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几个客人,虽然国庆已过,我还是将准备自己吃的那盘炝黄瓜端上桌与大家分享。说来也怪,黄瓜上桌,其他菜没人动了,那盘中之物转眼间就被一扫而光。
黄瓜似乎是四季皆宜的,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钙、磷、铁、钾、钠、镁等,尤其是含有的细纤维素,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废物排泄,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新鲜黄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还能有效地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因此,常吃黄瓜可以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黄瓜是一道菜,不论炒、炝、腌,均称佳。而炝则是蔬菜、水果兼得,无论是夏日还是冬春,因其肉质脆嫩、汁多味甘、芳香可口,总给人一种脆而爽的感觉。
近十年来随着温室栽培技术的推广,黄瓜既没有了宋朝陆游诗中的那种“白苣黄瓜上市稀……”的一瓜难寻,也没有了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元旦进椿芽、黄瓜……一芽一瓜,几半千钱”的昂贵,它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且四季都可享用。
炝黄瓜得选“头戴黄花身披利刺”的,给人有青春的感觉。那小小的一朵黄花,虽已是昨日的。但昨日黄花也珍贵,那是它鲜嫩的标志;而那满身的利刺,扎得你手心有轻微的痛感,才可证明它的青春仍在。
黄瓜,按年龄大小可分两类。小的标志是“戴花带刺”;大的则无花无刺,并带有黄色之条状文身,也即老黄瓜,它起皱,转硬,发黄,乃至暗淡无光。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默守常规的人常用一句话来形容有闯劲的年轻人:“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如今想来,长刺也是需要资本的,是青春的表现。
当青春不再,那满身的刺便在不经意间一个个无声地掉落。棱角不再,任性不再。尖锐的不再尖锐,犀利的不再犀利。温婉了,珠圆玉润,伤心时,不再痛彻心扉;高兴时,不再满心欢悦;愁,是淡淡的,喜,亦是淡淡的。
炝黄瓜,与炝芹菜,炝苦瓜不一样,炝芹菜苦瓜是要将其下开水淖一下的,而黄瓜因其皮肉鲜嫩青白,瓜瓤玉色芬芳,总博得食客怜香惜玉而放它一马。
桌上,客人说炝黄瓜现在很流行。开始我想不通。后来细细想来也就理解了,当年尼采对欧洲受到美洲“淘金热”的传染是这样描述的:“思考时手里也拿着表,午餐时眼睛还盯着证券报……”今天的中国,与尼采时代的欧洲比,“淘金热”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因为忙,所有繁琐的都来不及考虑了。流行是一种时尚,流行是当代的一个名词,人类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一种一种的流行加起来的吧。现在流行的炝黄瓜,已故美食家汪曾祺当年对其做法曾概括为四个字:切、调、腌、淋。其实,现在因瓜的选择余地大,可挑嫩的,小的,因此,还有更为简单的做法:拍。那就是把黄瓜平放在案板上,拿起菜刀,侧身,一刀巴掌下去,整条黄瓜全部崩裂,然后再优雅的在上面轻划几刀,就可入盆了。就这么简单。接下来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加入油、盐、味精、蒜泥、糖醋、香菜或辣椒油等,翻动,一盘应时小菜就大功告成了。
吃炝黄瓜,还有一点别忘了,把握时间,现做现吃,一小时以内,才能吃出美食家汪曾祺描述的“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的那种感觉。否则,搁久了,黄瓜蔫了,就没了脆的劲了。
-全文完-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