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的秋雨,敲打着窗外的枝枝叶叶,而我正在灯下读江郎的“恨赋”,“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掩卷,不禁慨叹,江郎赫赫有名的恨赋要我读来,却并没有理会多少那恨的情绪,倒是对这春秋相继,四季轮回很是感慨。似乎昨天还是炎热得无法忍受的夏季,这一阵阵淅淅沥沥的秋雨,就让冷铺天盖地地打压过来。
我是不是该恨一下这无端飘洒的秋雨呢,因为她的没打招呼,因为她的任性妄为,可是,这秋雨有什么不好,洗去轻尘,送来淡淡的冷,还有,阵阵清音。是的,我无法理解这一“恨”的情绪。江郎说离家去国、壮志未酬、谪迁冤屈都是恨的缘由,也许是吧。报国无门、满腔孤愤、身世飘零确实令人郁闷,那种愁,那种苦,那种怨,那种憾,也许只能放进诗词文章中,而,成诗成文之后又能给谁看,又有谁人懂。也许,这种无奈也是一种恨?
此时,我在读古人的诗词,读不懂地读。窗外,秋雨潇潇,秋风瑟瑟,秋叶飘零,秋夜漫漫,最是感怀时刻:秦时明月汉时关,唐诗宋词元曲,二千年的文明史,让人叹服亦令人悲凉惆怅寂廖。没有谁洒脱不羁开怀长笑,没有多少带着欢乐和笑声的文字流传于世,没有无怨无悔无愁无苦的事件发生。是因为心底有恨看不见爱和欢笑呢,还是看不到爱和欢笑便使心底积攒了恨呢,我不得而知。
于我,什么是恨呢。曾经离家,可那是为了追求心底的理想。未曾有太大的志向,一点一点的小愿望,实现了会欣喜,实现不了叹一句力所不逮便放下了。至于贬谪冤屈,曾经在毕业分配时有点儿感觉,但后来的经历,总是让我忘却那点儿感觉,如今再想起,甚至会感激那时的遭遇,因为觉得工作环境不好才会努力,才会有现在的知足。
于我,最大的恨莫过于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文字了,可这份恨要我指向谁呢,只好不去恨。还能有的恨就是写出的文字无人肯读,或者说没有几人会认真地去读我的文字。可有几人会认真去读别人的文字,连我自己都不能总是这样做,那么我又该去恨谁,不恨也罢。我总是要写字的,认真去写,即使不满意,总算是在努力着,便也不留遗憾了。
至于无人懂无人赏,那是我命。纵使只言片语,便能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即使小诗短句,亦能秋空壮阔,万里长风送归雁,然而,隐隐约约中的细腻敏感,凄婉优柔,总是会被忽略,或者,夸大了忧郁没有了洒脱。
其实,茫茫宇宙,遥遥时空,人总是孤独的。所谓恨,不过是孤独到极致的一种心情,尤其是那种无人能懂的无奈。但,成就诗文才有被看懂的机会啊。就像窗外的细雨,只有悄悄地淅沥着,才能让秋一步步走向深处。
-全文完-
▷ 进入雾里丁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