外行,但我估计一个西安人一定有敲诈老外之嫌。穿过化觉巷时,会遇到一座大寺院,叫大清真寺,我去的时候,寺院已经破烂不堪了,走到门口的,就看见几个大柱子艰难地支撑着寺的主体,摇摇欲坠,于是我没有敢靠近它。好长时间没有去过那里,寺院修葺了还说不定。
开元商城在钟楼的东南角,这应该是西安所有商店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家了。许多人在等人约人时就选开元外面的喷泉下。在我的印象中,这里似乎每天有商业活动,搭一些临时台子,请一些三流主持人和唱歌的青年人,走走唱唱的,主持人就在台子上面烘场子,台子下面站满了人,那些活动都有一些小礼品,台下那些观众大多为了一些小礼品舍不得离去的呼喊,估计还有一些人是活动主办方的托,烘托活动气氛的,他们往往站在台子最前面,也是喊得最带劲的。我很少进开元商城。听一位西安通说,在西安有三个地方是贵人的天地,中大国际,世纪金花,还有就是开元商城了。我的一个同学喜欢名牌,当然是名牌里面低档的了,我和他进去过开元商城,这一次进去打破了我对开元的认识,原来这里是很平民化的,几乎人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但是世纪金花就不同了。我进去过一次,那是03年冬天,我和朋友在钟楼附近游玩,经过钟鼓楼西边的小通道时,无意中进入了世纪金花。里面几乎没有多少人,看来显然是给贵人准备的购物场所。我们在四周都围着玻璃的漂亮衣服众游走,似乎都感到了些许压抑,服务员拿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没有人问。老早就听说世纪金花里面的服务员眼光是特毒的,她们一下就可以看到你的口袋里,口袋里面的钱到底能购买一件衣服还是一个衣服领子。就在我们出去的时候,有一个服务员问:“请问你们要点什么呢?”不用说,她肯定是新手。那个时候,我们几个人口袋的钱加在一起都买不了他们的一件衣服。
钟楼盘道通往钟鼓楼广场的地方中有一个弹奏着吉他的小伙子,旁若无人的唱着许巍的经典老歌,在西安地下歌手心中,许巍是他们的神。那些弹吉他的大多都会许巍的曲子。我们每次经过时,都会停下来,听一会,试探着感受一下,更想与他们交流一下,当时总没有勇气。上学的时候,连做梦都想有一把吉他,然后弹唱着忧伤的乐曲,走遍大江南北,但是一直没有钱买吉他,当真的有钱的时候,那时的梦想和激情早已经爬到记忆里面,很难找出来了。所以,到现在我依旧痴迷吉他的曲调,但是自己却不会弹奏。
西崔庄,西安很多人不知道西安还有这么一个村庄,我的母校就在她的怀抱中,所以她总是被我记起。初次来到西崔庄,这里和其他的农村没有什么区别,西长安街从村南边穿过时,一些家被市政拆过。我们到西崔庄的时候,西长安街路面还没有整修。我们踩着泥泞进入母校,并踩着泥泞到西崔庄吃饭,那时村里没有几家饭馆,吃的是什么,在哪里吃的,现在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泥泞中,我想,这就是我要上学的地方。向四周望去,那层峦叠嶂的,我还以为是秦岭,到最后才听朋友说,那只是原,学校就建在原上,现在看不见原,是因为推土机把原推成了平原,秦岭还在离学校20多公里外,只有天气好的时候才能看见,于是我就一直期待天晴,好见识一下秦岭的巍峨,但是西安的秋天让我几乎等待了一个月才看见可爱的太阳。
