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称大兴镇关心村一幢三层居民楼发生火灾。接警后,指挥中心立即指令清远区消防大队火速出警,赶往现场灭火。
清远区消防大队的官兵行动迅速,从接警到扑灭大火,只用了二十分钟。然而,现场惨烈的一幕却让在场的消防官兵大吃一惊,短短的二十分钟时间,大火竟然夺去了10个人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仅有18岁;另外,还有两个深度昏迷者的情况也是十分危急,早就被等在现场的120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
闻讯赶到现场的省、市部门领导立即召开现场会紧急部署有关工作。为尽快查明火灾原因,决定由消防、公安刑侦等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
调查组一成立,马上开展工作,兵分两路,一路负责现场勘查,收集物证;一路负责走访调查,收集线索。据报案人和村民反映,当时起火后整幢居民楼浓烟滚滚,虽然卷帘门被烧炸开了,但是没有看到一个人出来,也没有听到呼救声。好像听到有人在外面把门摇了摇,之后就再没有听到任何声响。当时火大烟大,什么也看不清楚。调查人员进行了认真分析,推测现场受害人会不会在起火前就已经被人杀害,凶手为了掩盖罪行,放火毁尸灭迹呢?
围绕推测,调查人员迅速展开走访调查。很快弄清了失火楼房,是关心村村民周海在三个月前租给了个体户马虎,用来办沙发座垫加工厂。厂里有工人12名,平时和睦相处,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的迹象。据周围村民反映,起火前,他们都没有发现有人进出这幢居民楼,也没有发现楼层内有什么异常情况。调查人员又对厂里工人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进行了全面地走访调查,均未发现问题。
勘查人员在火灾现场,没有找到人为放火的痕迹证物。综合两路人马的情况,人为杀人纵火的推测被排除了。那么这把夺去十几条人命的大火又是怎么燃烧起来的呢?大家陷入了沉思之中。但是有一点,他们非常明白,要找到火因,就必须找到起火点及助燃物。经勘查,二、三楼过火痕迹并不严重,初步推断起火应该是从一楼开始的,而且一楼堆满了许多加工用的海绵,也具备火灾的部分条件。海绵马上成为勘查人员关注的焦点物证。
海绵的成分属于聚氨脂,本身有自燃的特点。有人提出会不会是海绵自燃引起的火灾呢?通过对现场海绵的碳化物勘查分析,与自燃产生的痕迹不吻合。因为海绵引起自燃与火灾现场燃烧痕迹各不相同,另外,海绵自燃需要的温度至少在200℃左右,而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分析,根本不可能达到此温度。很快这一疑点又被否定。
在分析会上,又有人推测可能是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从勘查的情况看,加工厂一楼、二楼都设置有员工生活区,而且在一楼发现的两具尸体就是在靠北角的生活区找到的。生活区自然少不了生活用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火灾。但是,很快这个推测又被排除,因为勘查人员并没有在现场找到生活用火的器具。
根据经验,调查组马上想到会不会是电气短路引发的火灾呢?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勘查人员迅速把室内的电器都搜集起来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除了连接调压器的地方有一个短路点之外,再没有短路的痕迹。而该处短路点又刚好在调压器上,与海绵位置相距甚远。并且该厂使用的是空气开关,一旦发生短路就会立即跳闸,根本不会引发燃烧。
眼下,还剩下的唯一推测就是抽烟引发火灾。然而,勘查人员在现场并没有找到因烟头引发火灾的痕迹证物。同时,经现场实验表明,燃烧的烟头掉到海绵上时,因海绵是发泡物,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泡沫物把着火点包围起来,将空气阻隔,烟头会很快熄灭。
