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章与人的背面无的散手

发表于-2008年10月11日 上午10:07评论-3条

上班路上,忽听一个声音叫我,原是晓平,硕士毕业两三年,适在学院教授高职语文。他说:“你真是作假高手,又为他们炮制出一本论文集。”我说:“论文是大家写的,我不过辅助结集而已。”他说:“其中有我一篇,我却不希罕这本书。”我说:“可是那篇,是你自己投到学报来发表过的。”他说:“放心,我再也不会向你们投稿。”

我叫他停一停,待其他人走得远了,才说:“你可以看轻学报论文的质量,可在处人方面,有件事我得和你说一说。”我想说的事情是,因他第二篇来稿的一些过节,他与老教授产生隔膜,迎头碰面也冷若冰霜,在我看来亟需化解。老教授年近七十,满头白发,搞了大半辈子学报,又专研究元典文化与文章学,在对论文的判断方面,我一向自叹弗如。教授认为:他以某作家与某小说作为议论对象,却没有针对作者及作品进行必要交代;文章很笼统,结构不清晰,须加一级小标题予以切割;参考文献不合我们学报规范,需要一一调整。当然教授也充分肯定:此文论证透彻,表述细密。教授独自判断完毕,仍恐有失,叫我再看一遍。我完全赞同教授的意见,他便同晓平在电话里交流。晓平显然不愿接受,比如对前后两点,他认为这是写给“圈子内的人看的”,有没有交代都无所谓;他的参考文献遵照了某某国际标准,自不必再按我们要求的国家出版总署建议使用的标准修正。冷却一段时间,教授再叫学报一位女士当面向他转达修订意见,他仍持同样态度,且扬言收回论文,道是不必在学报发表。此后,他与教授碰面,教授屡想招呼,他脸一别就过去了;倘若我与教授一路,他则视教授如无物,只和我大谈特谈象棋,而且用了极为怪异的腔调。

我本不在意,但慢慢发觉,他似有意为之,教授的心头也堵得紧。那边我已劝过教授了,说您一大把年纪,不必与年轻人动气。现在既然和年轻人相遇,我便也想对他说:观点可以保留,却不必在人际间设置障碍。其实,此前我已在另一硕士的家里和他谈过这篇论文了。当时我刚读过博导王吉鹏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文字,说他观点严重老化,完全出自几十年前的“阶级斗争”思想;结构极度混乱,根本没在作者的有效掌控之内;语病多如牛毛,加上标点符号的错用,一篇之内竟达三四十处之多。我先谈王吉鹏,再谈他的文章,说在论文规范与语言规范方面,两者的毛病相通,似乎还没入门。我也提到参考文献,“无论你采用什么国际标准,只要你向此一学报投稿,你就必须符合此一学报的规范要求。”我还自信满满地宣称,“即使我没读过你的论文,但只需略一扫视,即能立刻指出其中的许多是非。”众目睽睽之下,他没反驳,似已默认。

再往前一些,教授曾细致修订过他的第一篇来稿,后来在学报发表了,现在又收入到这本论文集中。对语文教研室的每一篇论文,教授几乎都是细致修订、当面指正的。只要对比一下原稿与定稿,其修改的力度之大,远非一般编辑、加工可比。而其原稿的主要弊端,仍在结构及语言。比如前两个部分与第三部分游离,必须完全删除;标题与正文不对等,除非将它改变成修订后的标题;语言颇为散漫,散漫得已经没有力量,更体现不出句式内部的严密逻辑。只是与第二篇论文相较,作者与编辑并没发生冲突,互动还算凑和。

我也作学报编辑,我和教授的心态一致:尽可能地发现、培养学术人才,尽可能地帮助作者提高科研水平与论文质量,尽可能地完善每一篇来稿,尽可能地将学报办得规范而谨严。我正想从这个角度,将他与教授之间本不必要的间隔消除。但我根本没有机会叙说,因他更多的议论足将我欲言又止的表达扼制。他说,“但凡四十岁没评上教授的任何人的文章,我都不屑一读”,“倘若一个人四十岁都没评上教授,他还能有什么学术水平与竞争能力?”我反复强调,以年龄、职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不仅狭隘,而且荒谬;只有以思想、灵魂、真知灼见贯注于学术,学术才真正有价值。我也例证他所佩服的一些博导,其文章与专著同样多是垃圾。他虽不否认,却仍坚持己见,“中国今天的学人,哪里还有思想?所以年龄与职称,就是评判高低的最重要标准。”末了他说,“还是等到周末,让我考验考验你的棋艺。”我说:“以你现在的状态,什么也考验不了。今后还是不下棋的好。”

我们下过有限的几盘棋。我们都会象棋与围棋,下象棋我盘盘输,下围棋他盘盘输。后来他只要求下象棋,并希望我能进步得快点。我们也曾聚餐,餐桌上大家唇枪舌剑,结果发现他只关注他所研究的现代文学方向,动辄引用某某学人的观点;他决不相信《易经》或《道德经》的玄妙识见,也许还没读过《论语》或中国思想史、西方哲学史。当然我只是推测,也许正因他缺乏广泛的学术参照,缺乏更多的文化视角,缺乏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缺乏从身边人事发现光亮与奇迹,他才那般封闭,那般孱弱,那般经不得碰撞与感染。

乐于以小圈小套闭塞耳目的人们,往往自视甚高。而我这些言语,本意只在助人破除圈套。于他,不知是否多少有点用处?我所悲悯的是,文章与人、文章与道的关系,一直有很多人,至死都不明白。

2008-10-10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湾清泉点评:

细读了三四遍此文,感触颇深,“乐于以小圈小套闭塞耳目的人们,往往自视甚高。”作者用心良苦,只可惜,我想文中人就是读完此文,大概也就来个嗤之以鼻!他也算青年才俊吧,从作者的描述看来。但正如作者所言,一个心胸狭隘思想封闭的人,再年年青再有为也经不起碰撞经不起考验。
这样的人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但愿大家能略略体会此中一二而有所收益,也不枉了作者的一片心意。
叙述流畅自然,语言朴实严谨,思想深刻锐利!
建议精华!

文章评论共[3]个
离昧-评论

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历代先贤都致力于打造一个浑然一体的学术思想,实非易事.at:2008年10月11日 晚上11:57

秦岭-评论

感谢你的文字!从中,我学会了很多。问候朋友!你得到了从上帝而来的快乐!at:2008年10月12日 早上9:01

独抱清秋-评论

厚实,尤其最后一段说得在理。困在小圈子,自然失去心胸和气度。小圈子小气量在网络文学中特别多,它最终会影响限制网络文学向上发展。at:2008年10月25日 凌晨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