进校后,学校就封校了,因为西安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我们学校离市区远消息闭塞,网络和通讯也中断或者不畅,所以之后一天才知道,也因此没有能亲自去暴动。听那些亲身经历代人说得很玄乎。第二次进西崔庄时,西长安街路面已经整洁了,路边也有了高大的路灯,600路公交从这里通过。西崔庄那些商店仿佛是一夜间开的,饭馆,招待所,话吧,网吧,烤肉的夜市,卖包子的小贩等等。最夸张的是短短一年时间开了成十家大小不一的网吧,网费从每小时两块直降到五毛钱。我的经济学老师讲市场供求关系时曾夸口,学校外面的网吧是不会倒闭的,但是没有两年天气那些小网吧终于歇业了,看来他也没有吃透高深的经济学原理。在我的印象中,西崔庄的饭馆老板是特别会做生意的,他们的饭比其他地方便宜得多,盖浇饭的米饭随便吃,几个大男孩子通常就叫嚣三碗不过岗,而与此同时西安其他地方餐馆早就对米饭附加收费了,看来我们享受了好几年便宜。还有一家川菜馆肉炒拉条子做得极具特色,离开学校后又几次都专为了吃那家肉炒拉条子特意跑到西崔庄,现在回想起来都眼馋。后来再去的时候,那家饭馆换了老板,饭也没有原来的味道了,听说其他几家的盖浇饭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吃,米饭也收起了钱。以前我以为只有一些垃圾学校外才会出现的东西,在纪律森严的名牌学校应该杜绝的,比如招待所,当过走过交大外沙坡村,我的想法瞬间被改变,嘿嘿,名牌大学生也是年轻人,交友就是广泛,年轻气盛一点也不假。宿舍几个光混总喜欢讨论西崔庄那家招待所便宜,后来大家一直认为和学校餐厅正对面有一家浴池,下面的招待所每天十五元夺冠。后来隔壁的有个哥们交了女友回来偷偷地说,其实还有更便宜的。我们问在那里,他却不说什么了。后来知道了他原来和招待所老板商量好包月的,再几个月后包月都嫌贵,干脆就搬出去在村里租房子住。好客的他一再说他的地方多么多么好,诚意邀请我过去耍,他给我做饭,但是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去,现在回想起来很可惜。毕业几年后我离开了长安县,自然就淡忘了这个被一群伙计称为鸟不拉屎的地方,只是偶尔想起肉炒拉条子,就回忆起那一段美好的往事和那一群叫我神仙的伙计。
边家村不是一个村,有人说它是西大的学生宿舍。我第一次到边家村是在我刚到西安不久,那个时候看惯了西安的高楼和城墙还有林立的高校,竟然不知道西安还有像边家村这样有声有色的地方。他们是活在一个被社会发展遗忘的地方,多年来,这里形成了一种特别轻松的职业,这种职业不是人人都能当,它对人的户籍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安房东。不晓得外地怎么样的,反正我所认识的西安房东,即使他们没有任何工作,每天打麻将看电视,每月都有数千元不等的收入。边家村房东收入的多少和房间的多少成正比。所以他们非常乐意将一间大房子加工成中等房间,再将中等房子用木板隔档制作成小房子,然后拉上网线,装上吊扇。不清楚事情真相的人还会说西安的房东还真仁慈,为房客装吊扇,拉网线。其实这里面的猫腻是很大的。他们往往拉一兆到两兆的宽带,对外宣称百兆光纤,然后给各个房客分,真正用到每个房客的宽带到了下载东西时就剩下十几kb了。然而各个使用 宽带的房客每月给房东缴纳三十到五十不等的宽带使用费,天知道房东每年给电信缴纳不到五百块宽带费用,算下来,每月光宽带费用就够一个跑业务的大学生一个月的忙活了。再说装吊扇,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西安居民用电每度不五毛多一点,但是到房东收房客电费时就成了每度电八毛甚至一块。这样算,如果房东有空调恨不得都租借给房客了。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边家村的个例,西安各大城中村都一样,我把这些写到边家村这一节仅仅是巧合,没有针对这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村落。