种种可能、推测,都被一一排除,使失火案变得扑朔迷离,充满玄机,调查组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正在大家焦急万分、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楼卷帘门左侧的一个奇怪的工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最初勘查时,看到这个工具,大家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就没有在意。现在,在种种可能、推测不成立的时候,调查组感到现在回过头来把眼前这个未知的东西弄清楚,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决不放过任何一点蜘蛛马迹。按照以往的经验,种种可能、推测被一一排除后,看似失败,实则是离真相就越来越近了,往往就是从一些细小、枝节的地方找到突破口。大家围着奇怪的工具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翻来覆去地仔细检查分析,根据结构认定是一个电器化工具。因为上边有一个调压器,从上面引出两根导线,接出一根很细的电热丝;工具的一端直接接到了电源插座上,如果没有停电,工具就会一直处于通电状态。纵观工具周围,火烧痕迹十分严重。尤其在电热丝的垂直上方,整个屋顶的钢筋混凝土楼板都被烧得钢筋裸露,证明该处火势曾十分猛烈。显然,这里就是最初的着火点,而且该工具与火灾应该有着直接联系。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调查组人员感到十分欣慰,总算理出一些头绪来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求证。
调查组将奇怪的工具让周围的村民看。村民一看,说这是切割海绵的工具,还比划着告诉调查组:把铁丝加热后,两个人一人拉一边,将它放到需切割的海绵上,海绵就会被弄断,冒出的浓烟味很难闻。
调查组一听很兴奋,大家的分析判断看来是正确的,摆在面前的就是一个自制的海绵切割工具。它利用调压器的电刷来控制电压,通电后接在两边的铁镍电热丝发热,工人便利用电热丝的温度对海绵进行切割。勘查人员做了一个实验:把现场的物证调压器和完好的调压器电刷角度进行对比,确定物证调压器的电压当时处于70——110伏之间。然后,在现场制作了一个海绵切割工具,通电后对海绵进行切割,每隔10伏一个档次,进行了三十次模拟实验。发现电压在70伏的时候,电热丝停留在海绵中24秒就可以引燃海绵;电压在100伏时,停留时间约为4秒,海绵就会着火;电压在107.5伏时,停留时间2——3秒,就会让海绵着火。由此推断,一楼死亡的两个人就是负责切割海绵的工人,符合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海绵切割的逻辑。法医尸检的报告也证实,两个人的确是被火烧死的。
所有的证据都支持这样一个结论:火灾发生前,有两个工人正在用电热丝切割海绵,由于电压过高,引起海绵瞬间燃烧。两个工人躲避不及,被当场烧死。从现场来看,除了这两个工人的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外,二、三楼的8具尸体都完好无损。尤其是三楼的7具尸体,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灼伤的痕迹。不过,这7个人的衣服都被熏得漆黑一片,初步判定是浓烟窒息而死。
勘查人员通过提取海绵成分分析,海绵中含有俗称山奈的氰化氢,属于剧毒物,人吸入后会在短时间内死亡。为证实海绵燃烧构成的危害性,勘查人员在着火的一楼现场点燃一张海绵。海绵产生明火后,燃烧速度惊人,在1分40秒的时间里,整个二、三楼都弥漫着熏人的烟雾。通过目测,此时要想在楼层内辨别方向十分困难。不言而喻,在一大屋子海绵猛烈燃烧时,短时间内将产生多么猛烈的火焰、多么浓密的毒烟。在这种环境下,要让毫无防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人逃离现场,根本不可能。
调查组为进一步印证结论,又委托省消防研究所进行了海绵燃烧时毒性实验。海绵燃烧产生的氰化物短时间内就使小白鼠死亡,表明海绵燃烧时产生的浓烟扩散之快、毒性之强。加之,居民楼楼梯设在屋内的中部,极易形成“烟囱效应”。着火后,热流量对流速度加快,剧毒浓烟通过楼梯口迅速向二、三楼弥漫。加上海绵着火后燃烧迅速猛烈,浓烟扩散速度快,对于被困人员来讲,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可能还来不及呼救,就已经被毒烟熏倒。
离奇火灾案,终于真相大白,罪魁祸首源自自制的海绵切割工具,闪电杀手则是海绵燃烧产生的氰化物。这起火灾,由于安全意识不强,疏于防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惨重损失,教训深刻,向忽视安全、不讲科学的人敲响了警钟。
-全文完-
▷ 进入川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