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沉默的温暖娅莎

发表于-2008年10月13日 下午3:19评论-3条

文/娅莎

林音,娇小的体态,婀娜着,从久远记忆里,一路款款而来。

藉着岁月甬道的折光,我看清了林音和我,以少女的姿态,伫立于晨雾中的江边﹔仰面躺在冬阳暖照的坡地﹔依偎坐在朗月映照的静湖边﹔漫步在学校空寂的操场里,一幕幕,清醒得紧,于眼前一一展现开来。

那年高一,一天上午语文课时,班主任引来一位娇小赢弱,温柔可人的女生,向大家介绍道:林音同学是从宁波才转入到我班的新同学,让大家欢迎她的到来!

老师的话音刚落,讲台下,顿时暴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把台上的林音窘得满脸通红,忙不迭地向大家鞠躬致谢。

这个娇羞的女孩来到我班后,她的聪慧和美丽很快就被大家所认同。她是那样地安宁、娇柔,声若小猫,说话时,与其听,毋宁看,从她的唇语中,我读懂了每一个字句,甚或,不说,我也能从她那双清澈美丽的大眼睛里倾听出她的心语,我俩心灵如此契合。她秉性讷于言,而慎于行,由于性格的诸多相似,不久,我俩自然走到了一起。

林音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由宁波的奶奶一手带大,这是她第一次回到重庆的父母身边来,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她家离校稍远于我,处于同一方向,每天清晨,她会来到我家约我一同上学。因学校紧邻江边,有时,时间尚早,我俩喜欢来到临江的城墙边,静静伫立,凝视着晨雾紧锁的江面,听着那轮船的汽笛一声紧一声的长鸣着,我俩沉湎在各自的心境里,把少女的一缕缕情思缭绕在那浓雾之中,良久无语。那青涩的少女情思呀,浓得犹如那弥漫江面的晨雾而难以化得开。放学后,我俩也是常常走到最后,漫步于学校空寂的操场上,倾听着各自不着边际的温言细语。

时日渐长,我俩更是亲密无间,如影随形。

最难忘的是,一次林音父母因工作要外出几日,基于我俩要好,她父母特地事先来到我家,要求我父母同意让我去她家与林音作伴几天,达理的父母慨然应允,我俩得到这样难得的独处机会,都高兴得紧,于是,开始了这难忘的几天惬意生活。

在这几天里,每当放学回家,兴奋且放肆,我俩把家里的“梅林”罐头撬开来,配和着她父母走前为我们备下的蔬菜,在煤气炉上一阵胡弄,搞得烟熏火燎,如玩家家似的甚觉有趣,晚饭后,来到她母亲所在研究院附近的小湖边,在朗月下,沿堤漫行,耳闻着草丛里的虫鸣,任凭小风习习轻掠颜面,静心聆听着这夏夜里万物生长的声音,温润入心,这时的林音禁不住会用她那纤柔的音调,哼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来,我也会应和着,歌声柔柔飘荡在夜空里,那刻,我俩感觉好幸福、好浪漫,回家后,洗漱完毕,紧拥着躺在月光斜洒的床上,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星,嗅着对方浴后头发上残存下来好闻的香波味,毫无倦意地把话题从总角年代的趣事绵延至对未来的无尽遐想,长夜里,无边无际的呢喃不已,就这样度过了一生难忘的几个甜蜜温馨的夜晚。

我俩的亲密交往,持续了约一学期,就嘎然而止。林音的父母由于工作无暇照顾她,遂把她又转入到郊外的学校住读,直到她离开这座城市时,我俩已很少见面。于此,距离让我俩开始了长达几十年来的书信交往。

在资讯发达的当下,林音似乎仍然生活在万古时代,一直喜欢采用书信的形式来和我保持着亲密联系,连电话也是极少启用。她说她喜欢看到情感通过文字,在洁白的信纸上透着墨香肆无忌惮地渲泻,然后,把这些纸质的宝贝小心翼翼收藏起来,时而,坐在微风轻漾的夜晚,时而,坐在晨曦铺洒下的餐桌旁,将信纸舒展开来,静静的赏阅,并一同伴着沁人心脾的咖啡和香甜的早点,将信里的温情一并吞食。

无奈的我,迫近她的固执,只好顺应,用我喜爱的依金笔,蘸上她喜爱的蓝色墨水和认可我的娟秀笔迹,写下她期待的文字来。

不过,她欣赏音乐倒是与时俱进,总是利用最好的音响来达到满足听觉的需要。她喜欢那音效还原到本真的状态,她时常欣喜自己长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能捕捉到他人难以感知的些微之音,认为那正是能极致表达出音乐思想颠峰的声音,也感谢上帝赐予了她一个富于幻想的脑子,让旋律在她脑里所勾勒幻化出的一幅幅唯美画面里随意荡漾,从而架构出似真似幻的精美音画情景来。她常对我说,音乐和绘画能达到完美的融汇,一个音乐家能用美妙音符所表达出来的如画意境是最为动人的音乐,而一个好的画家,作品里具有很好的音乐意境,也一定是一幅律动、憾人的画面,而文学家则能将两者很好地予以结合,用文字勾画出一幅幅有着乐感的生动画面来,于此,让受众能极尽发挥出自己的想像力,以此来享受、领略到其中的绚丽。

