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小皮匠的艳遇月色-朦胧

发表于-2008年10月20日 下午4:27评论-2条

小皮匠的艳遇

引子 旧时有一傻子,皮匠为业,马齿渐增,已二十有零,尚不谙男女之事。其父母深恐断了香火,为其娶回一房媳妇。新婚夜,犹恐犬子不懂房中驾御之术,频频嘱咐有加。行礼毕,入洞房,傻子依言褫其妻之罗衫翠裳,亵衣既除,玉体横陈锦榻之上,一览无遗。甫脱毕,傻子即遽奔邻室,取来日常绱鞋所用之针线,妻酡颜微红,轻启朱唇,羞涩低言道:今宵良辰佳日,郎君勿必如此辛劳,早点将息吧。傻皮匠惊恐万状,曰:汝身上有一裂缝,必先缝补妥帖为夫才得安睡。 下面提到的小皮匠可是和上述不解风情的他截然相反的角色哩。 

在小学校门前有一块凹进去的地皮,那是因为学校的前身是前朝某官的府邸,墙门呈八字型排列,历经岁月的沧桑,墙皮早已发酥起泡,露出里面的青砖,也是苔痕斑驳,裂罅累累,成了蟋蟀的好居处。秋风萧瑟,蛩吟声四起,小皮匠选了个向阳处,摆好他的摊子,也就是一些铁鞋砧、鞋掌、木楦、榔头、割刀、枣核钉之类的东西。他,二十郎当年纪,只可惜家贫没上几天学,儿时又不注意卫生,满头癞痢,秃斑点点,亦算瑕不掩瑜,倒也长得朗目星眸,天庭饱满,隆准挺拔,仪表堂堂。

小皮匠平日里戴顶沿口软帽,遮遮丑,可他有一癖,每每用割刀划牛皮鞋底时,他就脱下帽子,时不时会把那刀放到秃头上来回铛几下。让一班小学生见着了,就起哄唱道:秃子秃,盖瓦屋。瓦屋漏,点蚕豆。蚕豆不生,秃子发瘟。小皮匠只当耳边风,顾自干他的活计。

学校门房间里看门的老王,看不下去,就出来斥责那些学生娃子:人家碍着你啦?上课去!看门老王是淮北人,有一年淮河发大水流落到芜湖,谋了这个差使,就在此定居下来。身边还带着个闺女,也已十七八岁大姑娘一个了。虽说没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倒也出落得秋波含水、春山似黛,脑后梳根及腰长辫,有事没事边嗑瓜子边和小皮匠闲聊。一来二去俩人在老王的眼皮底下眉目传情心心相印起来。

有好事者传话到老王耳里,老王暴跳如雷,他瞧不起小皮匠,一心想把闺女嫁到好人家去,至少是个吃公家饭的,日后也好有个依靠。也不能说他的想法不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

可这事由不得大人,毕竟已是新社会了,婚姻自主,何况俩人干柴碰着烈火,他那闺女已暗结珠胎,生米煮成熟饭了呢。

忽而有朝一日,老王在学校门口抢天呼地起来。一打听,这倒好,闺女跟小皮匠私奔走了,留了一纸条,说等混好了,会来接老人家去享福的。老王到派出所报案,人家不受理,说都是成年人,又不是胁迫的,法院也不接手,没证据证明小皮匠有犯罪嫌疑。小皮匠也是外来户,在芜湖没根没襻,查都没法查。老王垂头丧气地走了

周遭的百姓再要缝个鞋子打个皮掌什么的,就要上中山桥,到盆塘沿那儿了。时间一长小皮匠的故事也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三年后的某天清晨,小学校门口突然又挤满了人。老王的闺女和小皮匠回来了,闺女手里还牵着个一岁多点的男孩子,眉眼像及了小皮匠。原来,那次私奔后,小皮匠去了屯溪(今黄山市)投靠他的远房叔叔。叔叔在那儿开了家茶叶店,就让他帮忙打理业务。再后来,他自己赁了门面当起老板来了。这次就是来接泰山一起回屯溪享福去的。老王早已捐弃前嫌,喜孜孜收拾东西,抱起外孙,跟他们上路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月色-朦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比较细腻的文笔描述,
有了许多小说的味道。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期待您的首发文章,问候朋友!at:2008年10月20日 晚上9:43

月色-朦胧-回复会的。谢谢。 at:2008年10月22日 上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