边家村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他的文化气息,而是脏乱。当然脏乱不是这一个城中村,但是估计到边家村已经是一个尽头的。估计这里的房客每天不敢多喝水,因为村子某些房东竟然为了省出空间,将厕所建到街道里面,而且一个街道往往只有一个厕所,碰见雨天,上一次厕所身上就要背几块砖垫一条路,不然就别想进去有些厕所,而且上厕所时间都不得以压缩要最快,因为里面的气味实在太难闻,估计一个月都没有人清理。有些就更甚了,有闲着没有事的老者在厕所外支起桌子收费,我肯定这绝对不是管理费用,因为他们不曾对有所管理。厕所对面可能就是卖早点的摊贩,也真的难为他了,谁叫这里寸土如金呢。到这个绿树如茵的村庄,我的最大感叹就是,话吧生意火爆,虽然一分钟只有五分钱,但是还有好多话吧,里面打电话的一个个要排队等候。问老板:“生意不错嘛?”老板说:“哪里嘛,一分钟五分钱没有利了。”说话没有几天,就又在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话吧。
我没有在边家村多呆,想想西大的学生都成了这样的,有一些悲哀。给我的伙计说了,他说:“现在西大老校区都是一些研究生和一些成教和自考生。”他的意思是西大总体是好的,只是一些研究生和成教自考生乱了,我不清楚。后来到了交大和西工大,才知道事情的情况。
上学时看了一位网络大侠写的有关红x,里面有关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里面写了许多有关边家村的情节,所以我固执地认为边家村文化气息浓厚。有一次路过边家村,想在村里找出书里面写的那家诊所,但是这里诊所太多,找不出是哪一家。现在的学生,身体真的不好,动不动就生病,有人反驳,我的证据就是小小的一个村庄,没有多少人,诊所一个接一个,要是没有生意,估计早倒闭了。
我的一个朋友就长期住在边家村,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舍友给他打电话,说准备二百块钱,他发现了一个好事情,朋友一再追问,该人才说,他看上了一个好手机,才二百块。当时幸亏朋友见识多,骂走了卖手机的人,他对舍友说那个手机是假的。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边家村有一种人专门做手机模具的买卖,后来在街道上走的多了,西安其他地方我也遇到了不少这样的诈骗贩子。朋友说,那些卖假手机的大多都是瘾君子,这种人最好不要惹,他们很多都是当地的地痞流氓,还有一些瘾君子他们不卖假手机,而是直接偷东西,那镊子在菜市场溜达的,或直接入室的。边家村房客时而有被盗事件发生。其实边家村大多人都是特别诚恳的,沿街的饭馆小老板就整天污其抹黑的,但是他们辛勤的劳动,用血汗钱养活老小,每天笑嘻嘻的,饭做得并不怎么有特色,但是量大,大家都喜欢在那里吃饭,感受老板的乐观。我问:“老板,你这里的饭不错哦。”老板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咱们讲究的是信誉和服务态度,有的家的饭早涨价了,但是咱家还是没有涨,你们学生也不容易。”他还以为我是学生。但是感觉老板说话人听起来很舒服,于是和朋友就多喝了一碰酒。一年后,我的那个朋友从边家村搬出来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白在哪里住了。”我问他自考考过了几门,他说也就一两门。如果一个人连他考过一门还是两门都不清楚的话,他说的话肯定有所隐瞒。他的舍友后来说,那小子是一门都没有过。好家伙,在边家村两年竟然一门都没有过,那时候我就在担心他的前途,没有想到他在社会上混了两年后依靠老掌柜的的大力支持在兴庆宫东门口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饭店,他说盘店用了一百多万,说的轻松的,这些钱让我要挣一辈子。之后就没有再去边家村了,偶然路过时,只是眼睛望着车外,心想,边家村,你是不是一个村呀。
