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诺贝尔奖不是中国人的错春梅绽放

发表于-2008年10月17日 早上9:59评论-0条

从理论上讲,中国人有没有得过诺贝尔奖,和中国的人的智力好不好应该是两回事。就和奥运会金牌的数量不一定能多证明中国国民的平均体能一样诺贝尔奖也不是中国人智商足够的资格试。可是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依然需要这枚小金章,正如中国人需要奥运金牌,向世界证明自己,要世界认同自己,始终是我们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心理负担。

诺贝尔奖的颁授有没有政治因素?诺贝尔奖的选择有没有文化偏向?当然有。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除了文学奖与和平奖外,其它四种学术奖项基本上和狭义的政治之争无甚关联,也与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拉不上直接的联系。而且越是往后,这些学术奖项的颁授就越见是得到相关专业领域的认同。原因很简单,物理、化学、医学和经济学等学门已经和世界上其它大部分学科形成了一个跨国社群,自有其内部标准去衡量各成员的表现。一个人行不行,行内皆有默契;一个人的学术贡献大不大,行内也自有公论。

虽然中国舆论界一直比较关心文学奖的问题,觉得这些学术奖项太过专业,难以置喙。可是在我看来,将四个学术奖反而更能说明中国学术体制的水平达到甚么境界,甚至也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因为文学或者还牵涉到更多语言翻译和文化传统的问题;但像化学这样的学科,不只成员多半以英语为“世界语”,而且它生产出来的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世界语”,所以我们比较可以同一条水平线上衡量各国的成就。中国在奥运会上用举国体制胜过了美国,但在诺贝尔奖上,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却是0比309!为甚么两国的分别会这么大呢?历史上的往事姑且不谈,就看今日中国的学院吧,它可以弄出一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吗?其实中国有没有人拿到诺贝尔奖从来就不是“中国人”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的问题。崔琦是中国人,杨振宁也是中国人,但他们得奖时的身份全是“美籍华人”。反过来看,美国那一长串得奖者里竟然接近三分之一是海外出生的移民。假如真有志气的话,我们的目标不该是拥有一位在中国做研究的华人得奖者,而是产生许多非华裔的得奖者。

坦白说,就连文学奖的“空白”也不是“中国人”的错。例如以中文为主要创作语言的高行健,全世界都把他当成是中国人,只有中国硬要把他推给法国;法国自然也不好推却,恭敬地将他列作法国第十四位文学奖得主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春梅绽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紫云山人点评:

国人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别逗留在无诺贝尔奖是不是中国人的错的圈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