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于母校贴吧发表一篇帖子,发表之后反响异常,被转载于许多高校贴吧。一日无聊时在百度贴吧输入“学校垃圾”的字样搜索帖子,反响更是让我异常。几乎所有学校的贴上都有发牢骚骂学校垃圾的。看来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和典型现象。在那一瞬间,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感觉。哎,更多的话不说,请看下面的帖子:
今年年初,在一位学妹的介绍下,我在网上找到了学校的贴吧,当时的欣喜犹然在目。
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关注学校贴吧。贴吧是个好东西,言论比较自由,比上学校网站有劲。言论自由是个好事,但如果自由的没度,道德没有约束,也未免不是个坏事。
关注贴吧,让我感觉自己好象还生活在校园当中,那种感觉异常玄妙。
看到学校发生的种种事项以及种种千奇百怪的言论,我都感到特别的亲切,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我也会插几句嘴。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我都保持沉默。然而最近我却怎么也沉默不下去了,接二连三的“垃圾事件”让我很想说两句。
至于这篇帖子发表出来之后,会让多少人对我嗤之以鼻、恨之入骨,我不想去想,想的太多我就没有这个勇气。
学校,向来是个传播知识,获取知识的地方。学校好不好,应该从这个层面去考量。
诚然,我们的学校确实有比较垃圾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学校面积和学校建筑面积不够大,和同层次的学校不能比。
比如,我们学校的食堂伙食不够好,就餐面积小,饭菜可选性不够高等。
比如,学校的奖学金不够高,一等奖学金才1000元。
比如,我们学校的老师不够好,职称没有其他学校高,教授级人物不够多等。
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够好,大部分是农民子弟且入学成绩不够好。
比如……
还有许多的比如,但是这能说明什么呢?
首先,你要知道:你来学校是来学习的,不是来享福的。
食堂的伙食不够好。那只是相对的,要好也可以,但是你不一定吃得起。
奖学金确实不够高。但你不是来挣钱的,你是来学习,来为以后挣钱打基础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事,你不能操之过急,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老师不够好。但你不是来看老师的,也不是来投奔老师的,而是来和老师学知识的。学知识,我们学校老师们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学生不够好,当然,好也就不会和你在一个学校了。英雄不问出身,昨天怎么样,我们不在乎,只要不放弃,照样做英雄。劣势只要我们正视,都会变成优势。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升学等等各方面都不错。当然官方的统计资料不足为信,但是你要知道我说的不是官方资料。
至于更多的,我就不再举例了。
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相应的也有自己的不足。如果你只会盯着学校的不足,那么你也会越来越自卑。但是如果你多往好的方面看看,那么你就会很容易悦纳这个地方,并为之骄傲。至于学校的优势,在这里我不多说,学校网站上很多,不能完全信,但足以参考。
我向来认为事物都是相对应的:认为学校垃圾的人,我想自身也不怎么样。
试想,如果自己混得不错,在学校如鱼得水的人会经常抱怨学校吗?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又要说了,学校这么垃圾,让人怎么能如鱼得水?
合肥有句俗话,而且非常不雅:“屙不了屎,尽怪茅坑。”有些人就是屙不出屎者。
自己在学校昏昏度日,最后一无所获却怪学校。呜呼,如此之人,岂不怪哉!
既然学校垃圾,可是有些人为什么偏要往里面进呢?为什么不去一些不垃圾的地方?
说自己学校垃圾的人,往往自己本身就是“垃圾”。奇怪的是,这些人却恬不知耻的聒噪,想以此来混淆视听,推卸自己全然不是的责任。
还是刚才的话,学校好不好,要从传播知识方面去看。
想学习的人,我可以很放心的告诉你,学校的学习风气是不错的,只要你想学,还是能学到知识的。这里的老师虽然不是多么优秀的教师,但是他们大多数都很认真负责,能教给你许多有用的东西。学校及其周边硬件,供你学习之余放松愉悦绝对是绰绰有余的。至于有些富家公子,想来此逍遥渡假,那么我只有忠告一句:还是不来为妙。
学校好不好,问问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人,他们告诉你的往往比较公正。正所谓不出国的人,不知道爱国。在学校里面的一些闲人,他们除了挑学校的不是,那么基本上就是闲着无事,这样的人,只怕哈佛、剑桥在他们眼里也不是什么好学校。
当年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是这样的:大一对学校不太习惯;大二见多识广(参观一些学校,之后)觉得学校并不怎样;大三上学期:“下学期我终于要离开这个学校了”;大三下学期:“我就这样毕业了吗?”临走时依依不舍的感觉。这就是大学三年我们对学校看法的粗线条。有意思的事,原来大骂三年“学校垃圾”的同学,三年后说起学校最恋恋不舍。
人是很矛盾的。
奉劝各位学弟学妹:到学校要尽快确立目标,少点抱怨,尽快适应,三、四年后你会发现你的大学生活没有白过。相反你更多的是后悔和遗憾。
退一万不讲:大学垃圾不垃圾和你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关键看你怎么去看,怎么去拼。再说了,我们的学校,其实并不“垃圾”。
-全文完-
▷ 进入梦秋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