林音从小擅长绘画、书法,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建筑设计,多少体现及发挥着她的专长,她的爱好广泛,对音乐、文学、历史都有较高的修养和鉴赏能力,特别令我吃惊的是她还会安装收音机和制作许多的工艺品,她的桥牌也打得非常好,她所表现出的聪慧时常会让人折服,在她的照见下,我感到了自己太多的差强人意来,她总是能时时鼓舞着我的生活,使我有所改变,从而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林音这种左右他人的能力,是在极为不经意间完成的,她外在的柔弱与内在的丰厚形成强大的反差,使人难以置信在那娇小赢弱的身躯中居然能储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林音现在的生活倒是蛮充实有趣,让我有些徒羡不已。她白天致力于工作,晚上,常在旋律的缭绕下,恣意挥毫出一幅幅唯美的图画来,或者,一杯上好咖啡,一本喜爱的书籍,就足以怡然地伴随她度过长长的黑夜。

林音时而也写写博客,只有三两笔友,且访问设限,对此,她说,现实中喧嚣尘上,已让她厌倦,不想在博客继续这恼人的闹,她属清静无为之人,这样的她,更能认真与朋友作深切的交流,以达到精神充分的愉悦。她如此崇尚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让我感慨万千,我深知,这是我无法达到的境界。她这种态度反映在方方面面,凡事,她宁可精,毋可滥,足以令人钦羡。

多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林音都一直坚守着那那份单纯,一如既往地持以质朴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生活、爱情,她的这份单纯无时不在感染着我,左右着我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态度。

只是让我心痛的是,林音的个人生活一直处于孤单的境地,她说她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

她曾有过短暂的幸福婚姻,夫君是她大学同学,两人经历了多年的至真爱情,而走到了一起。新婚不久,当他俩还沉浸在甜蜜之中时,厄运降临,爱人患上了肝癌,很快离她而去。这一致命的打击,一时在精神上,彻底击垮了娇小年青的林音,那段时日,林音经历了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我好担心她无法承受这样的苦难,频频致信极尽关爱,陪她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以后,林音一直独处,她拒绝了众多追求者,她宁可选择独身,也不违拗内心来凑合一份没有感应的生活,她如此对待爱情的认真态度,十分令我感动。

林音,让我感到了如此心灵自由的生活,远比苍白烦闷的婚姻桎梏着内心的生活来得惬意得多,这将死的灵魂,谁来拯救?于很多人而言,只等来世了,所以,她看得太多,所谓幸福与否,常常不过是人们聊以自慰的一种口头禅罢了,于心灵,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她认为:人的一生中,精神生活的丰富足以弥补孤独所致的寂寞,爱情,于人而言,能得到,是人生的美妙,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强求不得的,她期盼,但不急待。于是,她仍旧悠然自得地过着她想要的生活,这也是她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所致。她对许多问题充满智慧的洞见,常常令我惊动,在她娇弱的身躯里,蕴藏着怎样的一种憾人的能量呀?是如此的坚定,又是如此的睿智,这是多年来生活铸造的?还是与生俱来的?我总是无法确定。

每次林音的来信,都能让我感动良久,看着她那工整的仿宋字体,精美的文字,浪漫的情怀溢满信纸时,我都会感动得涕泣不已,温软之情油然而生,她总是能娓娓道出我心中一直沉默已久的话语,在书信中,我俩的话题,常常是天南海北,广为涉及,在很多观念上我俩都达到深度契合,准确无误把握到彼此深深的脉动,当然,也同中有异,但从来不用争执来获得统一,仍然保留着各自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权利。

几十年来,我俩之间达成的深度默契,毋须过多言语,只是通过一年中鲜有的几次书信就能触及到对方心中的隐忍,在宣泄内心郁积并得到及时舒解后,如此涅磐,萌芽出新的思想,且使其勃发、浓郁生长起来。这种相互的籍予是幸福之源,我经常是枕着如此的幸福,脸上漾着舒心的微笑而欣然入梦。

文字所带来的如此沉静的温暖,如此深切的愉悦,多年来一直在心湖里缓慢成长,时而轻漾起阵阵涟漪,始终让人念想不已。而今,我把这一则私人日记予以公开,没有经过林音的同意,已是有违她了,我只是想晾晾内心这份沉默已久略显潮湿的温暖,仅此而已。

只想说,林音,你是我生命中,最为欣喜的遇见。

此刻,晨曦已来临,搁笔之际,我看见新的一天,太阳正在冉冉升起。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娅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追月点评:

人生能难得一知己。为朋友快乐,为朋友高兴。

文章评论共[3]个
追梦寻梦-评论

人生能有这样一位朋友,是福气!问好娅莎!at:2008年10月17日 清晨6:19

娅莎-回复追梦寻梦友,请教一个问题,我每次上诗歌,本来是分了段落的,可是发表出来却没有,不知是否操作有误? at:2008年11月21日 下午5:07

诗情划意-评论

娅莎有如此知交,甚感高兴。祝福你们的友谊天长地久,起初看时还吓一跳,以为是情书哩?嘻嘻!问好!at:2008年10月17日 中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