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静静的看书,忽然外面传来阵阵刺耳的警笛声。一开始没在意,可警笛声一阵接一阵,来来回回,不绝于耳。不免心中一动:“发生了什么大事?惊动了这么些警车。”好奇心顿起,缓步来到大马路旁,以探究竟。
来到路边站定,举目四望,并没发现看热闹的人群,马路边的人们都各干各的事物,非常平静。心中疑惑:“咦!听声音就在这不远处,这么短的时间就处理利索了?”正在暗自猜测,忽然远处警笛声又起。随声音望去,只见由远而近来了一队人马。前面是警车开路,笛声阵阵。紧跟在后面的是四量摩托车,骑车人都穿着迷彩服,戴着头盔。每辆摩托车上都插着一面红旗,随风呼啦啦作响。后面一辆面包车,紧紧跟随。来到跟前才看清,警车车头前面一个大红牌子,红地金字《禁烧巡查》。迎风作响的红旗上和面包车上也是《禁烧巡查》四字。我这才恍然大悟 ,哑然失笑:“原来是禁烧巡查队!”对呀,秋收已到,这是害怕农民燃烧玉米秸秆,未雨而绸缪了。
好好的玉米秸秆,过去可是农民的宝贝。烧火做饭,喂牲口,有的人家还用来打成栅子盖东西。每年秋收一过,晒干的玉米秸都被垛成大垛,储存起来。砍下玉米秸的楂子头是烧火做饭的最佳燃料,每家的大门口都是大垛小垛的。就是树叶和荒草,也都被搂的干干净净,垛成垛储存起来。那时村内村外的柴草垛就是农村田园风光的特殊象征。可是现在不行了,这些东西都被当作废物烧掉了。原因很简单,现在家家都燒蜂窝煤,液化气、电饭锅了。作为运输动力的牲口也都被轻骑挂斗、三轮车,四轮车所代替。现在玉米越种越密,产量越来越高。秋收一到,满地都是厚厚的玉米秸。怎样处理这些“废物”成了让人头疼的大事。明知道烧了可惜,可是不燒怎么办?有这些“废物”怎么耕地种小麦?偶尔有拉玉米秸送奶牛场的,可惜为数不多。何况现在分地分的零零散散,有的想往外拉也拉不出去。原因是留出来的道路都挤得非常窄,玉米秸车非常宽,趟了别人的庄稼是不行的。不趟根本就出不来。于是大家就用最简单的方法:“烧!”结果是烧得漫坡浓烟滚滚,火焰冲天。去年俄罗斯议长竟被浓烟熏得在飞机上 下不来了,绕着遥墙机场直溜弯。一个电话打到了人大委员长那里,这才把那些正在甜蜜梦中的高官们叫醒。浓烟直接影响了国际形象,这还了得!于是自高而下,火急电话直追下来。高的熊矮的,大的熊小的。一直追到七品官——区委书记那里。这县区级的区委书记,在下面是说一不二的皇天。可在波澜壮阔的宦海里面,却是处在最下面的终端。听说被市委书记大发雷霆的狠狠的熊了一大顿。区委书记诺声连连,含冤在胸。因为都烧了好几年了,都顺顺当当的过来了。谁知道俄罗斯议长正赶在这个时候来?再说,上面原来在会上也只是理论性的做了一般性的强调,污染的危害谁不知道!可没说的这么严峻啊!现在又没有得力措施消化这些秸秆,不让他们烧怎么种小麦呢?情况归情况,命令如山倒。于是给有关乡镇下了死命令。机关干部、警力总动员。会同村干部,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向了田间地头。一时间,警车嘶鸣,标语漫天。宣传车播放着高音喇叭,来往奔驰。如再发现着火冒烟者,坚决打击,处以重罚!那些没来得及烧的户,一看形势不妙,打消了烧得念头。千方百计的把秸杆运到了大路边,废地里。时间不长,这些地方就堆起了大小不等的柴禾山。等到天寒地冻无人管的时候,一根火柴付之以炬。
今年情况与去年大不相同。麦收刚开始,由机关干部,警察、村干部组成的禁烧队伍,就盯在了田间地头。因为今年要开奥运会了,绝不能冒烟。这麦季灭火也非常重要,现在都用联合收割机了,麦穰都洒在了田间。麦收期间天干地干,一个未掐灭的烟头就能引起満坡大火。去年麦季,由于被大火烧坏了间作玉米,因为要补种,连玉米种都买不到了。被野火烧了鸡棚的就更惨了,一大棚鸡就损失上万元!一个小农户,可是倾家荡产的损失。还好,今年麦季由于盯的紧,没有发生野火。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增添了不少色彩。
