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
贵州之行虽然短暂,但是却也给我留下了几许浅淡的印象,那些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那里不一样的民族特色和不同的语言,仿佛让人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切都颇具特色和富有韵味!
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凌晨,火车站附近却依然灯火灿烂,人来人往,一派热闹和繁华,原来这是贵州的省会贵阳,虽然这是一个山城,占地面积却也不小,依山而建的房子高低不等,拥挤却又序地排列着,把一个城市的繁华和喧闹衬托的恰倒好处!
车站边上依然热闹,叫卖小吃的,拉客人住宿的,或者是摆小摊的,似乎夜还没有深,生意还刚刚开始。我揉着惺忪的眼睛,看着身边的一切,只见几个老妇人背着一个竹子做的篮子,头上包着白色的布,行色匆匆地往山坡上走去,我觉得奇怪,说这是什么地方的人啊,老公说这里是少数民族的人比较多,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呢,这只是你看到其中一部分而已!
后来几天下来我确实感觉到了当地人不一样的穿着和打扮。因为老公在一个叫安顺的地区,那里居住着苗、布依、仡佬等多种少数民族,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年纪大点的妇女们喜欢穿着的衣服,大多是自己手工制成的,有蜡染的还有印染的土布,虽然花纹和色彩看起来似乎比较粗糙,但是却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那些衣服大多是藏青色的,而且上面印染上白色的小花,或者是色彩斑斓的图案,热烈是细碎的小花,还是大幅的人物刺绣,都灵动出彩,美丽朴实的一如那些女子脸上憨憨的笑,特别的温暖!
车站旁边有兜售这些服饰的小店,包包的,挂画的,手工小饰品,或者是服装和鞋子等等各种式样的东西都有。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因为这里拥有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还有著名的“龙宫”,是一个神奇的地下溶洞,因此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非常的多,所以这些路边的民族特色小店的生意就非常的红火。我们回来的时候也顺便买了几个手工艺品,是一个个蜡染的小手袋,朴实而又绚丽的色彩,让人忍不住就喜欢上它了!
车子开过村边山寨,经常可以看到包头巾的女子,或者是蓝色的,或者是白色的,都用简单的布缠绕而成,耳朵上还挂着长长的耳环,依稀看去亮闪闪的,后来当地的人们告诉我,那是银饰品,传统的风俗和习惯,他们喜欢在耳朵上挂一副长长的耳环,象征吉祥还是什么吧我想!背上似乎都是一个个手工编成的竹筐,赶集或者买东西的时候喜欢把杂物放到篮子里去,有的还把自己的孩子也放到竹篮里背着,听说有的人可以背一两百斤的重物,我听了为之一诧,我想这也许是他们从小就锻炼出来的缘故吧,所以习惯成自然了!
二.(饮食)
贵州人喜欢吃辣,什么东西似乎不放辣椒就不叫美味了!他们家家户户都自己种辣椒,然后在丰收的季节里用绳子把成熟的红辣椒串起来,一溜溜的挂在自家的楼顶上,墙头上,风吹日晒,想吃的就拿一把下来炒菜下面,长年累月都是如此!
去的时候因为已经是凌晨了,于是在车站附近的小店吃了碗面,面是米粉做到,色泽洁白,放在开水里烫一下捞起来,然后放上绿色的葱花香菜,红色的辣椒油,细碎的肉沫或者还有其他的佐料,那味道真的是鲜香辣爽,确实有着地道的贵州风味!我向来是很少吃辣的,但是这次却吃的津津有味,老公笑着说我也好象变成了贵州人了!
接下来的几天,吃的东西似乎真的离不开辣椒了。无论是火锅还是炒菜,饭店里几乎都是油烟滚滚,辣味冲天,炒的人不觉得呛人,我们闻着的却咳嗽个不停。腊肉火锅是用当地有名的烟熏肉和辣椒一起煮,然后里面加了大葱香菜,豆腐,色红味麻辣,吃的时候真正的让你感觉到“热情似火”了,嘴巴里辣的一塌糊涂,脸上还满是汗,因为我们是南方人所以真不吃不习惯这么多的辣椒,虽然烧的时候我还吩咐了少放辣椒,但是端出来的菜依然是红色的,色泽红润,味道确实也挺不错的,就着这样的菜你起码可以多吃一碗饭,因为太辣了,所以只能够用白米饭来冲淡辛辣味,所以我们吃的多了似乎也就很正常了!