三爻村外地很多人不认识这个怪异的名字,我也一样。他的成名来自于旁边的三森家具中心。600路公交经过时也只是报三森这个名字,而以前我的舍友每次到三森时都会说车出了市区,终于要快了。而电子报站的声音也在瞬间变得悦耳动听。我隔壁一位仁兄会模仿电子报站的声音说话。“三森家具中心到了。请下车各位乘客,车辆在行驶中,随时有刹车的可能,请你扶好坐好,各位乘客如果在您身边有老弱病残孕妇及抱小孩的乘客,请您主动让座。上车的乘客,请您向后门里移动,下车的乘客请您向后门移动准备下车。各位乘客公交乘车指南9600135,公交投诉热线9600138。”在车辆乘客比较少的时候,600路车还会放经典的英文歌曲《寂静森林》。这是我对公交600最怀念的地方,即便我的博客也找到了那首经典的老歌作为背景音乐。三爻村由两个独立的村落组成,南三环和电视塔将其阻隔开来。西三爻村民一边响应市上的号召拆迁,还一边不停的加高房屋,进去的人们很难找到出去的路,七拐八拐的,下面全是一些小餐馆,小招待所。村子外面是大名鼎鼎的百安居和易初莲花,里面的服务员大多都在西三爻村吃饭,外加师大和政法的闲人都暂居在这里,所以人气特别的旺。毕业那年的暑假,班上有一大半的人都委身下榻三爻村,一时间这里流氓满天飞。我去过两次西三爻村,一次因为找同学,另一次还是找同学。没有多呆,甚至没有下意识的记住这里的路,因为我知道同学不会在这里住不了多久,而我一而不会在这里多去几次。因为村西边已经拆了一半了,第二次去时,仅仅剩下村口的几家,房子是新盖的,不知道市政上要不要他们拆迁。听老婆的同事说,市政拆迁要给当地居民很多安家费,钱是按户籍发放的,一家分下来几十万。于是在分钱之钱,那些适龄男青年赶着最快的时间结婚,一些女孩子也早一天达成了做西安本地人的终生梦想。
生活没有随着西三爻村的拆迁而结束,村民带着自己的儿媳妇总有一天会得到政府分的房,寄宿的学生也在短时间内再次流亡到瓦胡同村,或者更远的东三爻村,那些整天在村外买一些旧书,盗版书的商贩也只是改变了做生意的地点而已,不变的是麦德龙的超市依旧营业,百安居和易初莲花并没有大降价,客流量甚至没有什么减少。公交车经过西三爻村是不报村名,而说成电视塔,一些人们不知道经过这个小巷子里面原来有一个小村子叫西三爻村,里面有许多的闲杂人,有许多的餐馆和招待所,不过这里现在叫南三环,路将村子埋没,文明的道路经过了这里,它没有歇息一直走,然后这个村子就没有了,多年后,在西安某县志上说,这里是西三爻村遗址,人们会说,怎么还有村在路面上,村民怎么睡觉,车子怎么开呀。
东三爻村,西三爻村遗址的东南边,里面人潮如水,接踵摩肩,房子大多加盖到六层,西三爻村没有了,所以东三爻村的房价又要上涨了,又房东还准备加高房子。我的一位好朋友在东三爻,他学计算机的,为了学习计算机,自己的大学报名费都花了,学了一年,总感觉老师教的不好,太慢。干脆自己买一台电脑自学,学校的课彻底放下了,不报名,考试前也不复习,终于因为挂科太多没有拿到毕业证。但是另外的一位朋友说他不是因为挂科拿到毕业证,而是他没有交报名费,学校肯定不会给他毕业证了。不过他想得开说:“我才不在乎有没有那破毕业证呢。现在我唯一遗憾的是上了这个破大学,交了一年的学费。”我问他计算机学的怎么样,他说没有学。这让我想起一篇的话“书非借而不能读也。”电脑也是,不是自己的才能好好学习,真的有了自己的电脑终会被一些东西所迷惑的。
后来我工作了,一位老板就是东三爻村的房东,为人特别豪爽,我叫他杨哥,不过遗憾的是,我的工作并不怎么理想,我们被一个山西老西骗了,我仅仅是浪费了一些时间,他却为此损失了好几万块。不过他说他才不在乎这么多钱,这个我是知道的,人家毕竟是西安房东,有钱。他说:“我后悔的是认错了一个人。”我说:“杨哥,你错在为人豪爽。”他点点头。后来,我去了咸阳,我们通了几次电话,他一再约我去他家,我去过一次,就没有在联系,我想人家是西安房东,也有自己的交际面,我一个小人物,毕竟没有交集的。其实到现在,我还特别想和他一起喝酒,谈天说地。他喝酒喜欢说:“小周,你现在随便喝,不过给我留下三杯。”这话的意思是,他知道我不胜酒量,怕我喝醉,而要我在走的时候和他干三杯。
