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每个上班的清晨,在走出家门、关上防盗门的前一刻,我总是摸摸爱犬皮皮的头,告别它依依不舍的眼神,然后下楼,走上上班那段路。
小区很小,我总爱称之为“四合院”,每天清晨都被各式汽车塞得满满的。已经一个人过了四年,也还将一个人这样过下去。有人说;车其实就是单身人士的伴侣。而且,能自由自在的到处去,一直是我的梦想。我想,今年底,就买辆车吧,选辆最节油的,也让自己有个伴侣,让它陪我到处去。这样,老父亲也可以不再承受从老家来我家挤公共汽车的艰辛,我也不用独自咀嚼老父的辛苦带给我的愧疚。可看到满院子的汽车,我实在担忧:我的车该放在哪里?
院子里只有六棵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树干不粗,但树冠舒展,树叶葱茏,仔细端详,每一棵其实都是一幅画。花草不多,最爱的是菊花。深秋时节,白的,黄的,紫的,开得热热闹闹,明媚了季节,温暖了心情。
小区门口的那条街,本来是单行道,而在早晨,“单行”就名存实亡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这时,我总会站在路边,仔细观察从身边飞驰而过的车辆,犹如在欣赏一幅流动的风景画。偶尔也会遇到个熟人,彼此相视一笑,然后挥挥手。车辆稀疏了,我才会快速过街。前年高速路上的车祸和今年的特大地震,让我感受了生命的可贵。尽管有伤痛有苦难有挫折,但人来世上只有一次,没有比珍惜自己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情。
街对面的小广场似乎多了商业气息,少了休闲味道,我想,这也许正是它被冠以“商业广场”之名的原因吧。广场上的建筑看起来有点突兀,有住宅的,有经商的。记忆最深的是二楼一个叫“圆房子”的咖啡屋,环境非常幽雅。舒缓优美的音乐静静流淌,精致的藤编秋千轻轻摇荡。这是一个可以让心灵彻底放松的地方。也是在这里,我学会了喝不加糖的咖啡。略微苦涩的味道里,却能品尝出不同的韵味,直至满口留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完美的境界?咖啡如是,生活也如是。
小广场及四周也许是这个小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了,只有到了黄昏,它才真正回归它原本的面目,成为人们休憩之地。这时,它是孩子的游乐场——孩子们在这里开碰碰车,坐小火车,在气垫床上蹦高;它还是附近居民的休闲聚集地——人们坐在树阴下的石凳上,一边照看着尽情玩耍的孩子,一边谈天说地;它更是小鸟的天堂——成千上万的麻雀飞到这里,栖息在树上,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有时候,我把自己也融入这份和谐与恬淡里。幸福,是不是就这个样子?
小广场对面的那家那药房总是早早的就开门营业了。我是个“讳疾忌医”的人,生病也不愿意吃药,更怕打针。每每走过这家药店,我忘不了的是站上门口那个体重称。我是个不敢让自己长得太胖的人。虽说顺其自然就好,可我总固执的觉得,无论到了什么年龄,女人一定要保持自己最美的样子。所以,对我而言,胖是断断不行的,于是,就少不了在饮食上虐待自己,还得坚持每周一、三、五起床慢跑。
电影院大部分已经改作它用。记得最后一次在这里看过的电影是《再说一次我爱你》,刘德华主演的,我是被与电影同名的主题歌感动后来看的,故事和歌曲一样,都让人落泪。每天早晨的八点零五分,“流行美”的几个女孩子,都会在店门口整齐的跳她们自己的韵律健身操,那活力能感染很多人。我就是被她们的青春美感染走进店铺的。其实,她们是懂得美懂得艺术的人。我的长发被她们的巧手轻轻一挽,再别上三个漂亮的紫色发夹,人倒真的多了几分别样的韵味。掏出三百元,也是心甘情愿。
与“流行美”仅一步之遥的“鑫鑫书店”应该是这个城市生意最好的书店了。这个书店最多不过三十平米,尽管老板另外还开了家分店,店面比这里大三倍,可营业额却只有这里的三分之一,难怪有人说这是块“风水宝地”了。如果时间还早,我都会走进书店看会书。杂志类最爱读的当然是《读者》和《意林》了,我尤其钟爱《读者》。这是本能塑造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的杂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事如何纷繁,爱、真、善、美都是它不变的主题。烦闷时,失落时,悲伤时,浮躁时,它会让我回归自然、平和、恬淡、美好,回归最真实的自己。有时候,我读到喜欢的文章,又因为赶上班时间来不及读完,我就买下来,边等车边读。 所以,很多时候,在那个固定的我等车的地方,人们总会看到我拿着本书,在聚精会神的读。上车时,同事总会问:“又读到好文章了?”我就笑答:“是的,文章叫《舍不得想让你输》。”
一直是个容易被感动的人,感动于一段故事,一个瞬间,一种精神。《舍不得想让你输》,是我不久前读到的一篇文章,真挚得让人落泪。这种感动,会在我心里存放很久很久。
想起一个叫“生命的赌徒”的人。是的,我舍不得让你输,而让我输,你舍得吗?
-全文完-
▷ 进入雨之天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