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对中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分析和教育无事梧桐

发表于-2008年10月17日 中午12:15评论-1条

事实证明:中学生暴力犯罪案件数量和级别正在逐年呈上升趋势,犯罪类型由十几年前的盗窃、吸毒、强j*迅速发展为抢劫、群殴乃至行凶杀人。从2005年起中学生恶性杀人案件在各类青少年犯罪当中显得尤为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比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还要淡漠呢?为什么中学生对人的生命如此淡漠呢?绝大多数人把中学生犯罪归为教育的不得当,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不得当。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失偏颇。从生物学和社会学上来分析,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是由他(她)的生理、心里和外界决定的。因此一个人的言行取决于他的生理、心理和外界环境。在人们的传统意识,学校教育是万能的,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的积累和形成都取决于学校教育。这种观点是偏颇,是有失客观规律性的。我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思想道德的积累和形成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来完成的,三者的责任是平均的,再有个人的遗传因素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中学生暴力犯罪(恶性杀人)的特殊心理

通过近一两年我县三起中学生暴力杀人案件来看,中学生的暴力犯罪主要是心里承受能力差造成的,也就是法国作家左拉所持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人行为。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来分析,人是不断进化演变而成为现在的人类的,也就是说人和动物的本性是相通的,只不过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包括自然的、社会的(道德意识和法律)。人摆脱动物的野蛮性主要是由道德意识来和法律制度来实现的。但是教育的不得当和环境外界因素的刺激,道德意识和法律制度的威慑力就会被动物的野蛮性所击破。动物的野蛮性主要是弱肉强食,为了生存,动物之间就会发生血腥的搏斗,最终是强者(残暴者)杀死弱者(吃掉)而结束。动物的这一属性在人的身上还没有消失,进化论只是进化了生理结构了,而心里(文明)是由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威慑来实现的。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有矛盾,有争斗的,因此动物本性也会时常爆发出来。如果个人的心里承受力突破了道德约束力和法律的威慑力,那么就会发生暴力犯罪案件。

1. 自负型 “天下唯我独尊,我是天下之王,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思想是暴力杀人犯罪的主要动机。表现在动物的野蛮性上就是不杀死对手,自己就无法生存,或是饿死,或是无立足之地。这种野蛮性意识的传播主要是遗传和对下一代的有意灌输。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就经常给孩子灌输:“谁要是敢欺负你,你就往死里打他(她),打坏了,父母花钱给他们医治。”于是在孩子的意识里就有了我为天下最大的观念。当孩子逐渐长大,成为一名中学生时,他们就有了进行血腥屠杀的体质能力,因此中学生暴力杀人的案件才会出现。

2.无畏型 现在孩子绝大多数是缺乏勇气的,可以说是胆小如鼠。因此中学生打架多以群殴的形式出现,倚仗着人多势众。一对一,单挑的现象很少。中学生打架怕吃亏,所以纠集好多帮手参与斗殴,因此容易爆发恶性犯罪事件。这种群殴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是火并,二是群起攻击一个。中学生暴力杀人的出现,往往是一群人围攻了一个,一旦被围攻的人是个亡命徒,也就很容易使他体内的动物野蛮性血液膨胀起来了,就很容易发生鱼死网破的事情。群殴时他(她)一个人突然遭到袭击,时后当事人就会采取极端的报复行为,这也是持凶杀人的主要诱因。

二、教育对策

1、学校教育

如果说现在的中学生缺乏法制意识,那是不正确的。从课堂教育上来说思想政治课有法律知识内容的章节,课下有德育工作者的谆谆教导,再有每个学校都从公安机关聘请专业法制副校长,定期对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系列讲座。现在的问题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只局限于语言文字的说服教育,没有生动真实的警示震慑作用。这主要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保护青少年,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观念制约着。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震慑手下大臣,对犯人执行极刑(千刀万剐、五马分尸)时,要召集所有的文武大臣参观,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这些做法虽然有些残酷,但确实有效。我们的中学都是在哄、敬、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对犯罪的警示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当然品质好的、约束力强的学生是很容易教育的,但是那些顽固不化、野性十足的部分群体,再采取怀柔政策是不行的,必须采取现场说法,直观警示教育才有效。

2. 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现在的文艺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不是很好,大多数作品只渲染暴力犯罪的过程,确没有揭示暴力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也没有表现暴力罪犯所得的到惩罚性结果,因此文艺作品的社会作用就失去了社会的教育意义。我在自己的长篇小说里就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犯罪分子被捕获的详细过程,和处决他时的身体、心理状态。用两个章回来表现杀人案给两个家庭造成的残酷伤害。家庭教育方面,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的长远考虑,不能因小失大,也不能有金钱至上、暴力万能的观念。世界是矛盾的,也是统一和谐的。同学之间、人群之间的矛盾需要化解,而不是升级冲突。“冤冤相报何时了,忍字头上一把刀。”这虽然有些消极,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最有效方法。你有钱,你有权势,这些可以失而复得,源源不断,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是钱和权势重要,还是生命重要?这一点家长应该是最清楚的。

2008-10-17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事梧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很有社会意义的文字。

文章评论共[1]个
云淡风轻3-评论

你分析的这些心理好像不是很深刻,只是表面的。at:2008年10月18日 晚上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