听西安房东说东三爻村不久也要改造了,到时候可能就成了现代化的小区,或者命运和西三爻村一样也说不定。我不希望这么一个个人潮涌动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村落变成了没有活力的钢筋混凝土,朋友说,开发的脚步是历史的必然,不是说挡就能挡住的,看来是的。
李王村,分南北两个部分,公交600报站时说北里王骨科医院,所以人们记住了北里王,而忘记了南里王村。我在南里王村住了两年多,所以对让它很有感情。如果没有航天六院的存在,估计就没有南里王的繁闹,所以南里王也和西安其他城中村一样成为某单位的附属。但是与那些大村落相比南里王仅仅百来户,房东家的房子大多也仅仅只有三层,有两户人家盖到六层,被同村的人成为首富,也难怪进到它的家就等于走进了单元楼,黑乎乎的,本来我们也想租住的,一打听,房子竟然二百多块,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的房东是一个老头,整天没事,就是在家门口看着进入房间的人,已发现陌生的面孔,立马就叫住,问人家事干什么的?我们住了两年多,没有一户人家丢东西。以前还嫌房东管的严厉,等到搬到鱼化寨时才认识到房东的用心良苦。南里王村只有一家招待所,一天要五十块,比其他地方贵了不少,所以我们生怕有朋友过来。至于餐馆也仅仅在村口的那一排老旧的门面房。所以诺大一个村落,环境好了许多。房东照例没有工作,每天都有好几家人在门口讨论国家大事,讨论都市快报,讨论都市碎戏,讨论空写来风的小道消息。在我的印象中,老房东的信息一般最灵通,得到的消息也最准确,唠嗑的声音也是他最大。日子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就是做饭吃饭,唠嗑,睡觉。老房东爱花,他的院子,楼房上满是各种各样的花,老夫妻两个每天早上把各种各样的花从楼下搬上去晒太阳,下午又一盘一盘的搬下来。我只知道老头叫李毛娃,老太太到现在也不知道名字,老头子喊她的时候就喊“哎”。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相隔几十米。老太太也是机灵的知道老头“哎”的时候是在说她。估计就是两个不善言辞的人,如此走过了一辈子,老头没有叫过老太太的名字,老太太每天举案齐眉,孙子对奶奶也是呼来唤去,但是谁又能说他们没有过爱情呢?一年后老头病了,好像是胆结石,做了手术,于是人呆了许多,他不再门口大声谈天说地了,老太太每天照顾着他,两人依旧没有谢谢。我没有仔细看老头的眼神,估计也和他的性格一样内向,但是老太太在几十年前已经读懂了他,所以相濡以沫。那一年老人家没有时间管理他的爱花,所以一些已经凋零,数量也少了许多,每天是老太太一个人每天搬着花忙上忙下,几个月后,老头病慢慢好了,依旧“哎”着老太太。
房东媳妇,房东媳妇是家庭主妇,他没有搬过花,甚至在房东病倒也没有花太多时间照顾老头。但是她始终是一个勤劳的女人,就像老太太那样。每天都在拖地,一天拖四次,二十几平米的院子,她从前拖到后,再从后拖到前,来回四次,甚至拖地的拖把都被他分成四个。然后就是洗衣服,她喜欢洗衣服,洗自已的,儿子女儿的,丈夫的。但是从来不洗老人的衣服,可能是老人不愿意他们洗。她每天都在洗衣服,冬天亦如此。想来在家呆的时间长了,就想找一些事情做,好证明自己生存着,没有被遗忘。
航天中学,这里唯一一所省级重点中学,虽然在南里王村对门,但是里面没有南里王村的孩子,在航天人的眼里,南里王也仅仅是一个乡下而已。所以他们的孩子理应在乡下的学校学习。航天中学本来就是有钱人孩子的成长天地每个星期五,排队接孩子回家的大多开着车,车牌号在某一方面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比如说陕o。凤栖东路只有239路公交车,不过没有经过航天中学,但是每年高考那一天还是有不少家长堵了路口,惹来了交警指挥交通。