不过代价也不低,听说每个机关干部麦季禁烧补贴有的乡镇二千元,有的三千元不等。一个乡镇机关干部一二百人,光这一项开支一季就是几十万元。麦秋两季下来就是上百万元!这还没算物质消耗和村级干部的开支。细想起来,不免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么多的资金如果用来办上一两个像样的秸秆转化企业不更好吗?像养牛场、人造纤维板等一类的企业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的科技信息上有的是这样的报道。要知道人们至所以把这些宝贵的材料当作“废物”烧掉或扔掉,主要是这些东西不值钱。不值钱的东西谁要?前几年树被杀掉以后,剩下的大树墩子成了让人头疼的大事。不刨吧,碍事。要刨一个大树墩子可就费了大事了。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刨下来了,又有何用?当柴烧吧劈不开,放的东一个西一个的成了障碍物。才两三年的功夫竟成了宝贝了,别说是树墩子,就是像筷子那样细的小树枝买树的也都一点一点检的干干净净。才上来人们觉得很新鲜,后来才慢慢的从他们的嘴中掏出了信息:原来是送纸浆厂的,好几毛钱一斤呢。无论大小粗细,凡是姓木头的都要。大的检出来卖材料,下脚料送纸浆厂。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值钱!是啊,像玉米秸这样的东西如果值钱了,谁还舍得烧掉呢?如果转化成功了,既增加了财富,又减少了污染。也不用动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张牙舞爪的连吓唬带咋呼的去禁烧了,何乐而不为呢?
当年大禹治水的奥秘就是抓住了两个字:疏和导。前几任都在那里一个劲的堵洪水,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把脑袋都搭上了。大禹接任,先把堵水的障碍物一个一个的去掉,然后再因势利导,形成了今天的江河。不但造就了盖世之功,而且兴利于千秋万代,光照古今!连上过学的三尺孩童都知道大禹治水。这不是很好的典范和借鉴么?我非常纳闷,我们这里的当权者们难道连大禹这样的古人也赶不上吗?你没有厕所,还花高价钱顾着一大帮人在那里起劲的禁止人们随地大小便。你把这些钱用来修上一部分厕所,既解决了人们随地大小便的问题,修的好一点还能对风景起一定的点缀作用。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善事吗? 何至于像现在这样搞的剑拔弩张,把种地的农民当作了弹压得广泛对象!穿着迷彩服拉着警笛在公路上来往驾车飞驰的巡查队伍,就像一下子把人们又拉回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警车那惨厉的嘶鸣声是祥和之音吗?不知内情的人们恐怕还误认为是这一带出了多少罪犯呢!
但愿现在的领导们不要光在表面上大做文章,净演些急功近利、哗众取宠、拉花架子的秧歌戏。要拿出真正的政治家的大度风度来,在深谋远虑、持续性发展上多做些有益的贡献。也奉劝那些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层层决策者们,千万别光在家庭账本的礼单上去寻找发现人才。要知道,凡是在礼单上挂上号的,大都是盛乾时代的大贪官和珅式的的人物。这不明摆着吗?光靠这些人的工资去送礼,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够进门的敲门砖钱么?他们还要生活、还要包二奶三奶等其他的应酬。鸡不尿尿有便处,不贪上哪里弄钱去!
如果这些大官们能把精力的百分之三十用在干实事上,也不至于演出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了。真能这样的话,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全文完-
▷ 进入太虚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