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的朋友来电话说,他带回去真空包装的蒲儿菜,按照介绍的方法烹调,怎么也找不到在淮安吃的味道,可家里人却都抢着吃个精光,还不停地说,好吃!下次一定多带点回去。
蒲,是一种野生的水生植物,又名香蒲。蒲苇韧如丝,那是老蒲。初生的蒲心蒲茎很嫩,可以食用。人类食用蒲,历史久远,《诗?大雅?韩奕》:“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可以想见几千年前即有人将蒲菜烹成盘中美味了。但淮安的百姓们不知是不愿考证诗里的事情,还是对诗里的考证不愿接受,都固执地传着一个故事,说首开吃蒲菜之先河的是淮安籍巾帼英雄梁红玉。相传,南宋时,梁红玉与丈夫韩世忠镇守楚州,在一次抗金中,她和部下被重重围困,敌军只围不攻,意在消磨和等待时机,将他们消灭。内缺粮草,外无援兵,野菜都已挖尽,只剩下河里长着茂盛的无边无际的蒲苇。也许是梁红玉出身卑微,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淮安境内水田较多,盛产蒲草,少年时代曾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卖钱度日,对嫩蒲可食用有所了解,曾用它度过饥荒;或许是老天相助。她挽起长袖,伸出素手,层层剥去老叶,那雪白纤纤的茎煮之,食之,果然味美。那河中之蒲,割了又长,取之不尽,让这女子和她的兵将们挺了过来,最后战退了金兵。因此,蒲菜在淮安百姓们的口中留下一尊贵的大号:抗金菜。
蒲生长在沟河池塘湖泊内,生命力特别的强,但不是什么地方的蒲都很好吃的;非淮安本土的蒲吃在嘴里有点涩,还夹带点苦。究竟是水土问题还是品种问题,还没有人研究。也不是淮安所有地方长的蒲都可作为原料烹调出美味的淮安蒲菜来的。淮安的宾馆及大饭店用来招待贵客的蒲菜都是专门选择天妃宫等处的优质蒲心蒲茎,因为那里的淤泥深且肥沃,蒲从很深的淤泥中钻出,蒲心及内部的嫩茎就长得特别地长,特别地粗,特别地壮,吃起来也就特别地爽口,是其他地方的蒲无法可比的。到淮安吃蒲菜是不受季节限制的,春天,夏天,秋天,可以美美地吃,冬天也可以,不过,比平时金贵,因为那时是从淤泥中挖出的,很稀少。人们对蒲菜的赞颂像对莲一样美好:出污泥而不染。当然,说得虽是蒲菜,可暗喻的却是梁红玉。因为她在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下,兵荒马乱时,曾与母亲随大批难民流浪到镇江,后来沦落为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业,在世俗的人眼里是一个地道的风尘女。
剥去蒲的外皮,那初生的茎白皙如玉,鲜嫩无比,仿佛一触之下即可迸溅汁水,水灵灵的,娇贵得很,淮安人可是天底下最知道怜香惜玉的人,他们都习惯于轻而柔地唤为蒲儿菜。
在淮城,有谁没吃过蒲儿菜?有哪一个家庭妇女不会烧蒲儿菜?蒲儿菜,可以与肉圆子烩,可以与猪肘子烧,可以与豆腐煮,还可以做成馅包饺子,做法多多,不胜枚举。不过,不论怎么做,都是不加有色调料的,因为谁都不愿让心中白白净净的梁红玉变样。生长蒲的地方可以说在全国很广泛,但惟有淮安人对用蒲做菜的研究最肯动脑筋,也最富有想象力,几年前又开发出一道菜:虾米扒蒲儿菜。它是选用本地产优质蒲儿菜、大虾米、猪油、高汤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的。鲜红的虾仁象征着将帅,蒲儿菜嫩白如软玉,整齐排列在长盘中,犹如玉女列兵,美目生津,其味鲜美爽口,清香嫩滑,沁人肺腑。它还有个别名:红玉列兵。真可谓煞费苦心,又独具匠心,因为色香味俱全,又含深厚的文化底蕴,2002年还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评为中国名菜呢!难怪每次朋友们来淮,坐到桌上,听着介绍,尝着,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再上一盘!
-全文完-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