在一个叫“狗场”的地方,我们看到一些当地的人们喜欢在路边支一口大锅,里面放上猪身上的杂碎,什么猪肺啊,猪肠啊,猪头肉啊,反正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什么都有和在一起敞开锅子烧,锅是老式的农村用的大铁锅,下面烧着旺旺的柴火,用几块石头支着锅底,不盖锅盖就这样朝天烧,然后飞起来的木灰顺着风掉到锅里去,火灭了烧肉的人就对着柴火吹几口气,呵呵看到这个情形我仿佛看到了原始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朴实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演绎着。社会进步了,但是在这个地方却依然存在着最原始的亨煮方式。而且我看到吃的人特别的多,他们就着一口小碗,里面似乎是放着一些佐料,有香菜辣椒等,然后卖杂碎肉的摊主就把煮熟的东西捞起来在案板上切成大小的等的肉片,吃的人就沾着佐料,然后就着大碗的白酒,那情形似乎真的是很美味的东西,因为看他们吃的样子就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满足和快乐,不过我看吃的人大多是一些来赶集的老人和妇女,年轻人吃这些不多,几乎很少,也许在他们的眼里这样的美味是体会不到的吧?我们看着但是却也不敢吃,因为确实感觉不怎么卫生!不过我想在这里你很能够体会什么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感觉了!
猪肉在这里似乎是当地人的最爱,集市上卖的最多的是猪肉了,这里一摊那里一摊的,买的人也多,也许在当地肉是最美味的滋朴品了吧?他们喜欢在节假日的时候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砍上一大把肉,然后倒上大碗的酒,吃的不亦乐乎!当然在这里几乎是没有什么海产品卖的,就连我们沿海城市最普遍的螺蛳,鱼也很少见到,听当地人说在大些的地方也有这些东西卖的,不过他们不怎么喜欢吃!
在那里吃了几天的辣椒面,辣椒火锅,竟然吃的上火了,嘴巴也溃疡了,痛的我好几天不能够吃别的东西,老公笑着说这就是你贪吃的下场,呵呵其实在这里除了辣的你还真的吃不到别的味道呢?所以不吃辣的人也就要变的“喜欢”上吃辣的了哦!
三.(赶集)
因为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所以买东西都要到十几里外的集市去买,而有的东西非得等到集市的时候才有。这里的人们喜欢赶集,当然他们不叫赶集而叫着“赶场子”,我想这样的名称应该是得益与当地的一些地名吧?附近的几个地方竟然叫“猫营,狗场,鸡场”,初到那里的时候,我听后觉得很有趣,真的地名还可以取的如此朴素和简洁,我想也只有这个古老而朴实的少数民族才有吧?他们这里传统的风俗和习惯真的让人有一种反朴归真的感觉,似乎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集市上卖的东西很多,热闹和喧哗似乎和我们这边没有什么不同,唯独不一样的是当地卖的一些风味小吃,各不相同。还有摊子上的衣服竟然是七八十年代就有的东西,比如健美裤等,我们都已经很少看到的东西,在这里却依然卖的挺好!我不竟讶异与当地人的朴实和自然的美,他们似乎对穿着打扮自成一套,我行我素,流行和时髦似乎不适合在这里蔓延生根,偶尔有几个打扮入时的姑娘走过,便会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
不过在这里你可以自在的穿梭,然后买喜欢的小东西,小吃,但是却不能够还价。我们买东西习惯了和店主谈价格,在这里却不然,你如果和他们还价他就会说:我们这里不还价的,定的多少就是多少,你想买就买不想买我也不勉强!他们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很理直气壮,不刻意,不做作,似乎告诉我们他们赚的不多,所以不想喊价,只是心安理得的卖自己的东西!说真的一时之间我们都有点不习惯呢,不过几天下来算是领会到了,一件十来块钱的东西就不要还价了,还了的话最多给你便宜五毛,多的就不用说了,后来我们买什么东西干脆就不还价了,入乡随俗了起来!
四.(记录)
在这里安静而又朴实的乡下小镇,其实让你领略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无论是人和人之间的淳朴,还是对身边事物的喜好,人们总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个性分明,敢爱敢恨,但是却又热情好客,让我记忆尤新!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是那里还是给我留下了几许或浅或深的印象,朴实的民风,古老的传统,绚丽的服饰,麻辣鲜香的食物,还有别样的语言,都带着浓郁的他乡韵味,让来的人欣喜,让走的人流连!
已经离开那里好些日子了,一直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但是却一直没有时间,今天终于可以好好的坐下来记下这些片段了,虽然不是很完整,但是却也是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一个念想吧!当做纪念也好呢!
-全文完-
▷ 进入释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