北里王,一个原上的村落。四周是荒郊野岭。所以村子被烤肉的包围,空气就没有南里王清新了,房价也就便宜,但是很少有人在那里面租房,老婆说,吃肉的光着肩膀,长相狰狞,从那里经过就觉得不安全。兴致来时,我和老婆会沿着500路向大雁塔走去,路旁除了形象宣传墙外,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上到原顶可以俯瞰西安南郊,一切尽在眼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步行从长安路到吴家坟,再折回,这里面有太多的记忆。里王村一个置身与农村与城市之间,又可以超脱两者,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时贴换。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村落始终还是跟不上城市的节奏,所以毕竟还是会被城市所吞噬。我们搬出里王村时,南里王的社区高楼已经建成,估计不久这个村落也会成为遗址。
我们从南里王村搬出来很急,房间留给了我的好朋友,房租仅仅八十五块,而同期同样的房间已经涨到100好几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后,我们没有再去过南政法对面的西崔庄,没有吃过美味可口的肉超拉条子,甚至都没有机会乘坐公交600路。
吴家坟其实没有坟的,是一个村名。我的一个外地朋友说西安好怪,地名喜欢带一个“坟”字,很不吉利。吴家坟,估计他的名字应该很早了,西安人大多比较恋旧,老几辈人可能一时性起给这个唐南城墙遗址外的村落起了这个恐怖的名字,然后就被后辈们传下来。我没有深研究这个隐晦的村名的来历,但是人们欣欣乐道的接受,并且快乐的在这里生活,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叫人们改掉这个名字。吴家坟村落其实早已经找不到了,看看周围,东边是陕师大,西边是长延堡商城,里面基本上没有本地人,说是商城,其实也仅仅是几排不像样子的门面房而已。但是不可否认,西安个大商城难得有这几排小门面房人气旺。吴家坟被三个高校环抱着,这里简直是寸土如金,周边的高楼没有其他地方金碧辉煌,林立如柱,就是这样子的现状,所以东西大多物美价廉,深得学生喜欢。在吴家坟,你时常看到的是路边是各种各样的小摊贩,买着说不出名道不出姓的小吃,卫生在这里基本不流行,你不用担心自己提着包包,手里拿着东西吃,吃相不雅观,放眼望去,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吃,吃着这些东西,不乏谈笑文雅的外教,气韵不凡的白领,一身革履的业务员,臃肿华贵的夫人……。吃几乎成了吴家坟不变的主题。当然,来吴家坟的人不仅仅是吃来着,逛长延堡商城也是人们的目的之一。吴家坟的衣服,在西安几乎是一个形容词,和康复路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常说康复路的衣服便宜,因为西安大多的服装都在直接在康复路批发过来的,但是我去过好多次康复路,也买过衣服,说起来,吴家坟不比康复路贵,我用几年时间在揣摩这里的奥妙,始终不明白。只是偶尔发现,康复路的人总没有吴家坟人热情,可能那里大多是搞批发的,那些人大多财大气粗,看不上那点小钱吧。
