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江苏淮安。
沿翔宇大道奔驰十余里,就是楚州。周恩来纪念馆就坐落在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一侧,按北京中南海西花厅1:1复制的西花厅位于纪念园的深处西北一角。
其实,西花厅是一座典型的晚清时期建筑,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登基后为其父——摄政王载沣修建的摄政王府的西花园。后为北洋时期的国务院,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北平特别市市政府。1949年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才移住进去,将其作为办公和生活的场所,从此一住就是26年。这是西花厅里一处总理生前办公兼会客室里的一块牌子上介绍的。
登临了宝塔式的纪念馆,走过了陈列室的生命历程,瞻仰了广场的青铜塑像,就来到了一座四合院的下面。四合院站在数十级台阶上的平台里,正对台阶的门上写着“西花廰”三个烫金大字。原来,西花厅到了,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首先看到的是停放在台阶下的总理座驾红旗轿车。乌黑发亮的“红旗”雍容典雅,大方潇洒,但是没有真皮座椅,没有冷暖空调,绝对算不得舒适豪华,比起我们现在的一般家庭汽车,都要逊色很远。只有大灯边飘扬的两面五星红旗,显示了主人非凡的身份和风度,这一点又是即使豪华如劳斯莱斯、宾利、奔驰也不能比拟的。
西花厅都是木质建筑,雕梁画檐,可以想见当年的豪华气派。不过,这里的西花厅是1998年为纪念他诞辰100周年而建造的,只有10年过去,暗红色油漆已经有些斑驳,灰色的琉璃瓦也不再鲜亮了。试想,总理当时入住的西花厅已经风雨飘摇了半个世纪,又是怎样的模样呢?据《红镜头中的周恩来》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差的机会,为了保护和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总理回来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想到这里,对总理的敬意更浓了。
走进小院,一片葱茏。可惜是秋天,不是海棠花盛开的季节。据说,每年初夏时节,后院里的海棠花盛开,每棵树上开满了红色和白色的花朵,芳香四溢,引来无数彩蝶纷飞,蜜蜂嗡嗡地叫着忙个不停,在此优美而宁静的环境里,蕴含着盎然生机。
“海棠花现在依旧开得鲜艳,开得漂亮,招人喜爱。它结的果实味美,又甜又酸,开白花的结红海棠,开红花的结黄海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真像花果山。秋后在海棠成熟的时候,大家就把它摘下来吃,有的把它做成果子酱,吃起来非常可口。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你散步的时候,有时约我一起,有时和你身边工作的同志们一起。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了它们,离开了我们,你不会再来,你到哪里去了呢?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我不禁想起了邓颖超1988年4月写的这篇《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心里却下起了一阵酸楚的暴雨。
记不清具体有多少间房子,倒是对总理的卧室特别记忆犹新。除了一张黄色的书桌和陈旧的高低床,几乎再无长物,如果用陋室来形容实在是再恰当不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千年前刘禹锡的这句话简直就是专为总理说的。
走过卧室门前,一阵幽香飘然入怀,原来是院里的几棵桂花树正在露蕊吐芳。“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这是清代李渔《闲情偶寄》里的话,我忽然想到,总理虽然远去,可是他的魅力之香不是长留人间吗?
离去,心仍在西花厅流连。
2008年10月7日
-全文完-
▷ 进入王先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