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雨花台冥思灵笔

发表于-2008年10月03日 晚上11:08评论-0条

9月8日上午,随导游到雨花台。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外一公里。面积154公顷。绿化率高达90%。

雨花台这诗一样的名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经询问得知,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而得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被列为“金陵十八景“之一。三国时,现在的雨花台被称做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

虽然知道雨花台有很多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景点,但我们只能按导游安排,看看雨花台革命陵园。作为陵园,纪念碑、纪念馆之类,自然都是后来为纪念而建。

在纪念馆走了一圈,我们了解到,自1927年国共分裂到1949年间,宁死不屈的仁人志士,在雨花台以生命为代价书写大义者不下十万!而且全是些年轻力壮者。除了搜集得小部分骨干人员遗像展出并述补他们的事迹外,绝大部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座陵园的建设是对他们生命价值的肯定,我想,人的生命终归只有一次!他们改变信仰,便可获得生命的延续的重大抉择时,真不敢想象那信仰的力量为什么会那样的坚不可摧?为了一个美好的共同信仰,他们面对死亡而前赴后继!他们以他们执著的生命,唱响一个时代的挽歌。让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胆颤心惊!

苍松挺,翠柏肃,似向英魂敬立。站在高高的纪念牌前,放眼四望,陵园内外皆锦秀,让人不禁想到,就是寻那无数的鲜血和生命化着了沃土,才有今天的满眼青翠与蒸蒸日上的辉煌。

可是,面对熔铸着烈士伟绩的巨碑,面对壮怀激烈的浮雕,面对庄严气派的纪念馆,我却想当年英雄们抗争的巨幅旧照,我却别有一番想法。如今的世界,不就是“三民主义”的世界么?不管哪国那党,上台之后,打着的旗子上不就书写着“三民”么?

所谓“神仙打架,凡有遭殃”,多少不该付出的生命之所以付出,其实就是一个弱肉强食演绎,就是一个历史的兴衰进程,就是“一山难容二虎”的结果。

尚若中山先生再有二十年生命的健康历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得以延续的话,雨花台十万烈士的生命,肯定会呈现出另一种自由的形式。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信仰上的英雄,是最难做的.中国就缺少信仰上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