在北校区上学时,经常闲逛吴家坟的阳光网络空间站,那里的机子说不上好,但是办一张会员卡,在早上八点到十点可以享受免费待遇,所以去的人特别多。当然,吴家坟不仅仅只有阳光一家网吧,其他的也在激烈的竞争着,既然西崔庄的网吧能倒闭,拿吴家坟也一样了,所以,从阳光出来,还有一家早上每小时五毛。在网吧的残酷价格竞争下,每天上课的人大大减少。好多大学老师其实是很不在意的,即使课堂仅剩下几个同学,他也能将课讲得津津有味。有一位国际经济贸易与实务的老师看不下去了,放下狠话,下次点名不到者,考试就别想过。在大学者,最怕考试挂科,大学挂科的人数各个代课老师做了严格的控制,往往挂科的都是一些得罪代课老师,狂妄自大的学生。所以,这位老师的话特别管用,第二次上课同学几乎全到,教室几乎满座,代课老师惊呼,你们是几个班?也难怪,看惯了三十个人上课,一下子来了六十好几,不适应也是正常。
杨家村,是政法的附属村了,但是在很多时候,都被人们淡忘。这个村落连接着长安路和朱雀路。在历史中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唐代,朱雀大街是官道,向南直接和子午大道连接,这条道上,各国使节,商贾,大吏,豪宅等等,高大的骏马来回于南国长安撒汗朱雀大街进贡鲜美可口的荔枝。如今,朱雀大街繁华已逝,人潮回绝。杨家村虽然尚在,只是村外再无一物能被人们所赏识,长长的朱雀街在丈八东路以南被拦腰截断,荒凉不堪,几乎人迹罕至。明德门,古长安城南大门,如今遗址重现,但是峥嵘不再。明德门有明德门小区,有人说,如果小区在西安也能称得上“繁华”,就只能是西安的悲哀了。朱雀路上有城南客运站,这个可能是这一条古街道最值得欣慰的地方了。但是真正观察城南客运站,至今大楼上面还写着“临时”两字。客运站和其他客运站比较就不难发现,它的确小的可怜。
人常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这样的骆驼肯定比马看着让人心酸。这可能是我如此感叹朱雀街的原因了。
八里村,顾名思义,就是离城中心有八里地。我在想,有八里村怎么没有九里村?如果各个村名都这样命名的话会省去很多功夫,在城北就叫北八里,南叫南八里。不过,西安的村落不是这样命名的,八里村不是一个村,他以长安路为界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为东八里,西为西八里。东八里里面早已看不见村落的原型了,顺着外流的污水进入,被几排门面房挡住了去路,有好几次,我想一睹它的真面目,但是总受不了它那特有的味道,就无功而返。倒是西八里村,我进去了好多次。有好几次是在街道上闲逛,街上城管呼啸而已,小商贩都往西八里村溜,我被卷在人潮中,进了村子。城管,一只是为了城市的和谐而建立的暴力化的野蛮的非法的但最终适得其反使得城市不和谐的无业游民的组织。在吴家坟因为交通,人流过大等原因,城管没有敢有什么大的作为,到了八里村,交通有所缓解,商贩达到了可以暴力化的理想规模,所以城管到了这里就显得特别的严厉和野蛮。小商贩,城市的路草,只是有的地方比较茂盛而已,而城管就是除草剂,凡是草,一律不留。我不敢想象没有小商贩的城市,没有城中村的西安,可能一座死城就是那样的,无疑。西安最现代化的地方应该在经开区北二环附近,还有广大的高新区,里面没有一棵茁壮的树,没有一个自然的村,现代到现在这样的白热化,没有了生机,像一座不长东西的荒山,尽是石头。又想起了初来西安南郊的情景,大雨过后,秋意寒寒。我的弟弟来到这个城市,西八里村是第一个迎接我们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吃了一碗面,现在已经忘记了味道,但是总想感谢这个一直在我身边的小弟,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在学校转了一圈,我们又迅速的分开。在西安混了好几年了,一直也没有什么名堂,就很少回家,朋友联系就更少了,有一天,我的那个弟弟打电话说他在前几个月结婚了,我有些愕然,但是没有说什么,我一直都以为他是一个小孩子,没有想到都到了结婚的年龄了,前几年他还在省内各地烤肉的,怎么说结婚就结婚?
