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二十年前有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作者是柏杨先生(于今年病逝台湾)。据说这是一本禁书,原因可能是它把中国人的劣根性阐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有许多秀良的传统,中华美德传承了几千年,但也确实有说不完数不尽的毛病。例如,中国人对封建皇帝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情感。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年了,然而中国人心目中的皇帝依然是真龙天子,依然是神圣而崇高的!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依然把皇帝作为主要的歌颂对象!前几年流行的皇帝戏说剧作,皇帝怎么无情也是百姓心目中的崇拜对象。明明已被抛弃,而痴情女子还是忠贞不渝,渴望真龙天子能回心转意。皇帝老子的过错全是谄媚小人和奸臣造成的,最终皇帝在忠烈臣子和贞节烈女的感召下恍然大悟,痛改前非而成为贤明君主,依然受到人们的崇拜!纵观历史,皇帝的腐败无能是别人造成的吗?他有生杀大权,谁敢不围着他转?
中国人最不喜欢自由了,可能是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的恶果。没有人管着自己,反而觉得没有主心骨儿。一旦科技给了中国人言论的自由,结果又是如何呢?我不知道互联网上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论坛、论贴、评论、qq”之类新的言论形式。中国人有了自由言论的权利,这本是件好事情,但却充分暴露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这是不可非议的。但那种恶意中伤,肆意进行人身攻击,污言秽语满天飞却是言论自由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对不同的观点的人,总喜欢以匿名的身份大放厥词。批评指正的不是观点、热点,而是阐述这些问题的作者。轻者说你不学无术,贻笑大方。这还是很不错的呢?更有甚者,对你进行侮辱、谩骂,让你做不成人!中国人最会骂人了,而且时常挂在嘴边,以致成了某些人的口头语,骂了人他自己竟不知道!中国人的语汇丰富,好多骂人的字眼在字典里都找不到!被骂的对象也不是被他指责的本人,而是他的母亲!他得罪你了,他母亲没惹着你呀?互联网未出现之前,书面上的骂人字眼很少,中国人的这一特点也就没有暴露出来,自从internet问世以后,我们的骂人风格就显示出来了。这是谁的错呢?总不能把电脑砸了吧?
不给中国人言论自由是时代的悲哀,可乱用言论自由是人的悲哀!谁也不知道我是谁!谁也不知道我在哪里!嘴里说什么也没有人会把我怎么样!于是中国人好容易得到的自由就这样被践踏了!
重利轻义。“损人利己”在国人中的劣根性中是很很普遍的。文学作品《水浒》中就有卢俊义的管家李固,为了霸占主人的家财和卢俊义之妻而诬陷卢员外造反,致使卢俊义和燕青走投无路上了梁山。现实生活中,小商小贩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占据街道,为此给行人和来往的车辆带来不便,使得宽敞的马路也很容易堵塞。不但个人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不顾别人,就连一些大企业、大集团也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而不顾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前几天的中国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有力地证明。
沽名钓誉,排斥异己。名利一直是腐蚀人心灵的顽疾,很多人为了名利可谓是挖空了心思,想尽了办法,甚至采取见不得人的手段。我在中国几大综合互联网和几个文学网站混了几年,发现很多网络写手为了出名,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出现在网站的首页推荐,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有的弄虚作假,为了点击数采取反复刷新的办法。有些人依靠人情长期霸占首页显著位置,这样使很多写手沉于水底,导致网站陷入恶性循环的地步。据说写手只要每天出二十五元,就可以使自己的作品点击数每天上升1万个点,我想这不是空穴来风吧!再有天下唯我独尊,其他人都不如自己。这是中国人一个致命的弱点。刘勰《文心雕龙?养气》中就指出“崇己抑人”时俗风气,大致的意思是说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有自己的东西是完美的,而别人的全是错误的、荒谬的。自古以来就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观点。党争是我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鲜明特点,比较典型的就是北宋王安石集团与司马光、苏轼集团的政治较量。在中国,政治斗争不只局限于政治观点的斗争,还牵扯到了人身的攻击和名誉的损坏。王安石就曾被罢了宰相,苏轼也屡遭贬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多向思维、多种观点孕育而生,出现了政治文化的空前繁荣,这主要是得力于文人政客的百家争鸣。但是好景不长,继而发生了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的政治策略。长时间的封建统治,形成了“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独裁主义思想。文学上有《三国演义》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惟我独尊思想。现代史上蒋介石的“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恐怖政策 。前些日子,我在网易的博客上看到首页推荐的有关《红楼梦》的文章。学术科学与否先不说,单单就作者强烈要求对红学家们判刑,就令人发指。中国真是有特色的中国,据说“政治犯” 是中国的专利,如果再出现把红学家判刑的“学术犯”,那么中国真是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了。你想出名,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用别人的鲜血来染成!何况是学者的鲜血了!文字狱是中国的特产,最好让它化古吧!
都说政治家做事狠,如武则天,但是文人相轻也让人不寒而栗。现在我们国家需要和谐稳定,大的风潮我们凡人无法驾驭,但是与朋友、与同行团结合作,长短互补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做不来,但是生活的点滴还是能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
2008-9-21无事梧桐于天津蓟县
-全文完-
▷ 进入无事梧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