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文字狱,我们不难在隐晦沉寂的典籍之中触摸到文明被戕害的隐痛。泱泱大国,从九曲黄河回肠浊重的摇篮里步履踉跄地出发,历经先秦富丽精工的散文,历经大汉铺排纵横的辞赋,历经建安慷慨悲凉的诗歌,历经才情摇曳的唐诗宋词元曲……然而,在每一个历史仓促的拐弯处,在每一个绿林好汉入主中原的激流中,文学这代表文明与进步的火种,却被那些曾经改写过历史的风流人物所湮灭。反思事件的本身,我们不禁诘问,文学,真的是一种无法舍弃的悲哀吗?
当我们越过人性芬芳的《诗经》,横穿过充满愤懑与失落的草香依旧的《离骚》,将脚步停驻于战国的疆土,在金戈铁马扬起的滚滚狼烟之后,我们寻觅到的,除却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主流思想而外,还有法家的“儒以文乱法”之说。而到了潼关之外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小肚鸡肠的赢政,居然在江山未稳之时,就荒唐可笑地拿读书人小试牛刀,制造了震古烁今的“焚书坑儒”,开创了中国文字狱恶劣的先河。然而秦始皇做梦也没有想到,焚书的烟雾还未散尽,自己的尸骨还未寒冷,从不读书的陈胜吴广便在瓢泼的大雨中一声呐喊揭杆而起,从大泽乡的莽林中直捣咸阳,动摇了他苦心经营的万世家国。而在陈胜吴广旌旗凋敝之后,“乃公以马上得天下,安用诗书”的地痞刘邦和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项羽,又势如破竹地挺进关内,一举颠覆了暴虐的强秦,让“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成为天下苍生的笑柄。至于致死不忘虞姬的项羽,他无聊地投进阿房宫的那一把烈火,我想除了莽夫愚汉为之,读书人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下此毒手的。“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对于伤透了读书人心性的秦始皇,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么?
在秦始皇之后,对文学嫉恨最深的恐怕就是满清王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了,其文字狱之惨烈,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连满脑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忍不住低声叹息:“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粮谋。” 封建统治者鉴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戕杀文学,虽然残暴愚昧,但似乎尚可理喻,而那些原本是读书人的,历经数年寒窗之苦,却因不获功名而视文学为耻辱,这就让人揣摩不透了。汉朝有个叫傅介子的读书人,读书经年,居然弃瓢而叹“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为散儒”,于是投笔从戎。此后,班超也把笨重的简书往地上恼怒地一扔,扬言“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好象天下的读书人都是一副小女子的脸嘴似的。当然,班超投笔从戎之后封了定远侯,这一事例在历史上被大书特书,最后就成了读书人心目中成功的典型。而班超这一成功典型的塑造,致使其后的读书人,在仕途无望之余,便纷纷另起炉灶,或者于金戈铁马中建功立业,或者于杀富济贫里呈英豪之气,或者于官府中谋取一个幕僚之职……就是那个号称诗鬼的李贺,也曾急功近利地声称“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虽然李贺最终没有弃文他顾,但由于陷进书堆太深,结果进士不第,寿命不保,二十七岁便命归黄泉。而流放夜郎的诗仙李白也是想仗剑天涯、行走官场的,可是放浪形骸的他只适合纸上谈兵,一旦打仗或者应对官场游戏,除了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哪里还谈得上功名。不过回头反思,也幸得李白只是个瞎吹牛的读书人,否则,中国的文学史将会因为没有李白而黯然失色。宋朝的柳永,也曾向皇帝主动请缨,渴望能够为虚弱不堪的大宋出一分力,但皇帝不领其情,反倒为其词采倾倒,遣其回归寻常巷陌,安心创作,于不得意间流连青楼,接触底层生活才成就了他辉煌千载的慢词。事实上,比较文人武将在历史上存在的价值空间,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经得起时间淘洗而永恒流传的,是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穿破时空的魅力。
凡俗的生活中我们仰视历代灿若星辰的文学大家,在故纸堆中总会聆听到那一声声冤屈的叹息,元好问的“一钱不值是儒冠!”“书生只合在家贫!”黄景仁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至于几起几落的苏东坡,他因乌台诗案遭贬之后返观人生,也无奈地认为“人生识字忧患始,粗记姓名可以休。”并且教育儿子“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一切,就真正是文学的悲哀了。冷静地审视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他们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入仕”,而一旦入不了仕途,或者因此而惹出祸端,他们就极端地否认了读书的诸多好处,弃之如敝履。难怪清朝诗人吴梅村会说:“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从功利世俗的读书泥淖中解放出来,那么文学于我们而言将不再是一种负担和悲哀,而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载体。如此这般,我们既可以在文学中让浮躁的灵魂有所皈依,也可以让空乏的精神得到充实;既可以在众生膨胀的物欲里寻求一份宁静,也可以在时间的缝隙里觅得生活的意义,活着的真谛。谁,还会认为读书是一种悲哀呢?
-全文完-
▷ 进入高原小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