我总想不通纬二街为什么并不繁华,街道上也有好几个大学,但是总聚集不了像吴家坟或者小寨的人气。在这一点上,雁塔区领导也大惑不解,他们学着小寨那些的商业模式,在纬二街建了一个大的地下购物广场。这个购物广场从我入学开始建立,知道我毕业都没有看见它的真实模样,有些遗憾。我搬出南郊的时候就说,但愿我离开西安之前能够看看纬二街购物广场。两年后的一个雨天,我和一个失恋的朋友到小寨去经过纬二街,我给他说了我这几年的夙愿,没有想到他说,不然去这个购物广场看看。其实说实话,广场的确比小寨那个要大的多,但是依然没有几个人,估计这是雁塔区领导所没有想到的吧。我问朋友原因,他说,可能是因为下雨的原因。我想应该是他的这个购物广场装潢的太好,地段估价太高,导致房价过高,引起物价被抬高,与周围都是低消费群体的矛盾才引起了人气的不旺吧。
小寨是南郊一个很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购物天地。其实我没有在小寨买过东西,听许多人说,小寨商贩很不地道,他们喜欢欺负外地的或者学生,对他们强行推销,恐吓买卖,我的朋友就在那里吃过不少亏。小寨云集了西安的各大骗人伎俩,推销化妆品的,拉人做免费美容的,装瘫装瘸的,骗取车费的等等。初次来到小寨,我总被那些让同情的人拉住,一块两块的施舍,到最后,也就麻木了,对他们躲之甚远。自我感觉小寨的人行天桥设计的很漂亮。有些许仿古的味道。尤其是天桥上那些“大泉五十”(古钱币)装饰,很吸引人。我在想它怎么不设计成汉五铢钱,或者开元通宝,不是更有代表性。嘉汇汉唐书城,是南郊最大,图书最全面的书城,里面环境优雅,书香扑鼻,走进去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一些看书的,但是这里面很少有人主动买书。我不知道这家大厦租起来应该不便宜,想不通这家书店怎么维持的。现在看来我的疑虑应该是多余的,因为最近一次去汉唐书城,发现将隔壁的门面兼并了。小寨好又多西安为数不多的几家人气超市,我进去了几次,都是挤进去的,购物排队就花了十几分钟,不清楚这家超市为什么不扩建呢,一直这样的营业,面对如潮水的人流却无计可施难免有些可惜。
大雁塔,我心中的西安印象,西安没有大雁塔就相当于中国没有长城一样。西安领导们深知大雁塔的重要性,于是围绕它做了很多很有用的宣传和建设,现在的大雁塔集休闲娱乐为一体。到西安你可以没有时间去兵马俑,没有机会逛华清池,但是没有去大雁塔,没有看音乐喷泉就是一大遗憾。说西安不能不说汉唐,汉代留给西安的是一片大规模的汉长安城遗址,这个没有开发的资金甚至技术,但是对唐文化的整理最成功的就是大雁塔周边的各大休闲景点。我的一个朋友来过西安好多次,也到北广场游玩几次,但是总没有见到音乐喷泉,几次悻悻而归,有一次他说他看到音乐喷泉了,是他专门从咸阳过来在北广场边上等喷泉的,我问他怎么样,他说,人太多了。
要停下来记西安的村落了,总感到自己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一些,其实我在西安生活了好几年,对这个地方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就希望他能变的更好,社会是发展的,而我的思想总是守旧的,于是写着写着,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些西安,但是我绝对不是给咱西安抹黑,记住这一点,也许就够了!
-全文完-
▷ 进入海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